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上看,本年上半年社会零售总额、居民收入增速双双创历史新低,国民已经无力消费成了不争的事实。房与车作为家庭消费的刚需两个大头必然率先收到冲击,汽车产业,面临的究竟是一时风浪,还是釜底抽薪?

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背后是同一个逻辑

经济学领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口红效应”,来源于经济学家在美国经济不景气时发现的现象:女性对口红的消费增加了,同时销量大增的还有面膜、按摩等廉价却让人能够得到享受的消费。这背后的原因是人的消费欲望并不会随着收入的降低而消失,反而转向了更加廉价且相对必须的商品。

这个经济学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今年的A股行情,与房地产相关的家电走势低迷,而榨菜、酱油、零食类企业却能杀出重围获得亮眼表现,拼多多更是一举登陆每股市场。正是下行的收入增长打压了居民买房买车的信心,这是消费降级,而手上存下来的钱却能力所能及地改善一下生活,并选择质量更高的产品与体验更好的服务,这便是消费的升级。消费的升级与降级,背后共同的驱动力是可支配收入的下滑。

统计局每个月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9.4%,这是2004年以来的最低值,若扣除物价上浮,该数据直逼95年来最低点。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7%,这是01年以后的次低增速, 仅高于16年 8.4%的收入增速。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为7.9%,同样是01年以后的次低水平,和16年7.8%的历史最低增速基本相当。

旺季不旺,汽车销量下滑触目惊心

在收入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一般家庭都会延迟或削减房车这样的大笔开支,但房子尚有一定的刚需属性,相比之下,汽车往往是家庭消费中首先放弃的选项。7月的汽车销量数据很好地佐证了这个事实:

根据中汽协及终端实销情况,7月份乘用车批发(剔除出口)约152万辆,同比下降6.7%;终端实销约166万辆,同比下降6.4%。分品牌看,7月除德系、韩系外其余系别终端销量均同比下降,德系年化增长2.4%、韩系年化增长1.2%、日系年化下降1.4%、自主品牌年化下降10.0%、美系年化下降20.8%。

汽车产业链终究由下游驱动,汽车总销量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双双下滑令国产替代与消费升级的逻辑难以自圆其说。

人口红利接近尾声,长期增长空间有限

过去几十年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建设造就了无数财富,其中最为受益的莫过于两大产业:房地产与汽车,不断建成的城市与涌入城市的居民是庞大而稳定的需求来源,而当前各项数据均显示,无论是城市化红利还是人口红利,似乎都走到了尾声。

2017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了500多万,而预计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通常到 70%左右城市化就会基本结束,即便假定现在每年还有2000万农民进城,目前每年的新增有效需求人口也仅为1500万,仅为高峰时期的一半。

如果几年以后城市化结束,那么房地产和汽车两大产业都将只剩下折旧更新的需求。按照4亿套(辆)的存量,假定房地产和汽车的折旧率分别是2%和7%,那么成熟时期房地产和汽车的年度需求分别在800万套和3000万辆,而2017年的中国房地产销量达到 1800 万套,汽车销量达到3000万辆,这两大需求应该都到了历史顶部区域。

未来支撑汽车市场增长的动力只能是消费升级,这也是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的战略依据,只可惜短期内难以看到汽车消费升级的迹象,甚至短期内消费者对于汽车都将保持消费降级的态度,汽车行业的这个冬天或许将有些漫长。

海通证券 | 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消费增长?——海通宏观美洲交流与思考

广发汽车 | 汽车:18年汽车数据点评系列十七

免责声明:本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