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于9月24日起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0%,并将在2019年1月1日起上升至25%。中国政府此前曾表示将对美国6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5%的不等关税。此事我们不会感到惊奇,这已经成为了特朗普一贯的作风,在上周邀约我们进行谈判的情况下,不到一周时间就加征关税,这样的做法早就规划好了,至于谈判只是做给世界和本国老百姓看的,美国不仅不会改变他们的战略目的,反而会进一步强化这样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谈判只是幌子,明明知道你不可能答应我们的条件,但是我们也要假装谈判,彼此之间心知肚明,这一次不到一周时间内就加征关税,已经充分暴露了他们的目的,当然我们也会采取反制措施,并且取消谈判,俗话说对待流氓的行为,你只能强硬,否则将得寸进尺。

不过这个事情我们需要加以重视,未雨绸缪的做好战略布局,在当前国内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关税带来的压力更多是间接的,至于直接的影响,有关专家意见测算过了,影响不会很大,而间接性影响其实就是美国的目的,其中对全球产业转移,就业,和外资投资造成影响,也会对国内的生产结构,高端制造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如果我们不提前做一个更好的规划,继续延续当前的政策目标,可能将会面临重大的冲击,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在了十字路口,在给出矛盾点和解决方案之前,首先回归下加征关税的事件时间推进过程。

加征关税路线图:

3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税25%和10%

7月6日凌晨00:01,暨北京时间中午12:01,向34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税。另外160亿美元关税还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征收,而最终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可能到达5500亿美元。这个数字早已超过了中国对美的出口额

7月11日上午,美国政府公布拟对华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清单;这或将使得两个月后美国对华贸易制裁涉及商品规模达到2500亿美元

8月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在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筹备之际,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于9月24日起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0%,并将在2019年1月1日起上升至25%。中国政府此前曾表示将对美国6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5%的不等关税。

针对一系列的征税行为到后续的持续加大,中间经历了多次谈判,上到了管理层面,不过最终没有什么结果,过去那种先谈,然后我们做点让步,继续我行我素的方式,这次行不通了,需要的是一种彻底的改变。首先任何事情都有缘由,站在美国的角度,他们有自己的理由,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等,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保护国内产业,用时间换取空间,实现高端制造,高科技的大发展,走自主发展道路,在目前的背景下,我们采取了多个产业政策,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协会主导,国企投资的方式,形成了补贴的发展路线,这一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不愿意看到的,过去我们也一直存在,只是当时没有那么明显,而现在我们公开的大力发展这些产业的时候,就触动了这些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他们的优势正是在这里,如果答应他们的要求,我们将可能在竞争中失去主动,如果不答应将面临关税增加的局面,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长期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顾是难以预料的,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大开放,而这个过程既有自身的需要,与此同时也有被动的开放,我们现在的开放程度还不够,过去40年是一点一滴的进行的,我们成功抓住了全球化分工带来的机会,实现了经济腾飞,也逐步发展了一些最基本的产业,一些可以自主控制的产业,不过并没有实现中高端的转变,很多技术还是落后。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方式可以逐步减低关税影响,持续加大对外开放,亚非拉这些发展中国家,可能是无法投资中国的,开放的方向也是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现在很忌讳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忌讳产业来了之后,发生核心技术的不公平转让,这让我们在吸引外资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当前对外开放和法制要求不匹配的时候,将很难获得新的突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开放,而不是一个有控制的开放,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投资性开放,包括金融市场开放,科技开放,文化开放,这些都是我们一直没有任何开放的,并且不断的收紧,我们可以到美国或世界开放的地区和国家设立电视台,新闻媒体,而发达国家媒体和科技公司是进不来,根本上这已经是意识问题了,未来需要想要通过扩大开放来应对风险,必须加快和彻底实现法制化的,全球化,资本化的开放,否则我们难以获得认同。

贸易关税增加后,带来的冲击主要有,产品出口成本上升后出口下降,另外就是产业转移,最后还能影响到投资信心,间接影响到就业,最终影响到消费,日本共同社昨日称,鉴于美国发起的影响加剧,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和小松公司已将部分在华生产转移至日本。此举是为避免美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出现了东芝机械等仿效的厂家。考虑到中美贸易对立长期化,日企修改生产体系的动向扩展开来。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外资采取这样的方式,比如美国的一些制造业回流,因为美元更强势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产品出口更贵了,那些在中国生产但主要市场是全球性的公司,很可能会选择转移生产地区,比如本国,印度,越南等,这会对就业造成很大的冲击,最终将会对经济造成影响,最大的风险也是来自于此。还有一些国内的上市公司,有一些产业是全球性的,也有部分是美国市场,此时他们要考虑的是怎么降低风险,当产品有替代者的时候,为了稳定订单,选择第三国生产会增加,这也将对就业和消费形成冲击。

鉴于以上的风险,有些人说要加大投资,我觉得在现在的条件和环境中,不太可能,我们一直在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如果加大投资,就会造成货币增加,资产价格上涨,虽然短期内对经济起到了支持作用,缓解了出口和消费带来的影响,但是长期将会加大资产泡沫和杠杆率,这和当前的国家的调控政策是违背的,可以说我们想要短期内解决问题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去杠杆不能放松,只能改变节奏,从而限制了我们的投资能力和方式,这种矛盾想要解决是非常难的,不降低杠杆,未来就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出现金融危机,如果去杠杆,将会导致融资成本上升,产品出口变贵,企业盈利下降,扩张减少,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在两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将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另外我们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时间,当贸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应该没有战略规划的去大肆宣传造势,掀起民族情绪,当我们一次次强硬的时候,其实也是失去了谈判和缓和的机会,当我们无法获取宽松的外围的环境的时候,内在的改革就变的艰难。想要再次转变过来,可能需要彼此都遇到一些困难和痛苦才行,持续的僵持下去,我们必将面临经济减缓或大幅度刺激带来的泡沫风险,两者之间只能选择一个。在一些细节上我们依然可以有方式降低风险,比如说人民币贬值,出口成本增加了10%,未来可能上升到25%,我们可以适当下降贬值5%-10%的幅度,这样可以降低出口关税的影响。

当然我们是一个没有全面开放的国家,暂时还具备一定的调控空间,近期一系列的关于购汇和外汇的新闻,基本上都是为了防止人民币贬值,一些资金出逃的风险,但是正常货物的进出口,是不可以采取限制的,否则将会违背当前的对外开放政策,并且将外资吓跑,我们需要做好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风险。经济调控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在市场化和最优化之间,还需要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和一些其他不能明说的利益,这个矛盾点和博弈会更加纠结。当然我们还是有杀手锏,这就看国家有没有这个勇气和改革的决心了,降低企业税收和经营费用,压缩政府经费,过苦日子,这样也可以抵消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还能吸引投资,降低企业成本,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如果我们也能和美国一样采取直接减税降费的政策,不要过于采取模棱两可的政策,执行起来会好很多,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一些地方却在不断加大税收征收,税费比率上缴,造成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纷纷开始收缩战线,握紧钱袋子准备过冬。经济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如果不下定决心改变内在深层次问题,未来将变得更加艰难。中国人喜好面子,其实稍微低调理性,降低点姿态,也许我们可以不用那么麻烦,获取更多的时间来推进我们的改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