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寻找价值增长和爆发的机会?”

“举几个例子,具体讲讲我们在过去两年,所看到的一些所谓的风口性行业。”

“赛马,马怎么能够跑出来?很多程度上决定于这些因素……”

前不久,全国最受关注的低调投资人林海峰走进复旦大学,痛快酣畅的干货分享让全场爽到爆。如果没有听这场演讲,你可能错过了1个亿。

最最重要的,现场林海峰提到,他是“聪明投资者”的知识付费用户,此处应该价值10个亿。

林海峰当日为正心谷创新资本创始人林利军的2018年《投资大师与投资哲学》课程系列开讲座,讲座名为《如何寻找独角兽和十倍股》。

毕业于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林海峰,是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他领导的腾讯投资团队,投了我们能够说出来的大多数互联网公司。

目前,腾讯控股市值超过4700亿美金,是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

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代表,腾讯在社交、游戏、数字内容、金融、电商等十几个领域深入布局。

截止2018年6月,腾讯先后投资了滴滴打车、美团点评、饿了么、京东、同程艺龙、快手、拼多多、虎牙直播、VIPKID等互联网巨头。投资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互联网生态。

据介绍,腾讯已经投了接近500家企业,有人说,腾讯投资企业的总市值,比腾讯自己还要大。

林利军说:“腾讯投资做得好,就是因为有正确的价值观。他真正想着企业的长期价值,真的想怎么样帮助企业赋能,真正地想怎么样可以创造更有效地回馈社会的、更好的价值。”

以下是“聪明投资者”整理的部分演讲实录,非常干货,值得认真多看几遍。(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到底。)

寻找独角兽和十倍股

今天是第二次来到这个讲台,跟去年相比,我加了一些最近的观察和思考,但是其实道理是从来不会变的。

今年大概是我做投资的第十个年头,我希望下面10年、20年、30年、40年到50年,以后再继续来讲话,仍然还是这几个道理,那就说明道理是一个可以有长期价值的道理。

刚才Andy介绍说,我们投了大概有几百家公司。我听的时候很汗颜,因为投资做得好坏,不是由投资的数量决定的。

如果大家看过巴菲特的书,当中有一个比喻,大家应该都记得,就是你要把每一次投资决策当作一个打卡的事情,你想象人生只有一张卡,这卡上面有二十个slot(洞),你每打一个slot,每做一个投资决策,就打了一个洞,就少了一个slot。

所以你每次做一个投资决策的时候,你就应该用审慎的态度来思考,这是不是最重要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情。那显然就是我们今天还没有到投资生涯结束的时候,已经打到500个洞,所以这是个很令人汗颜的事情。

当然,我们做投资跟巴菲特还不太一样,因为它大进大出,而且很多时候他一个控股的决定可能是涉及到巨大的影响力。

我们的投资有多重目的,除了能够产生很好的财务回报,还需要有各种对腾讯战略和生态上面的支持。

幸运的是,我们在过程当中还能抱定一些价值观和理念,希望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市场上面,我们还是能够坚持一些值得坚持的东西,让我们能够在真正的创造价值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寻找独角兽和十倍股。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大家一看肯定知道,“独角兽”是一个billion dollar company(10亿美元公司),“十倍股”当然是个股票,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思维同时放在这儿?

因为我相信在座有对一级市场感兴趣的,有对二级市场感兴趣的。在一级市场上,每一个投资人都在梦想着自己能够投中下一个独角兽,或者是mega unicorn(独角兽),就是所谓现在说billion dollar company已经不够了,要投five billion dollar company 和 ten billion dollar company,这是寻找独角兽的历程。

而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他没有办法去寻找billion dollar company,因为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已经是billion dollar company了,所以只能去寻找十倍股,你想投的那支股票,有没有十倍的空间在这里。

我觉得不管是独角兽还是十倍股,它后面的潜藏的意义都是一样的,我们怎么去寻找价值增长和爆发的机会?这是我今天想主要讨论的话题。

投资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在长期的效果呈现

从两个角度出发,这是我经常提醒自己的两句话。

一个是投资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在长期的效果呈现。第二句话是,“最好的投资机会产生于巨大的变化之中”。

