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逾六成基民却只赚了小钱,怎么办?金牛基金经理出奇招!

近日,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港股通策略组组长、嘉实瑞享定开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金涛先生接受珠江经济台《基金零距离》栏目连线采访,畅谈对当前市场的看法及其成功的沪港深投资方法论。

张金涛认为,当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距历史最低点约有20%的下降空间,中报期会迎来反弹的窗口。未来港股关注的重点将放在保险、地产包括一些周期股上面,A股方面可能会更多关注大消费、医药等个股。具体到个股选择层面,张金涛表示依旧会从“自下而上”出发,到每个行业、每个公司中去选择真正靠内生增长发展的优质公司。

作为沪港深投资的领军人物,张金涛管理的嘉实沪港深精选基金业绩表现出众。谈及投资策略,张金涛表示,会将A股和港股当成一个市场来看,在里面去选最好的标的、最好的股票,然后将这些股票放到全世界的估值体系中进行对比。如果在全世界都具有吸引力,那么就可以作为基金未来配置的核心资产。

令张金涛遗憾的是,由于投资者存在追涨杀跌的情绪,嘉实沪港深精选的业绩没有转化成投资者真正的回报。对此,嘉实基金特在市场低位推出两年期封闭基金产品——嘉实瑞享定开基金。张金涛表示,当前时点下推出两年期封闭基金,自己有信心为投资者获得满意回报,并自己跟投100万。

欢迎您点击文中音频收听采访详情,也可往下阅读采访实录。7月9日起,嘉实瑞享定开基金全国首发,诚邀您的参与!

主持人=MC,张金涛=JT

MC:您管理的嘉实沪港深精选和是嘉实沪港深回报两只基金表现的相当不错,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投资心得?

JT:嘉实沪港深精选在今年5月27日刚满两周年,两周年之际获得了67.8%的一个回报。我们在成立的时候上证综指在2820多点,现在已经是低于那个点位了,其实我们还是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回报。但是比较可惜的是,虽然我们基金的业绩不错,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基金上,赚了很多钱的投资者其实并不多。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基金成立的时候规模比较小,另一个是基金在业绩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投资者在里面做“追涨杀跌”。这就导致我们的业绩没有转化成投资者真正的回报。

我们对这种现象表示遗憾,这也是我们推出嘉实瑞享定开混合基金这样一个两年定开产品的原因。通过投资定期开放基金,可以使投资者培养一个更好的投资习惯,就是不要天天去盯着市场,不要老想着去“追涨杀跌”,把投资作为中长线的投资,把择时、选股票这些事情都交给基金经理去做。这样的话我们觉得反而是更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真实回报的。

MC:嘉实沪港深精选和沪港深回报都是港股的仓位更多一点,嘉实瑞享定开混合基金的A股比例会大一点吗?

JT:是的。因为之前的两个沪港深基金,基金合同里面规定港股和A股的比例都是0到95,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里面去自由地在两边做切换和配置。目前我们觉得还是港股更便宜一些,所以我们港股的比例略高于A股。但是在首发的新基金合同规定,港股的比例不能超过股票比例的50%,所以港股这边最多也是和A股一样的比例,通常的话我们A股的比例会高一些。这是不同的地方。

MC:其实在你们设计这个产品的时候,是看好A股现在的估值更低?

JT:A股我们现在是比较看好的,而且A股里面,比如大消费、大医药、大科技这些持续成长的新经济方向的股票实际上比港股的种类更丰富,估值和公司的质地也更好一些。所以说实际上在头两年定开,我们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希望能给大家做到绝对收益,然后希望整个净值的波动没有那么大。策略的话,实际上是A股的配置会更高一些的。所以这也是我们产品设计的一个初衷。

这个基金我自己是要跟投100万的,因为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去做一个两年期的产品,我自己也是非常有信心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回报。这个时间点应该说机遇是大于风险的,再去恐慌地抛售,或者再去看空,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的。

MC:您对自己的管理信心如何?

JT:在目前这个点位,因为我们未来有半年的建仓期嘛,实际上未来的话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我给大家简单举一个例子,现在整个A股的估值水平离历史最低的水平差不多还有20%左右的下降空间。如果我们在两年里,能找到那些业绩成长超过20%的一些公司,然后后面的业绩还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其实就能获得一个绝对的回报。如果我们两年里面每年都有20%成长的这些业绩的话,那我们一年就能把估值消化掉,第二年我们就有一个不错的回报给大家。实际上以现在的点位,持有两年的应该是非常安全的,我们对基金的回报现在是非常有信心。

MC:那么讲一下您的策略。现在您管着3只基金,前两只基金目前策略是怎样的?新基金策略又是怎样的?

