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税务总局与多个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按照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相关协议条款(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以下简称CRS)开展首次交换金融账户涉税信息,一场海外财富隐藏的“猫与老鼠”之战悄然打响。

null

海银视角近日多方了解到,近日不少投资移民中介机构纷纷向国内高净值人群推荐多种隐藏海外财富信息的办法,具体而言主要分成三类,一是将在一些尚未加入CRS的中美洲或非洲小国进行投资移民,二是将资金转移到美国,三是调整海外离岸架构以绕开CRS的信息审查范围。

然而,这些所谓的隐藏海外财富信息的办法是否行得通,其中会暗藏多大的操作风险与政策风险。

本期海银视角专门为此进行全面解读。

三大主流避税操作方法利弊大盘点

事实上,随着中国版CRS正式实施,互联网已出现不少利用CRS制度设计漏洞隐藏海外财富信息的办法。

海银视角做了梳理,发现足足有10多条:

1、年末账户清空、关闭账户、信用卡

2、买护照、代持

3、黄金/珠宝/现金、房地产

4、在非CRS国开立账户、利用不交换关系

5、无现金价值的保险

6、以借款的方式分配利益

7、新机构、控制人的25%股权门槛

8、存量机构账户25万美元门槛

9、在反洗钱规则(AML)生效前的存量账户

10、把投资权益嵌入不纳税的Active NFE

11、集团持股公司

12、把Passive NFE变为Active NFE

13、在A国管理在B国注册的离岸投资机构并在C国开立账户

null

不过在实际操作环节,多数投资移民机构主要会推荐一下三种方式:一是在一些尚未加入CRS的中美洲或非洲小国进行投资移民,二是将资金转移到美国,三是调整海外离岸架构以绕开CRS的信息审查范围。

为此海银视角将专门针对上述三种操作方式的利弊进行逐一深入分析。

01

在一些尚未加入CRS的中美洲或非洲小国

进行投资移民

坦白说,这也是目前颇受欢迎的操作办法,目前它费用相对低廉且见效较快,比如高净值用户只需在危地马拉投资5-6万美元,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入籍,从而利用这个国家尚未加入CRS的优势隐藏海外财富信息。

应该说,此举的最大好处,就是最大限度钻了CRS制度设计漏洞的空子。

在CRS涉税金融账户信息交换的实际审核过程里,金融机构主要会根据护照判定个人的税收居留地。以危地马拉为例,只要国内高净值用户的护照来自危地马拉,提供的居住地址也在危地马拉,即便他仍然在中国居住工作,银行也不大会对他的实际居住地进行核查,最终就会认定他入了危地马拉国籍,且人在危地马拉(由于危地马拉尚未加入CRS),不会将他的海外财富账户信息按照CRS要求与中国相关税务部门进行交换。

null

海银视角多方了解到,这种操作方式无形间带火了一些小国的投资移民业务。尤其是一些非洲或中美洲小国家只需5-10万美元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入籍”或拿到“永久居留权”,让一些国内富豪看到隐藏海外财富信息的操作空间。

但海银视角多方了解到,多数“负责任”的投资移民机构其实不大会主动推荐这类业务。究其原因,这些非洲或中美洲小国经济政局均不够稳定,将资产配置到这些国家反而存在不小的投资风险,且部分国家一旦遇到经济动荡就采取极其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到时富豪想将自己财富转移出境都变得异常困难。

因此,为了避税而将大部分海外资产配置在这些国家,自己面临的财富缩水风险反而更高。

null

不过,也有一些投资移民机构表示自己可以提供配套服务,即人在危地马拉入籍,钱可以安排存放在香港银行,同样能规避CRS审查。

但是,这种看似两全其美的做法面临的政策风险日益突出。今年初,OECD(经合组织)发布一份报告指出几种滥用投资居留权计划以规避CRS审查的方式,其中包括“投资居留”(RBI,residence by investment)或“投资公民”(CBI,citizenship by investment),当前OECD正针对这些灰色操作行为采取措施,包括编制高风险计划清单、发布咨询文件,寻求对要求披露CRS规避安排和离岸结构的强制性披露规则模型的意见等,有效弥补制度漏洞。

null

02

将资金转移到美国

坦白说,这种做法与第一种模式的套路差不多,但美国经济增长比较好且政局稳定,又有世界头号大国的全球影响力,因此很多富豪觉得将海外财富放在美国理应是最安全的。

巧合的是,目前很多海外离岸信托服务提供商正计划在美国特拉华州、内华达州、怀俄明州和南达科他州等地开设新的分支机构,协助越来越多全球富人将财富从CRS签订国转移到美国。

