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财富管理行业超过16年,最常遇到的客户问题前三名大概是:



1、我该怎么理财?


2、我要怎么投资才会赚钱?


3、我应该买什么产品?



其中,如果再深谈就会发现:真正的客户理财需求都会带有两个显性因子跟一个隐性因子。



两个显性因子分别是:我“多久”以后需要有“多少”钱。



而隐性因子则是客户从“现在”身上有的钱成长到未来需要多少钱所隐含的“增长率”,也就是“预期收益率”。



 


比方说:一对夫妻要准备孩子6年后出国读书所需要的经费100万,现在手上有50万是可以专款专用来作为出国准备的基础。



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以下关键信息:


现值:50万


期间:6年


终值需求:100万



根据年金终值系数回推,我们可以计算出未来6年,在不投入新资金的假设下,每年只要有12.3%的平均年化收益,就可以在6年后把50万变成100万。



而如果客户可以在未来每个季度再投入1万元,那只要能有年化5%的年化收益率就能保证实现。



这时候投资顾问的责任就是协助客户在所有能实现每年12.3%收益的解决方案中,寻找风险最低的组合,最大幅度确保这个理财目标能实现。



换句话说,在这个案例中真正重要的是6年之后“必须”要有100万来让孩子出国读书,所以无需去追求更高的收益同时承担更高的风险。



而如果客户能够持续投入新增资金,则更能选择较低收益预期,但确定性更高的方案,确保6年后能把出国资金准备好。



但是于此同时,我也常遇到跟投资人谈投资目标时,客户的回答是“越多越好”!



做个不负责任的、任性的、拍脑袋的推论:往往在投资时被坑被套的投资人,大多数都是想“越多越好”的。



所谓的“越多越好”是贪婪的意念作祟,人会贪婪也可归纳成两种原因:贪婪恐惧



不管是哪种原因,都会让你忽略金融市场的基本原则“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更会让很多无良的销售人员有可乘之机,推销你包裹糖衣的毒药。



如果你投资只是为了乐趣,那尽管可以越多越好;


如果你理财是为了重要的目标,那认清自己的筹码就变得重要。



你的筹码可以有三种:本金、时间、与未来投入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负债管理



比方说我们的房贷、车贷、信用卡等等,都是负债。



负债是有成本的,所以你投资理财时的真实年化收益应该是(投资金额 x 实际收益率)-(负债金额 x 平均负债成本)



简单分析:



投资收益率必须高于负债成本,才会赚钱。



但往往负债成本会很容易高于投资收益(你想想:信用卡未偿还利息大概10%~15%,只要当期没还清就产生负债成本了,但是要找到年化收益高于10%的投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针对一般的年轻白领,你必须尽快把债务结清,戒掉用白条或花呗、借呗等消费贷款的习惯,等到你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呈现正现金流入,再开始投资理财。



否则不但投资收益无法打平你的负债成本,还很可能因为负债压力大,导致投资计划无法持续,反而亏损掉投资相关的手续费以及短期投资损失。



我很担忧,市面上各种消费信贷的场景,会不会让我们的下一代在还没学会赚钱之前,就背负了一身债务。



技术或企业的创新,如果是建构在满足人性贪婪的需求上,那么最后会是谁来付出代价呢?



针对有房贷、有车贷的中产族群,负债已经是大多数人不可避免的事实,就只能依赖长时间具计划性的投资理财,用“纪律”扭转自己的人生下半场(当然,家里有矿的就无所谓了,随便花吧!),同时善加管理自己的长期负债成本-房贷。



保留转换房贷的灵活度,未来当银行调降房贷利率时,才能灵活更换贷款主办行,降低自己的负债成本。



 


理财就是打理财富,必须兼顾收入与支出。


收入= 薪资+投资收益


支出= 日常花销+负债成本



否则一边想著找到高收益的好产品投资理财,另一边却不知不觉付出高额的负债成本,甚至承担了超过自己能力预期的投资风险,想必不是你投资理财最初的预期。



总结一下:“理财”这件事情,包括收入与支出的检视与平衡。



在追求投资收益之前,要先把负债管理好,你赚的钱才真正是你的钱。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