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件】



自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犹如一支离弦之箭,不到两个月贬值7%。就在市场纷纷揣测政策层是否会打响“保7”战役时,上周五中国央行出手干预汇率,宣布本周一重启银行远期售汇业务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旨在“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离岸在岸人民币应声反弹,双双收窄跌幅。



【主要观点】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较强的汇率维稳信号,表明监管层对人民币快速逼近“7”关口开始感到不安。但同时,这并不是汇率就此逆转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央行曾在2015年三季度采取过相同的操作,但人民币贬值势头仍顽固延续到了2017年一季度。



短期来看,美元指数继续向上突破、中国7月进出口数据的公布(8/8)、美国对中2000亿美元商品25%关税的落地(11月前)都可能成为人民币再度走贬的触发因素;中长期来看,中美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的背离还在加大,不支持强势汇率,人民币漫漫贬值通道可能才刚刚开启。



【热点解析】



1、历史经验表明,摩擦加大后企业远期购汇行为大概率趋淡,但汇率贬值趋势却不会因此逆转。



央行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并非历史首次。“8.11”汇改后的2015年9月,央行首次对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收取了20%外汇准备金,此举持续了两年。



这次如同三年前,央行在对急贬的汇率做一个“急刹车”。参照2015年经验,在外汇准备金开征后,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累计未到期额确实应声下降,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17年9月准备金取消。但与此同时,汇率贬值趋势并未就此扭转,直到16个月后才出现了彻底的趋势反转。因此,央行此次重启这一工具,固然释放了较强的汇率维稳信号,但绝不是汇率由贬转升的逆转因素。未来人民币何去何从,仍要交给市场去决定。

2接下来触发人民币再度走贬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美元指数超预期上行、中国经济数据超预期下滑、中美贸易摩擦对垒升级等。

截止本周一,美元指数突破95.3,逼近近1年高点。随着美联储两次较为确定的加息,及美国长债利率破3%在即,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的趋势加速,美元指数上行空间较大,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

其次,国内经济下行已成共识。近期将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值得密切关注(包括8/8公布的7月进出口等),一旦国内经济悲观预期持续发酵,刚获喘息的人民币可能再度低头下探。

最后,中美贸易摩擦仍需关注。有声音称,央行紧急出手干预汇率就是中方为了邀美再度走向谈判桌的姿态示意,而如果双方再度谈崩,等待彼此的将是已叫板、但尚未落地的3000亿美元征税商品额。从这一点来讲,人民币真正的“大考”还在后面。

相关基金:



国泰纳斯达克100(160213):美股投资先锋,重点投资美股顶尖互联网巨头,把握全球科技投资机遇。



国泰大宗商品(160216):大宗商品投资利器,目前主要投资国际原油,紧跟油价反弹机遇。



人民币贬值预期下,配置QDII基金或可分享汇兑收益。





风险提示:本材料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国泰纳斯达克100为跟踪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指数基金,国泰大宗商品为商品型基金和基金中基金,均属于较高风险、较高收益的投资品种。请投资人在投资前确认知晓并理解所投资产品的特征与相关风险具有相应风险承受力,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