这两句话基本上指导了我的整个投资的practice(实践)。我刚才为什么一字不落地把这两句话念出来,还是因为它后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在这里先解释一下每句话的关键点是什么。

首先,“投资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这句话大家都应该比较好理解。

因为企业其实是个特别复杂的东西。有些人说看企业的时候我要看市场、壁垒、团队、商业模式、变现能力、定价权、产品、服务、用户口碑。

我看所有东西其实都对,没有一句话是错的。

但是最重要的,它是多个因素互相叠加的效应,有的因素会此消彼长,有的因素会互相消耗,有的因素会互相叠加。

所以认清楚这种叠加效应或认清楚后面的这些因素、这些critical factors(关键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而且,这些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它不是平均的,不是说每个因素在整个结果当中产生的价值、作用是一样的。比如说我有十个因素,每个因素都产生1/10的效果。

其实我一直都坚信,包括很多投资人都坚信的就是:

这个世界是disproportional(不对称)的,一定是disproportional的人才创造了disproportional的价值;一定是少量的非常优秀的公司,获取了某一个细分市场上的大量的价值;一定是两三个特别重要的critical factors对这家公司的长远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其实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不是简单地把东西排出来。

很多刚加入腾讯投资的同学一开始都会犯一些错误,他们倾向于求全,pros10个、cons10个,看上去很全,但是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点用都没有。

10个加10个,然后so what?(那又怎样?)我到底投还是不投? 分析来分析去,把自己的脑子都搞混了。

我一直在push(推动)团队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投资决策中的critical factors 是跟业务的本质极其相关的,涉及到你对业务的理解、对行业的理解、对人的理解。

所以第一点,我要强调的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第二个就是在长期的效果呈现,我们不做short terms(短期的事)。

我们相信,一个投资人最稀缺的其实不是赚钱的机会,最稀缺的是你的时间和你的attention。

把很多的时间和attention放在短期的事情上,其实会拉低你的整体长期回报。

因为你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去寻找到那个非常有价值的、有长期价值的、有复利价值的公司,然后稳定地持有。它会给你一个长期复利的效果,它会是一个指数方式的增加,所以它是一个长期效果的呈现。

我们要关注能够影响长期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影响短期价值的东西。

最好的投资机会产生于巨大的变化之中

这不是巴菲特说的,这更多地是腾讯投资这么多年来总结出来的自己的一些核心理念。

因为我们是一个互联网投资人,我们投资于互联网。

我们为什么会投资于互联网?因为互联网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垂直行业,它不仅仅代表游戏或者社交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互联网产品,它代表的是各行各业的一些改变性的力量。

我们认为,巨大的回报机会往往是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当中才实现的,这两点我会在下面做更加深入的说明。

基于以上原则,今天我们整个课会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行业的,第二部分是有关公司的。

最好的机会是在一个很好的行业当中找到很好的公司,还有很好的团队,这三样东西不断叠加,它会在整个过程当中产生一个所谓的disproportional的价值增益,这是我们要寻找的。

所以一开始我们一定要来看行业,等下还会去说怎么看公司。因为我们在寻找有巨大变化的可能性,怎么样去寻找这些变化、变化会是从哪些地方产生的,这是我们会关注的。

两点,第一是行业本身会不会高速成长,也就是大家平时一直说的风口在哪里。“风口在哪里”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行业本身会不会高速增长。

第二是行业本身虽然不一定是一潭死水,但是饱和度、渗透率已经非常高了,因此规模可能不会太高速成长,但会发生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当中某些sector会更大更不等比例地受益于这种变化,所以我们要寻找这种结构性变化的机会。

一般我们在哪些地方看风口?我会去看用户需求、看用户门槛、供给等等等等。

然后第二个“价值重构”,其实是一样的道理。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价值链本身会发生什么样变化?会出现聚集吗?会出现分散吗?会出现转移吗?会有一些行业被替代吗?