究其原因,一是美国尚未加入CRS,因此很多富人认为美国其实没必要与其他国家交换涉税金融账户信息,二是就目前实际操作而言,尽管美国与很多国家签订了FATAC(海外征税法案)及相关账户信息交换条款,但美国很多时候对外交换的是海外公民在美国开设的银行账户名或离岸公司名字,并没有穿透到个人实际财富状况信息。这足以让很多不愿公开海外财富信息的高净值人群认为美国还是安全的。

null

但事实上,美国这个所谓的新避税天堂暗藏“杀招”,由于美国对海外公民资金来源审查相当严格,若富人资金转移入境过程稍有差错,就可能面临极高的缴税压力,反而得不偿失。

此前,一位中国富豪带着百万美元现金去美国,在美国机场入境安检时被查出,尽管这位富豪一再强调这笔钱是自己合法收入所得,但美国税务部门仍然以他无法拿出完税证明为由,要求他缴纳逾30%的所得税。

更重要的是,没人能保证美国会将现行的“霸道政策”进行到底,一旦未来美国改弦更张,积极与其他国家配合交换上述账户信息,高净值客户依然难以持久隐藏海外财富信息。

null

03

调整海外离岸架构以绕开CRS的信息审查范围

很多富豪与离岸信托服务提供商会想到这个办法,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究其原因,当前CRS正对消极非金融机构开展重点审查。所谓消极非金融机构,主要是全球富豪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等避税天堂开设的离岸公司,这类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各类金融投资的股息分红、红利、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其他投资收益分红,且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都在25%以上,因此它一直被CRS视为富豪跨境转移财富逃避缴税义务的主要工具。

因此部分离岸信托服务提供商正向这些富豪建议调整离岸信托架构,比如新发起一个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低于25%的离岸信托架构,将海外财富转入这个新的离岸信托架构,以此规避CRS审查。但与此同时,富豪(即离岸信托实际控制人)又可以通过事先约定的条款规则掌控整个离岸信托公司资金投资决策与分配规则。

null

多位离岸信托服务商人士向海银视角坦言,当前纯利用离岸信托架构进行财富传承,已经不足以打动某些国内富豪,但若能增加安排代名的离岸公司董事长与股东(以此将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将至25%以下,确保实际控制人不会暴露在CRS审查范围内)等复杂型财富传承型离岸信托架构,对他们就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过,海银视角想提醒的是,利益的驱动,会让部分离岸信托架构服务商铤而走险,将一些高风险但能起到很强避税作用的离岸信托架构包装成“新的合法避税产品”,向中国高净值人群销售。

此举风险非常大。一旦全球CRS针对现有制度设计漏洞加强监管,这些灰色操作做法都将难以遁形。更重要的是,一旦个人利用这些做法隐藏海外财富信息被查出,将会遭致税务部门更严格的资金来源与财富完税审查,到时可能拖累自己要补缴更多税收。

null

与此同时,海银视角也注意到,也有部分离岸信托服务提供商建议他们可以多配置带有回购条款的海外房地产或艺术品,将现有离岸信托账户金融资产余额降低至25万美元以下,也能有效减轻CRS审查压力。这背后,是CRS尚未将房地产与艺术品纳入资产审查范畴,让这些离岸信托服务提供商有机可乘。

但这种看似安全的做法同样未必靠谱。当前很多离岸金融中心(包括开曼群岛、泽西岛、马恩岛等)正日益重视离岸信托架构的操作规范性。尤其在全球CRS监管趋严的环境下,一旦某个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的离岸信托架构被发现存在法律问题或违规操作行为(以及某些投机取巧规避CRS监管的做法)导致声誉受损,将对在此设立离岸信托的所有投资者声誉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各国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从严调查本国公民在当地设立的离岸信托架构是否合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漏税行为,如此势必导致大量财富流失,大幅削弱离岸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null

事实上,国内高净值人群对离岸信托架构的选择标准,应建立在离岸信托架构所负的“责任”是否全面、离岸信托架构是否长期可靠,离岸信托架构管理风格是稳健还是激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不能以规避CRS审查作为唯一挑选依据,因为随着CRS监管条款日益完善,任何投机取巧行为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

综上所述,海银视角的看法是,随着全球CRS监管合作日益紧密,国内高净值人群应考虑的,不是如何隐藏海外财富信息进行避税,而是借助延时缴税投资品种有效筹划个人税务,从而实现海外财富最大化保全与传承。

null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