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日课”,是老娘舅每周固定更新的一个栏目,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本周理财日课的题目是“国力都这么强了,为什么理财还老是亏钱?”欢迎关心这一题目的朋友积极留言。此外,大家还希望老娘舅讲什么题目,也可以直接点播。

说正经题目之前,先分享个八卦:据说有位身在美国的土豪,赚了美金换成人民币,汇回国内买网贷,然后……雷了1000多万。

老娘舅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神操作!”万里迢迢还要换汇回国送菜。

不过听完解释也明白了,受害人约莫是位互联网新贵,分回国内的1000万,不过是人家资金的九牛一毛↓

从这个角度想想,倒觉得能够理解了:都说祖国强大了,金融业也兴旺了,配置一部分资金过去有何不可?就是国际投资机构也要配置新兴市场,身家近亿的个人配个1000万人民币的固收类投资好像也不为过?

不过呢,国际机构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进出,所以主要投股票和债券这些流动性比较好的标准化资产,投之前要翻报告要调查,有决策小组还有风控跟进,相比之下个人投资就随意多了,想买房买房,想投网贷投网贷。运气好的时候,买什么都赚;运气走了呢,买什么都雷。

可能有朋友就不懂了:不都说我们现在国力很强,都快赶上美国了吗,为什么买个理财还老是亏钱呢?

老娘舅摸着良心讲,虽然有的学者的言论也没多大水平,但是说中国国力比30年前强多了,那谁也没有异议。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强的国力,怎么买股票也亏、买基金也亏、买网贷也跑路、买私募也清盘呢?

炒股亏,可以理解为【外因】熊市操作难度大+【内因】个人炒股水平有待提高;

买基金亏,熊市这个【外因】不用说当然是继续扛着锅,基金公司那些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基金经理买卖股票的水平总该比散户高吧?

让我们看一看统计:今年以来,收益最高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是7.99%,相比之下,收益最高的债券型基金长信稳益纯债还有17.78%——这已经是今年的佼佼者了。(别跟我扯排在前头那几个“混合C”,其净值上涨都是因为被巨额赎回)

(来源:wind,截至:8月16日)

如果说公募基金是规模大、水平参差不齐,那么传说中牛人云集的私募基金总该水平更高一筹吧?

看到“平均亏损8.38%”,也真是无语了。

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吗?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懂一点:我们的收益,从何而来?

股票红利?股价上涨?债券兑付?存款利息?

那么,股票的钱、债券的收入和存款的利息又是从何而来呢?

回到根子上看,钱从这几个来源产生:

1.生产经营,产生利润;

2.债务人兑现支付承诺,还本付息;

3.倒卖资产,赚的倒手钱;

……

可以看出,1是2和3的前提:企业有盈利能力,才能贷款、发债,其股票和债券才有资格成为金融市场上被买卖的资产。如果经营不当,显然就无法发放红利,甚至无法如期偿还贷款或兑付债券,导致接下来借钱变得更加困难,其作为资产被倒卖的价值就存疑了。

如果投资的企业经营良好,所得利润既能还本付息又能支持未来发展,那么投资它是保值投资(Hedge Finance);

如果企业到手的钱只够还利息,却不足以到期偿付本金,那么就成了投机性投资(Speculative Finance);

如果资产的收益连利息都不够还的,只能寄望于资产升值来偿付利息及本金,它就成了庞氏投资(Ponzi Finance)……

这些不是老娘舅编的,而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说的,这位经济学家的名字叫Hyman P. Minsky——没错,就是那位“明斯基”。

海曼明斯基(1919年9月23日-1996年10月24日),美国经济学家。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他在中国因为央行周行长大谈“明斯基时刻”而为大众所知。

弄懂了收益是从哪来的,再去看一看A股里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的相对比例,以及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的市值比例,你大概就知道了为什么少数股票可以稳定上涨,多数股票急涨急跌,还有的股票压根不涨了;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根据李迅雷整理,根据WIND的工业部门亏损面统计数据,今年5月份,亏损面扩大的行业有28个,未扩大的行业有13个;根据亏损单位数计算的工业企业整体亏损面达到22.05%,而去年同期为17.27%。

亏损面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大幅减少,说明经济出现了明显分化。有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会继续恶化,发不了债、贷不了款,就只能转向各种民间借贷,为网贷行业添砖加瓦。

不管合规不合规,网贷行业都成了企业生存的最后一个补给站,从而也就成了最早被耗竭的一环。部分平台的爆雷引发了全行业的资金流出,是后续的连锁反应。

同时,企业的状况决定了职工的收入和购买力,以及收入增加的后续动力。理解了这一点,再看一看各地的房价收入比以及未来的持房成本(贷款利息、房产税),就足以判断不同地方房价的庞氏成分。

回过头来再看以房产作为主流抵押物的各类非标借贷,其庞氏成色有多少,各位还能不明白吗?

要么凭信用借钱,靠的是对你未来的信心;

要么凭资产借钱,押的是资产的价格不会掉。

这二者,缺一尚可,两个都缺就麻烦了。

为揭示投资的内在决定机制,明期基提出一个“两重价格”理论。他认为,工资和日常产品价格由劳动力成本及其加成(mark-up)所决定,而资本和金融资产价格则为资本可能产生的预期利润及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前一种价格构成投资的供给条件,后一价格则决定投资的意愿。要维持经济繁荣,就必须使资本和金融资产价格比投资的供给价格高出一截(留出利润空间),以便诱致足够的投资。

——反过来说,如果供给条件下滑,投资人对供给条件产生疑虑,那么投资就会不足,就会出现大家在新闻上看到但是没能完全看懂的“社融下滑”。

股市和汇市的持续大跌、类次级债务(匹凸匹、非标融资、地方政府平台等等)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反映的正是这种基本的疑虑。

当然,庞氏状态并不是绝对末日,只要亏空被确信只是暂时的,经济主体还能正常运作并有望向良性发展,就不至于立即爆发债务危机。

但是资产经历主动被动的去泡沫,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当前的股市下跌、债市爆雷以及频繁的违约和跑路,就是资产泡沫被刺破的表现了。

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下一期“理财日课”,老娘舅要讲的题目是:“听说做对冲可以不亏钱,普通人要怎样来对冲理财风险?”如果大家有其它感兴趣的题目,欢迎留言。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