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目标基金适合长期投资。

养老钱就是保命钱,养老目标基金亏损要影响国计民生。

……

关于养老目标基金,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但大家的疑问事实上仍然需要一次正面交锋的回答——

那么养老目标基金到底会不会亏损?

养老目标基金,会成为专门“啃老”的基金吗?

让我们先从第一个说起:

养老FOF会亏损不?

明确地说,短期看,肯定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中长期,能避免。

就以当前的市场来说,因海康威视伊利股份等基金重仓股持续下跌的影响,股票型及偏股型基金的净值备受打击。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净值平均跌幅超过18%——连大名鼎鼎的东方红睿丰和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的年内跌幅都达到了16.72%与18.59%(截至9月12日),又何况其余?

股债都有坑,即使养老FOF的基金经理精心挑选了公募市场上最值得买的精品基金建个组合,赶上泥沙俱下、股债双杀的时候,半年一年里,净值跌到0.97或者0.95也并非不可能。

只要不是全持有现金,或者买的都是货币基金,养老FOF就有可能出现亏损。

然鹅,全持有现金或者全买成货币基金,难道基民不能自己来吗?还要委托给专业投资者干什么?

所以,如果你相信养老钱不能亏损,这第一答,就必然是打击你的。

如果亏,到底为什么亏?

感谢这么多年的投资者教育,有一部分基民能够理解“一时亏不等于一直亏”。因此,搞懂为什么养老FOF会亏损,比恐惧它会不会亏损更重要。

在基金吧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每次遇到净值下跌,或者市场没跌基金跌,或者市场涨了基金没涨,都会有人跳出来说:是基金经理“偷吃”了。

老娘舅可以明确地说,这不可能。虽然基金经理是负责管理持有人的资金,但要把这个资金放到基金经理个人的口袋里,是绝对做不到的。公募基金的制度设计已经充分地预防了这一点。

那么,如果养老FOF亏损,会不会是基金经理管理不当呢?

说实话,对此老娘舅也有异议。为什么?因为管理FOF跟管理普通基金不一样。

普通基金,买股、投债,有一个对证券市场的拿捏和把握,更有对股票和债券背后企业或其它实体的研判。做得好了,才能短、中、长期业绩都显著突出于同类产品。因此普通基金的涨跌,跟基金经理有很大关系。

但是FOF,或者说,养老FOF呢?

FOF选择标的是基金,选基金看的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前者决定了投研实力和团队的人员稳定,后者保证的是基金执掌在可靠的手上。

别看公募基金的数量已经超过5000只,多于A股里股票的数量,但运作时间短于3年的产品超过半数,运作时间长于10年的只有550只不到(A类C类分开计算);公募基金公司123家,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89家,超过千亿的仅32家;基金经理1813位,其中资历在十年以上的只有54人,超过半数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低于3年。

(资历来源:wind,截至8月31日)

这意味着,要锁定久经考验的基金产品,或者风格稳定头脑清晰的基金经理,选择面就这么大。

因此这就是老娘舅判断的出发点:FOF选基金的偶然性,必然远远小于普通基金选股或选债的偶然性。持仓基金的质量,基本上不会出现重大偏差。

哦,研判和选择持仓基金是一回事,但是调仓换“基”呢?像不同主题时有涨跌,基金经理是不是也该随之调换持仓呢?

老娘舅不这么认为。等到完成了“选基”这一步,除非出现黑天鹅,否则FOF不会频繁调整持仓基。就像老娘舅一直跟大家讲的:如果你觉得自己选到的是好基金,为什么不能一直持有?

这就决定了,市场因素才是FOF基金下跌的主要原因。

虽然目前我们一个养老FOF的持仓都看不到,但从已有的FOF产品看,哪怕是成立以来净值波动最大的海富通聚优精选,其持有的基金,也都是一时之选↓

(出自:海富通聚优精选半年报)

这不是基金经理有心选错,而是市场一片惨淡之下的“非战之罪”。等到市场回暖,净值自然会回升。

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也就回答了我们最后一个问题——

养老基会“啃老”吗?

答案很显然:不会。

从主观上说,养老目标基金有制度和政策的双重约束,必须为投资人提供一个中长期的可信选择;要讲政治,就不能有重大亏损;

从客观上说,尽管市场波动、牛熊转换可能带来一时的损失,但只要没有放弃,被市场拿走的收益,就有从市场上拿回来的那一天。

最新的消息是,第一只公募养老FOF,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已经在9月13日宣告正式成立。2.11亿规模,20%为员工认购,高管认购超100万元,基金经理认购近100万元。

考虑到该基金采取持有期控制型开放模式,对于每份基金份额逐笔计算并锁定三年,基本上可以说,确实把管理者和持有人绑在一条战船上了。

老娘舅更关心的是披露的两位基金经理:李铧汶和许利明,从任职履历上看,这二位前后脚管理过华夏成长华夏经典这两只产品,任职回报谈不上特别突出。

是什么让华夏基金选择这两位搭档执掌养老目标基金?老娘舅觉得重点在这一句上:“许利明有4年的企业年金投资经验”。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换言之,它是“第二份养老保险”。

如下图所示,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里实际就包含“证券投资基金”↓

这意味着企业年金的投资部分与FOF重叠,意味着基金经理有此类投资经验。

同时,对企业年金的管理,本质上是要在稳健中实现增值。波动率要小、回撤要小。

目前华夏基金管理的193个企业年金组合里,今年前2个季度里,139个组合为正收益,剩下46个位于0%~-1%这个区间,可以说很稳健了。

企业年金是“第二支柱”,养老目标基金是‘第三支柱“,从企业年金的管理者中选择第三支柱的管理者,没毛病,很妥帖。


相关话题:#投资养老目标基金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