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是 2014 年 7 月加盟滴滴的。

当年 12 月,就完成了一笔 7 亿美元的融资,是当时非上市公司最大的一笔融资。

2015 年,滴滴与快的合并,并购优步中国业务。中国的网约车业务结束鼎立局面,三分归一统。

2016 年,她还帮助滴滴拿到了苹果 10 亿美元的融资。

基本上来说,从柳青来了以后,滴滴没有了竞争对手,也再没缺过钱。这位 34 岁就成为高盛史上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之一的女人,不专门提起,我也想不起她是柳传志的女儿。说实在的,如果今天的联想能有个柳青,柳传志也不至于这么辛苦。

今天对柳青的责备,是她的短板。投行出身,她是个如苏秦张仪一般的纵横家,不是如商鞅吴起一般的改革家。

从做的事情来看,她解决了创业公司早中期最重要的东西,故事、估值、人脉、募资、并购,但她解决不了企业发展和文化的问题。在滴滴内部,这个应该不是她负责的范围,或者她也根本没觉得这个事重要。换言之,在中国,你什么时候觉得企业文化比融资重要了?即便你这么想,投资人也会告诉你:小孩子才谈情怀,成年人都谈估值。

在柳青的一篇采访里,她说了这么一篇故事:

“我认识一个熟人,他是一个基金管理者,大概身家上亿,小孩都送到美国读书。就在半年前他突然给我发了一个微信,告诉我他变成了我们的专车司机了,因为A股崩盘,他所有的财富都没有了。他的车是最高款豪车,所以成为了专车司机。他时常给我发个微信,今天接了多少单,他特别在意乘客对他的评价,他是 4.9 分的司机。”

自媒体的角度来讲,热点、焦虑、励志元素齐备,与广告结合的天衣无缝。让一颗赛艇媒体公司包装包装,妥妥的十万加。

我的朋友评价,果然是高盛出来的。进一步想想,因为是高盛出来的,一切也都能解释了。她用熟悉的套路,把一堆烂水果包装成了漂亮的水果拼盘并最终送到了投资者面前,这不就是大家经常调侃的投行吗。她其实没有错,在自己的领域内拼上了所有自以为正确的东西,并且还搭上了自己的健康,这条路不容易,走的也很艰难。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拿 20 两银子打补丁的道光皇帝,和 30 两银子吃一个鸡蛋的光绪皇帝。本质是善良的,但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基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开行的前行长陈元先生在 2010 年左右的时候去北京某基层调研,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现在月工资多少?2000 吗?花的完吗?

他们都是高瞻远瞩的人物。但他们都多久没花过工资了。

朋友给我讲,他的舍友,一个房地产从业人员,一边在酒桌上怀念万科做老大还讲求价值观的时代,一边骂着碧桂园带头的全行业礼崩乐坏,一边搬进了碧桂园盖的房子。我说太正常了,一平米能便宜 1000 块,就算礼崩乐坏回到史前都无所谓。我们在这个时代,真正实践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另一边则是昨天引起巨大反响的开学第一课。从层层发文通知到每个小朋友要有家长陪同的要求,观众们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一切,小板凳做好了,请开始你的表演,后来发现真的变成了一场表演。

说好了的八点开始,变成了八点十五,最开始的十五分钟注意力都交给了广告。朋友圈流传的节目组解释还甩锅给了七点的新闻,要不是因为要写读后感,恐怕大家早就换台了。床垫、豆浆机、瓷砖、阿胶、家电、汽车、油烟机、电动车,居然还有教育减负背景下的一对一在线辅导的广告,而且这些广告还都带着提示收看的名头?

之前为了不让小朋友在 iPad 上看那些乌七八糟的广告,对着各种网络视频充了VIP,就为了花钱买个舒坦,现在好了,从网络媒体的被动充值到主流媒体的强制观看,不知道小朋友的心里会怎么想,作为家长的心情还是挺复杂的。前一阵子有培训班结业,老师也搞了搞教学成果的汇报,大体形式也是让小朋友展示展示学习成果,然后老师搭售新的课程。要不是看着小朋友捧着小证书感觉很新鲜,我早就离开了,因为我对成年人的套路厌烦透了。

整个节目让小组印象深刻的只有吴院士和清华的薛校长,因为他们是真真正在在教育条线上付出的人,让懂教育的人做教育,让教育大家上台分享,讲好第一课,这恐怕才是正确的路子。如果勉强的话,昨晚的节目还有半个少年强。想起来上学期间,在学校操场遛弯背诵少年中国说,里面讲的清清楚楚,“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如今真实世界的文章可能要改写,故今日之责任,全在他人,独不在我少年。少年愚则国愚,少年懈则国懈。说好的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怎么能用这样的方式开始呢?

我喜欢把我们这个时代定义为一个快消的时代,高屋建瓴的人们在快速流动中剪着羊毛割着韭菜,当钱留下,把是非曲直过滤,留给下游的只能是“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