最后一点,行业的终局决定了行业当中那些成功的公司最后能够做到多大。

如果最后行业是一盘散沙、虽然可能容纳多个优秀公司,每个单个公司在行业当中所攥取的价值其实还是非常有限的。

电影行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行业本身没多大,中国电影票房大概是500亿规模,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有这样一个电影出来,明天有那样一个电影出来,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你会发现,作为一个领先的电影公司,基本没有任何优势,我今天打造出来一部火爆的《红海行动》,下一部《红海行动》我还是要用同样的努力以及要去碰同样的运气,才有可能成功。另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很可能就是一个黑马。

因此,首先这个行业不算大,也就500亿的规模,什么概念?中国马桶市场大概是300亿的规模。其次,这里有很多公司,哪怕再优秀的公司,在市场当中所能占据的份额是极其有限的。

在这类行业里,领先者没有固定的领先优势,很容易变成一个一盘散沙的格局。

以上简单介绍了行业的增长性,结构变化和终局推演。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具体讲一讲我们在过去两年左右,所看到的一些所谓的风口性行业。

风口行业——动漫行业

这是我们在2015年左右锁定的一个行业。当时视频已经是一个非常火爆的行业了,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所代表的主流视频网站开始高歌猛进,当时每家大概都是年均从50亿到100亿的版权投入,三家加在一起差不多是300亿的版权投入,已经是刚才我说的电影市场的60%了。

而动漫在那时候还似乎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地方,还没什么人去关注。

我们会关注到动漫行业,是因为当年有一个二级市场的分析师,写了一份90后生活方式的报告。在那份报告当中有一家公司被反复提及,叫做哔哩哔哩。

我们看这家公司觉得很有意思,也听到了一个新的词汇叫做“二次元”。以前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叫“二次元”,然后问人家什么叫“二次元”,说因为都是平面的,所以是二次元。

我说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三次元”,然后最近有一个新的词叫“异次元”,我又不懂了。(全场笑)

当时看到这家公司,我就觉得很奇怪,原来有这么一群人存在,他们对二次元世界极其感兴趣,他们有cosplay、有各种动漫展等等,简直是像另外一群人一样。

有人跟我说,所有的90后都在看这些东西。90后今天已经很大了,那时候90后感觉还是一个很新生的词汇。

我们看到这家公司觉得很有意思,就去观察了一下,当时最惊诧的就是,它的整个用户的活跃度、黏度非常非常高,比我们看到的任何主流视频网站都要高,而且它有大量的UGC内容,基本上70%、80%的内容都是UGC产生的。

我觉得很有意思,竟然有这样一种新的生态存在,后来经过详细分析,我们在C轮的时候投进去了。

投了B站后,我们顺着去研究了动漫行业,一看不得了,这是个完全被低估的行业。因为我们发现,在行业正在发生几个重大的变化。第一……

(以下部分内容为价值卡同学特供,移步“聪明投资者官网”阅读。)

风口行业——知识付费、一对一英语

……

刚才举的是三个所谓风口行业的例子。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到最后都是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可以产生于各种方式中,可以由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了变化,可以由一些用户的使用门槛发生了变化,可以由供给端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往往产生一些巨大的投资机会。

我们作为投资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变化发生之前,去思考、辨别、寻找这些机会从中找到在这些变化上面成长的好公司。

再回到刚才那句话,“投资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在长期的效果呈现”。像刚才说的这些变化,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变化,但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够抓住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机会。公司本身还是有质地的不同。

什么是互联网精神?

我们作为一个互联网投资人,有时候对互联网有一种偏执的passion。如今的互联网本身已不再是一个垂直行业,它是一个可以使很多行业发生变化的水平型力量。

过去十年,互联网起到的最大作用是重构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结构。它重新变革了整个流通体系、物流体系、企业服务体系,让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可以非常高效地触达到更加广阔的人群。

这是互联网在过去十年做的一些事情,但这说的只是结构性改变,我更加欣赏的是互联网带来的精神上的改变。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改变,就是用户精神开始挑战各行各业的常态。

世界上有很多不太合理的事情,比如,信用卡刷卡消费过程中,你要先等大概30秒钟,嗒嗒打出来两张纸,把一张纸递到你手里,让你签字,再把那两张拿回去撕开来,把当中一张再还给你。

那么麻烦的过程,在传统行业里司空见惯,但现在大家用微信支付、用支付宝的时候,不会有这种低效的状况发生。

因为互联网是用户精神主导,很多行业现在都在讲究一种产品经理精神。

什么叫产品经理精神?就是公司要让用户最爽地来体验、消费你的产品最爽是什么意思?它是一个感官的、心理的感受,是不是够smooth,是不是够好,是不是够有亮点,让我有surprise(惊喜)的感觉。

这些就是最早的互联网精神,为什么跟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会有这种精神?

