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国,猪肉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肉类。生猪价格的波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造成重大影响,因而生猪价格的走势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的生猪养殖以小、散户为主,行业比较分散。养殖户往往缺少对未来猪价的合理判断,大多根据当期盈利安排下期生产,因而我国生猪价格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其本质是由“蛛网模型”理论所解释的产能超调引起的。即: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2006年至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共经历了三轮“猪周期”,分别是2006—2010年、2010—2015年,以及2015-至今。

 

在以往的猪周期中,从母猪补栏到生猪出栏大约需要15个月的时间,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低点将会导致15月后生猪供不应求。所以,猪周期的核心指标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猪价走势大体呈现负相关关系,一些其他因素也会改变猪周期的整体走势。猪价的表现滞后于母猪存栏量10-12个月,母猪存栏量大幅上升以后一年左右猪价开始下跌,猪价下跌后母猪存栏量随之减少,造成生猪供给减少,猪价又开始上升。

但在最近的一轮猪周期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14 年开始就一路下行,并没有因为2015-2016年猪价的上涨而回升。同时,在母猪存栏量低位的情况下猪价从2016年5月开始大幅下行。

 

能繁母猪存栏的持续下降,与环保去产能的背景下,大量散户退出有关。

 

而传统蛛网模型下的猪周期失效,主要原因在于:散户退出后,行业集中度提升,使得养猪规模化水平和养殖效率上升升,生猪出栏体有较大提升,猪肉的供给并没有因为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的减少大幅下滑。生猪养殖行业 MSY(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商品猪数量)在过去几年增速较快,特别是 2014-2016 年间由 14.67 提高到了17.42,涨幅18.75%。

另外,规模化的养殖主体对猪价行情有一定的预期能力,不再简单地根据当前猪价来决定未来产能,而是根据自身对未来猪价的预期来决定未来的产量。举例来说,当猪价相对低迷的时候,养殖户会根据行业的综合信息做出判断,如果能够预期未来猪价将会上涨,那么养殖户几乎不会做出主动减产的选择,甚至选择扩产以抢占散户退出后的市场份额。猪周期的震荡幅度反而会因此变大,长度也会拉长。

图:母猪生产效率

 

图:规模化养殖占比

 

生猪供给波动的本质是养殖利润的变化导致的产能扩大或缩减,高利润会驱使养殖主体扩张产能,亏损驱使养殖主体退出缩减产能。因此养殖利润才是决定未来生猪市场供给变化、判断猪周期底部和养殖户退出意愿的重要依据。在养猪规模化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可以根据养殖户的盈利情况与时长(核心是当前猪价和养殖成本的比较)来判断养殖户未来是否还有能力扩张产能或缩减产能。

生猪养殖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含母猪摊销或仔猪成本、养殖场厂房、设备折旧费等,可变成本包含饲料、人工、疫苗防疫、水电煤气费等,可变成本是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养殖总成本的65%-70%左右,是衡量企业承担亏损底线的重要指标。若猪价长期低迷将导致养殖户的资金链压力不断加剧,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最终将导致养殖户资金链断裂,大量被动淘汰母猪产能的情况发生,行业迎来反转。所以,养殖主体的可变成本决定了中期价格的底部。

 

就目前来看,2018年初的猪价持续下跌,猪价月底均值最低为 10.11元/公斤。行业的平均养殖成本约13元/公斤,自繁自养亏损最多超过300元/头,虽然行业整体进入亏损,但现金成本较前几轮有所下降,约为 9.0-10.0 元/公斤(主要是现金成本中占比较大的饲料成本下降所致),因此从目前猪价的走势与可变成本看,2018年大概率不会是猪价周期低点。

除此以外,从一年内的短周期来看,猪价运行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春节前猪价较高,年后猪价回落,至7、8月份再次上涨,9、10月后再次回落,12月份猪价再次上行。根据2012-17年的数据,除2016年外,8月份的猪价均较5月份上涨。生猪价格的季节性规律是由生猪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决定。供给方面,仔猪在冬季易发生腹泻等疫情,死亡率相对较高,再叠加5-6个月的生长周期,导致3季度生猪供应偏少;另外,肥猪在夏季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偏慢。需求方面,节假日传统消费的备货以及屠宰厂的补库存影响主导阶段性的需求变化。

相关上市公司:

温氏股份:“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的典范,公司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畜禽养殖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其在原料采购、育种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使其生产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生猪出栏规模1904万头,同比增长11.18%。

牧原股份:公司成本优势明显,养殖完全成本约11.7元/千克,远优于行业13.0 元/千克的平均水平。在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阶段,公司凭借出色的成本、融资优势及快速扩张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抗周期风险的能力,在猪价上升阶段迎来真正的量利齐增,业绩弹性更好。

正邦科技:公司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大力推进“公司+农户”的轻资产养殖模式,2017年生猪产能开始快速扩张至 342万头,同比增长 51%。

天邦股份:2017年公司生猪出栏101.42万头,同比增长74.8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