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应将市场波动引发的客户预期变动加入到投资决策过程中。客户购买主动管理产品对正收益预期很强烈,因此主动型基金应该将绝对收益放在首位。从长远来看,天赋可以取得靓丽的业绩,但三观才能决定其走的有多远。

2007年初进入基金行业,从销售到投研,从专户到公募,见证了基金行业过去十年的高峰、低谷、蜕变、蓬勃。坚信作为金融服务行业,唯有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立业之本。奉行查理.芒格的理念:“成功的投资只是我们小心谋划、专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产品”,从工作、生活的细节出发,自律、勤勉,相信勤能补拙,相信自律才能自由。

作为一名从业超过十年的基金行业老兵,笔者曾有幸见证了基金行业在2007年巅峰辉煌,也亲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批神话级基金的落幕。2012年转型到专户投资岗位后,无独有偶地经历了2013年中的钱荒以及随后而来的史诗级的债券大牛市。几轮股债牛熊转换之后,对基金投资也有了一些更深的思考:

投资即营销,将基金的净值曲线变成客户的收益曲线

一直以来,困惑基金经理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使得组合负债端保持稳定,特别是当自己认为市场具有确定的投资机会时,不会因为负债端的规模波动影响自己的既定策略实施。其实这里面涉及一个投资经理的定位问题。通常而言,基金经理的工作内容更像产品的生产,其所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投资能力能否获得较好的投资业绩。

但从客户的角度,一只产品的业绩只有变成自己的财富增值才有意义。由于信息不对称,当基金业绩波动超出客户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如果没有及时的信息沟通,客户很容易用脚投票。所以,成熟的投资经理在投资过程中会将市场波动引发的客户预期变动加入到投资决策过程中,或者通过及时的沟通获得客户的持续认同,使得负债端与资产组合的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投资实力。在这个意义上,投资经理其实也充当了销售顾问的角色。

绝对收益为本,相对收益为果

每当市场走弱的时候,公募基金的相对排名问题都会被人诟病。不可否认,对于单一投资范围的基金产品采取全市场相对收益考核的方式可以衡量基金经理在个股(个券)选择方面的能力。然而经过了过去十年股票、债券市场的巨幅震荡,纯粹的相对收益的考核方式使得基金业绩与客户满意度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基金赚名不赚钱的结果就是投资者去选择预期收益更为确定的银行理财产品,造成市场上主动管理的基金产品规模缩水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上多策略、混合型基金产品的逐步增加,也使得绝对收益目标的实现有了现实基础,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考察开始从个券选择能力向大类资产择时及风险控制能力转变。笔者认为,除了指数基金等工具型产品之外,主动型产品的投资目标还是要将绝对收益目标放在第一位,因为投资者投资基金的初衷就是希望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的动态调整来平滑基础市场波动,以获取一个超越市场基准利率的正收益。况且过去多年的历史数据表明,如果一只基金能够连续三到五年取得一定的正收益,那么这只基金的相对排名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投资即生活,价值观决定成就

日前看到一篇讨论优秀基金经理的共同特质,笔者颇为认同。文章调研了国内最优秀的一批基金经理发现了他们说具备的一些共同特征,比如独立的决策判断能力、“胆子小”、风险意识强、完整的投研方法论、以及足够正确的价值观等。在笔者看来,这些特质不仅影响基金经理的日常投资,也是一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映射:生活中的自知自信反映到投资过程中是对自己能力边界的清醒认识;生活中的勤勉、自律反映到投资上是对规则的尊重和对微观细节的关注;独立精神和风险意识体现在生活上则是不从众。以上的种种最终会体现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而价值观的不同是决定一个基金经理在市场关键阶段做出不同投资决策的关键。正如我们经常说到的,天赋可以使一个投资经理短期取得靓丽的业绩,但三观才决定其走的有多远。正如文中所写的“善意的策略一定会带来持久的回报,所有的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