JT:不光是投A股还是投港股,实际上现在特别大的变化就是说我们在选股的时候要把两个市场结合在一起看。就是说A股和港股不要把它们分成两个市场,要把它们当成一个市场来看,在里面去选最好的标的、最好的股票。选完最好的股票后,你还要再做一个事情,就是我把这些股票,拿到全世界的估值体系里面去比一下。如果在全世界都还是很有吸引力,很好的投资标的的话,那这些他们未来的回报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它不光会吸引到我们国内投资者的目光,还会吸引到全世界的钱,就是说那些海外投资者也会去买这些标的。那这一类的资产,应该说我们觉得,是我们基金未来配置的一个核心资产。

MC:您会花更多时间在哪个基金上面呢?

JT:老的基金已经运作的比较成熟了,仓位也比较高,所以我们新的基金建仓期的话,应该会花更多时间在这个建仓上面。

MC:您会不会去投资新经济公司?您会看好哪一些的行业和板块呢?

JT:首先讲这些内地的新经济公司去香港上市,今年确实香港港交所的上市制度发生了变化,一个是非同股同权的公司,比如像小米这样的。我们翻译过来就叫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可以在香港上市。第二类是那种可以没有收入的,新型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上市,所以未来香港市场会引入更多的新经济的上市公司,我觉得更多、更优秀的公司是市场繁荣和给投资者创建回报率的一个基础。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如果你上市的时候,IPO的定价已经偏高了,这样的话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估值。未必说你打新股,或者参与港股的IPO就一定能赚钱,这个跟A股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一块,我们相对来说对于新上市的公司是比较谨慎的,因为它没有长时间的业绩记录,我们还要观察一段时间,特别像小米这样的公司呢,大家对它的估值和业绩增长还是争议比较大。所以我们不会一下子把很多的精力和仓位放到这些新的公司上面去。

MC:您给我们展望一下2018年下半年的机会?

JT:我们觉得2018下半年一个重要的反弹的窗口可能就是在8月份,8、9月份肯定会有反弹的机会。因为最近跌幅比较大,8月份会进入中报的时间,如果这些跌得很便宜的公司的中报业绩很不错,而且还会有一个超预期的业绩出来,这样它实际上中报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机会去反弹。但是整体来说,后面的不确定性还是有的,到底怎么打,国内的去杠杆和金融的整肃会发展到什么时候,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会说是一蹴而就的大反弹,可能没有那么直接,还会在下面震荡一段时间。但这个也是给我们一个建仓的机会,所以我们在中报前可能会先考虑那些中报业绩有保证,然后估值又非常便宜的那些公司。中报以后我们会增加那些中长期的,比如说跌得很便宜了,但是中报可能业绩不太确定的上市公司,我们要再观察一下。这些行业呢,我们觉得港股的话,主要集中在保险、地产,包括一些周期股上面,A股方面可能会更多关注像大消费、医药这些个股。

MC:那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些蓝筹股表现比较靓丽,而一些小盘股、创业股表现的比较差一点,尤其是创业板都已经到达一定低位了,对于蓝筹股和一些新兴成长股的选择,您自己有没有特别的侧重?

JT:我觉得现在不要太在意它是哪一类股票,比如是大盘股、中盘股还是小盘股,是成长股还是价值股,而是要每一个股票去仔细分析它的质地,您比如讲我现在其实看到创业板的指数是又创新低,它的估值也很接近上次创业板的底部了,创业板上次底部是在2012年12月,上次的估值是在18倍多,现在的估值也是19倍多,真是很接近了,但是我们要看到,讲指数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很多创业板的股票可能在14、15年收购了大量的资产,进行了比较多的兼并收购,或者说是转型过来的公司,实际上当时他们收购的资产呢,有一些业绩呢,就是他们承诺3年的业绩,有保障的。这三年很快过去了,很多公司到第四年,可能会出现有雷,业绩雷。如果你的业绩没有达到大家继续增长的预期,到第四年突然业绩下滑了,甚至亏损了,那当时你以高价收购产生的商誉,资产可能会做一个减值。所以我们说很多个股实际上现在看上去便宜,但它的业绩是有风险的,大家要警惕。当然那些真的靠内生增长发展的那些优质公司,现在跌到很便宜了我们也会去关注。所以我们并不是去看好什么指数,看好你的月资产,而是说我们会每个行业、每个公司仔细去挑。

MC:那么有一种说法是估值底、政策底都出来了,市场底现在还在探索之中。您认为有没有市场底的存在?那么这个底在哪里?

JT:这个市场底一定是后验的,就是它真的出来了以后,往上走了一段时间,大家回头去看,发现那天就是底。这个就是说,如果我们说现在两千多少点就是底,哪一天就见底,这个就和算命差不多的,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像主持人讲的,估值底已经很接近了,政策也开始转向稍微宽松一点,或者有利一点的方面去发展,那这个市场底要看大家的情绪。市场的情绪是最难测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大家已经是极度悲观和恐慌了。就是说真的市场底出来的那一天,大家不会意识到那天就是底。但是这个底已经离我们不太远了。现在的估值水平确实是已经比较低了。

(*风险提示:文章来源于珠江经济台《基金零距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