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才不到四个月,后天(9月27日)就迎来了A股是否入富(纳入富时罗素指数)的公布时间,看来A股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长期从资金面流入来看那是极好的。比方说入摩之前,不少投资者都看好分布于大金融和大消费板块的绩优蓝筹股,尤其是白酒、调味品、休闲食品、啤酒等消费板块的龙头公司明显因独特的稀缺价值而受到外资资金的持续流入。那么一旦“入富”成功,消费板块是否也会迎来重大资金流入利好?目前市场上6只不同的消费指数又该如何选择呢?

司令说的6只消费主题指数,分别是中证食品饮料指数、国证食品饮料指数、消费服务指数、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中证全指主要消费指数、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先一起来看看跟踪6只指数基金的历史表现吧。从近一年来看,国泰国证食品饮料指数涨幅最大(13%,数据截止2018年9月21日,下同),广发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跌幅最大(-24.97%),两者绝对值相差近38%;从近两年来看,仍然是国泰国证食品饮料涨幅最大(56.95%),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次之(47.62%),广发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跌幅依然最大(-19.25%),首尾两者绝对值相差近76%;从近三年来看,涨幅最大和跌幅最大的依然是这两只,首尾绝对值相差近102%。可见,作为吃吃喝喝的必须消费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可选消费,近三年来的表现可谓是天壤之别。

为何食品饮料指数和可选消费之间历史业绩相差如此之大?同样是食品饮料指数,为何国泰国证食品饮料比天弘中证食品饮料近三年的涨幅更大?中证全指主要消费涨幅为何要远远好于中证全指可选消费?上投中证消费指数涨跌为何“不咸不淡”?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6只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的特点和权重占比来进行回答。

司令把这6只不同的消费主题指数分成三大类,分别是下图的红色、蓝色和紫色。红色的两只消费指数成分股分布于消费板块里的食品饮料板块,对比后发现两者前十大权重股虽然基本雷同,但是后者权重占比71.22%,远远高于前者57.12%,而近三年来恰恰是食品饮料的龙头股表现更加出色。再来看看蓝色的两只消费指数,成分股也主要分布于食品饮料板块,但中证全指消费指数受到创业板温氏股份的拖累,并且前十大权重占比(54.63%)远远低于中证主要消费指数(72.51%),所以业绩表现不如后者。最后再来看看紫色的两只消费指数,成分股除了食品饮料板块外,还包括传媒、旅游、汽车等精神文化消费及耐用消费品层面,但近三年的业绩表现不如食品饮料和主要消费。

难道真印证了“先保暖才能思那啥”,还是说老外并不稀缺精神层面的消费,人家稀罕的还是白酒、中药之流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东东?如果是这样的话,长期来看不管是入摩还是入富,6只消费主题指数里最值得入手的还是食品饮料指数。

欢迎关注“养基司令”,每天一个关于基金的新鲜、实用梗,#养基那些事#与你一起分享养基心得和技巧。

基基养起来,Money赚起来!

人生不怕受累,就怕还没积累!

感谢点赞鼓励,如有问题欢迎留言,互相一起探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