第一经济观察 | 以国债为锚是否长期有效?需要另寻新锚吗?危机在前,化解的难度有多大?敬请阅读第一经济智库作者原创系列文章——“如何“玩”好金融(二)”,掌握金融世界的法则。

003ROG6agy6EKJtJBFbd5.jpg

在以前,人民币的锚可以说是外资流入形成的汇占款,但是现在已经改变——对存款性公司债权。而且这个方式,本质是金融体系内部的次贷。

本可以降准为何却非要MLF?

BLUEHOT早有相应分析和思考——切断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供应的关系。在2017年11月17日对此有如下表述:

我国的强制结汇制度,会让资本外流时导致基础货币紧缩(这是资本流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及基础货币增长的一个逆过程),又让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联动起来。

切割因资本外流外占萎缩从而导致我国基础货币萎缩的方法,就是以国债为锚印钞来置换外汇储备。

其实就是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项目外汇移出,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央政府债权(国债)。

法定准备金无法移出。这也只是把外汇占款这个金融木马移出特洛伊城外,减少一些威胁,但是,威胁仍是存在的。

早就讨论切断我国基础货币受外汇储备绑定的化解办法,也就是将金融木马(外汇占款)挪出城外(挪出央行资产负债表)。

图片2.png

|BLUEHOT早期分析

 

有网友提出疑问,货帀信用怎么办?

实际上,这里不影响货币信用。

以国债为锚!此方法,专为切断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的联系,也就是切断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递的路径。

延续上一文章的分析,货币的信用不是看你货币印了多少,而是用物价和CPI来衡量的。

我们当前的货币体系,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的缺陷,会导致只要爆发债务危机,就一定是严重的金融危机。

因为强制结汇制度,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一定会导致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所以,要不断切割和化解这样的风险,切断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递的路径。危机肯定有,但风暴的威力减弱了。

其实,此类现象BLUEHOT都有深入分析与应对策略,以美元为锚印钞,是有缺陷的。当时的环境这样操作可以的。也就是,外汇占款,是金融木马。

当然,目前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目前,很多国家都以国债为锚印钞——这个方式相对科学。

也就是说,当前改国债为锚,置换外汇储备是可以的。但是假如以国债为锚,替换掉对存款性公司债权方式印钞,则是一种毒药代替另一种毒药,则不行的......

总之,比较复杂了。

微信截图_20180803133427.png

前面印钞,提供货币和信用,都是买方因素,假如这个因素不存在问题了,就要考虑卖方因素了。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资产)来承接如此大规模的货币释放问题?换句话说,钱投向哪里?只能是房地产了。(这里还不考虑收益和消费能力。)

印钞方式的差异,还牵涉到另一个因素——铸币税。以国债为锚印钞,才可以收铸币税,我们当前的货币体系,是没有铸币税的。

但是要注意,这个铸币税和其他的税收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金融玩得好,对经济有帮助。玩不好,可以令经济崩溃。任何经济交易,一定离不开货币。

信用收缩,经济会崩并造成灾难。化解危机就是让它缓慢释放,用时间换烈度的减弱,也就是所谓的软着陆,不会导致经济灾难,经济危机是有的,但是不会导致灾难。就像日本,用20年通缩来化解巨大的泡沫,而不是集中释放,避免产生巨大的经济灾难。

但是,我们的危机并不那么好化解!

微信截图_20180802115753.png

前面说了,货币的信用提升,是靠CPI指数和量化衡量的。也就是说,物价下跌,货币信用提升。

但是这就是通缩现象。会导致更多人囤积货币,不消费,令我国庞大规模的债务人,无法去杠杆,只能破产,倒闭,跑路。于是,大量的债务违约,则一定会杀伤背后那个债权人。

所谓吸毒容易戒毒难,骑虎当知骑虎难下。债务,就是这只会吃人的老虎。央行的负债,是印钞的方式。要区别于社会上的其他债务如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个人债务。性质是不同的。

所以,我国只能继续宽松货币,最后嗨到“爆”!

例如我国用降准方式释放法准来冲销MLF,导致央行基础货币萎缩,资产负债表缩表,这是主动为之,符合主动去杠杆的思路。

但是不用1、2个月,就在上月释放了1.4万亿基础货币,MLF继续增量续作,对存款性公司债权创下了历史新高,M2创下了历史新高,基础货币规模创下了历史次高。

我们不可能主动紧缩的,未来,只能在黑天鹅出现后,快速被动紧缩,由此爆发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这三类危机同时联动,根本无有效的化解办法。BLUEHOT早前在《注意!这三类危机或将同时爆发!》一文中就详细分析了三类危机的联动效应。

而且即使如此,早几天,还单日释放MLF5000多亿。

“我们继续喊着去杠杆的正确口号,在作死的继续猛加杠杆错误的道路上一路飞奔......”

等未来危机来临时,或许才能体会到换锚置换外汇储备的高明之处,或者这其实才是正确的应对策略?又或者改国债置换外汇,或许更错得离谱?搞不好就崩了呢,因为这样操作,会导致汇率大贬值......

拭目以待,还是拭目以待。看戏,看大戏。

在此谨向为本篇共享智慧的朋友们致敬。

版权申明

本文系第一经济智库原创,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