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汽车设计师,你的产品到用户手里要经过多少层?从车到车厂,到4S店,然后才到用户手里。一辆汽车的设计周期大概是5到7年,5到7年以后再换下一代车,这时候已经老了大概十岁了。

这是一个车厂的设计周期,互联网的设计周期是什么?你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今天有一个beta版上线了,24小时以后,你就知道版本成功不成功。

所以,你跟用户的距离是无限接近的,当你跟用户的距离无限接近时,对需求有更加紧密、深切、真实的理解,凭着这种真实理解,可以让你的产品做到极致。

互联网老讲把产品做到极致,什么叫极致?其实就是让用户有一种“Wow”的感觉。

现在我很高兴地看到,这种“Wow”的感觉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因为很多互联网的从业者进入到传统行业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很不可思议。

比方说,我们前阵子投了一个做汽车售后服务的公司,一般大家觉得,汽车售后服务脏、乱、差,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坑,配件有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配齐,一、两天才能修好,叫你来取。

现在,这家公司提供的服务是在一个敞亮明净的车间,到处都是摄像头,车主随时可以在线上check(检查)修车的进度。

更重要的是,传统的修车店大概有3到4个修理位,每天只能处理3到4辆车,但现在这家公司每天可以处理20辆车。

用户体验提到这么高的时候,它还可以有这么高的效率,很多产品在不断打磨,把效率以及体验打磨到极致。这是很多互联网创业人去想的问题。

第三个,互联网行业有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我们投的很多公司,比如蔚来汽车的李斌、美团的王兴、拼多多的黄峥,他们的思考是无边界的。

譬如美团,他们不会仅仅局限在团购和外卖服务,他会想,我们的使命是让大家吃得更好,这就不仅仅是把外卖送到用户家里这么简单了。

吃得更好,还意味着食材是不是够新鲜,能不能用数据方法让食材的新鲜度足够高,能不能打通供应链,在用户采购决策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先计划了供应链的处理流程,以至于当用户发生采购决策的时候,新鲜食材在四个小时之内到达。

我喜欢在美团外卖上订馄饨,现在外卖送来的馄饨真得很棒,直接送过来一份干干的馄饨,汤装在一个很好的保温袋里面,其他料各自在一个小包里面,把保温袋拉开来,汤倒进去,竟然是滚烫的。在店外吃到的馄饨品质,一点都不比在店里吃到的差。

互联网创业者会用各种方法思考,怎样把体系的边界不断拓宽,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第四个,就是技术成为第一驱动力,最近两年看到的尤其明显。

新一代的创业者善于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处理他们所拥有的大量数据,给用户提供新一代的更好产品。

以前,人们一直说中国的互联网没有创新,或者没有底层创新,我发现那是过去十年的事情,未来10年或20年,中国不光是互联网行业,其他行业发生的底层技术创新都会越来越多,我们在越来越多的所投资公司中已经开始看到了。

在行业赛马中胜出的三个必要因素

行业是一个大的赛道,但并不是说,一个大赛道上面所有的马都可以跑出来。

赛马,马怎么能够跑出来?很多程度上决定于这几个关键的因素。

第一个是洞穿力,尤其是指产品洞穿力。产品够不够好,够不够极致,够不够让用户有“Wow”的感觉,有用上去简直就爱不释手的感觉。

这是每一个产品经理或者好公司的CEO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当然,所谓的“Wow”,产生的来源不同,有的来自价格,有的来自便利、丰富度等等。归根到底最重要的,就是产品洞穿力。

第二个是可扩展性。刚才说到边际成本,边际成本越低,可扩展性是越高的,当产品的可扩展性越高,可以服务越来越大的人群,越容易产生指数级的规模效益。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点。

第三个就是护城河,当公司做大了以后,能不能产生有效壁垒,保住毛利规模,保持住市场份额,让它能够获取disproportional的经济效益。

从扩展性、护城河、洞穿力看四类公司

我们当然希望,投的每一家公司都是三高的,高护城河、高扩展性、高用户价值。但有时候,运气也不一定那么好,并不我所有的三高都能够碰到。

所谓扩展性很高,就是边际成本比较低,用户数量可以很快速地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扩展性高、护城河高,它的利润会是不错的,但是用户洞穿力不一定高,在很多垄断性的内容行业当中都会看到,扩展性非常高,多服务一个用户的成本几乎是零,还是垄断的,但是也没有太多人特别喜欢去看。

有一些扩展性高、但护城河很低、洞穿力很低的公司,我们碰都不想碰。产品不够好,又没什么护城河,没什么壁垒。

有一类公司比较有意思,它的产品不错,但是护城河比较低,这种公司经常容易陷入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它的用户会很开心。

洞穿力很高,可扩展性高,意味着用户很容易在哪儿都能享受到它的服务。但是你做它的投资人就会未必开心,要烧好久的钱,什么时候烧完还不知道。

另外一大类公司就是可扩展性比较低的,以很多传统线下的公司为主。

我们原来在投旅游行业的时候,反复看过一些公司。我们每打算投一个公司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携程做了这些东西,这家公司怎么办?当问题没有解答的时候,就会觉得护城河真的是比较低。

Go pro是一家我曾经很喜欢的公司,因为它的产品真的很好,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但如果你在三、四年前买了它的股票,那真要亏死了,它现在的股价连最高点的1/10都不到。

我曾经跟一个做二级市场的朋友讨论这支股票,我说应该买,这个公司有那么好的产品,它还可以做社区,有非常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在它的社区上面,甚至可以形成网络效应,可以提高用户黏度等等。

我朋友说,我觉得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我不看好。这类公司叫做one-trick pony,只会一种trick的小马,用户看着看着就惯了,没有新意了。

Gopro碰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用户买了一、二、三代产品后,再也不想买了。它每一代产品的进步都非常小,后来完全没有再买的冲动,所以股票就跌成渣了。

以上只是一个mental model。每个公司、每个投资决策都是极其复杂的。这里只是说,当看这些critical factors的时候,可以在大脑里用这些做一下参考。

用巴菲特的方法算估值

以上说的所有东西没有提两点,第一,没有讲公司的估值。估值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在商学院的时候上了两节课,就已经学会算valuation(估值)。很高兴,以为学了DCF(现金流折现模型),就可以去做投资了,直接拿DCF一算,就搞定。

后来才明白,远不是那么回事。DCF只是很小一部分,背后的生意本质才是最重要的。巴菲特说,我宁愿模糊地方向正确,也不愿意精确地错误。

任何时候,做任何投资,进入价格都极其极其极其重要。巴菲特一直用概率论的方式来思考投资。

这跟打德州扑克很像,我手上一手牌,桌面池子里面一共有一千chips(筹码),我要跟这手牌要一百chips。我的赔率是1:10,如果赢了的话,这一百块钱可以花一千块钱的池子。

我看着手上的牌,赢面是多大?如果赢面超过1/10,应该去下注。如果低于1/10,就不应该下注。这是一个概率的累积,我一定会是better off(情况好转)的。

当然,做投资的时候,这是一个理论的framework(框架),因为你永远没有办法精确计算。譬如,某家公司能够做到10亿市值,现在进入价格是1亿,赔率大概有10倍。所以,赔率可能还好算一点,但赢面真的很难算。

我刚才说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判断赢面。但永远不要忘了,投资需要机遇和风险相匹配。

机遇就是赔率,风险就是赢面,好的投资人会给自己留出来足够多的安全边界。预想的最差情况发生了,仍然还有两倍赔率,就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投资。

巴菲特经常使用这种思维去思考问题,哪怕是最差的情况仍然还有两倍的赢面,他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间。

第二,一级市场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本需求。尤其是经过过去长达十年的量化宽松,全世界的流动性极其泛滥。

流动性极其泛滥的一个结果是,良莠不齐的所有人都获得了大量钱,进入到低效的竞争状态,导致一些高效公司也需要持续融资,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

未来有没有这么多融资的空间,有没有已经exhaust掉市场上所有可能的潜在投资者,这是我们做一级市场经常考虑的问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