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花钱呢,不得不提消费观,就是我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千差万别,消费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对或是错。但如果我们想要过上更为理想的生活,就必须进行理性消费。所谓理性消费,就是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这就需要我们尽量避免冲动、盲目的非理性消费,学会衡量消费的真正价值。

有的小伙伴可能觉得自己在买买买时经过了思考,就属于理性消费了。其实不是。美国经济学家哈维利本斯坦曾指出:“从生理角度看, 任何人都既有注重算计、追求最大化等理性倾向, 又有追求安逸、不追求最大化等非理性倾向。”实际上,当我们做消费决策时,常常会受到心理误区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错误的钱。

下面,指旺君就为大家指出几个常见的消费心理误区吧。

第一个误区是心理价格盲区。相信小伙伴们都很熟悉市面上99.99、198.9这种定价。以精确到小数位来定价,在理论上被称为非整数定价法。这种定价会给人一种少了一位数的错觉,让人产生价格低廉又精准可靠的错误认知。一般来说,在购买日用消费品的时候,很多人都容易在价格盲区下购买不实用或多余的商品,造成浪费和损失。

第二个误区是“比例偏见”,就是人们更倾向于考虑比例或倍率的变化而忽视了数值本身的变化。举个例子,逛街时小霖相中了一块价格6600元的手表,我告诉她另一家店卖6560元,走过去要10分钟。小霖还是不为所动当场就买了。然而,在超市购物时,小霖发现超市的蔬菜比市场卖的贵,算下来总菜价贵了几十块钱,她就选择去旁边的市场买了。同样都是差几十块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消费决策呢?这是因为,在小霖心里,为手表分配的价格很高,为蔬菜分配的价格很低。所以,她对手表的40元价差不在意,而对菜价相差几十元却异常敏感。但其实呢,这几十块钱,无论在哪被消费,它的价值始终都是一致的。再举个例子,同样的商品,商家A的宣传是“买990元的锅送50元的勺子 ”无人问津;商家B的宣传是“买990元的锅,加1元可换购50元的勺子”,就有顾客来买。50元在1元的对比下,显得更有吸引力,但其实商家B的总价更高。可见,花钱时我们要尽量关注数值本身,而不要被比例所迷惑。不能忽视大手笔的零头,也不要因为相差无几而浪费精力。

第三个误区是忽视消费成本。很多人以为消费就只是花钱,而忽视了在消费时付出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包括时间、精力和情感等。比如,小强在网上订酒店,花了4个小时终于找到比预算少花200元的低价房,但他同时放弃了当天8小时工资为800元的兼职工作,也就是说,为了节约这200元他付出了400元的机会成本,是得不偿失的。再比如,小美花了40元买了1张电影票,在播放后感到失望想离场,但又觉得花钱了还是看完了。她没想过,为了这40元买票的沉没成本自己又付出了更多,原本这个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的。像这种由于已经发生,任何决策都不能改变的成本,就是沉没成本。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消费前考虑机会成本,也要避免将沉没成本当成后续行为的依据。

除了心理价格盲区、比例偏见、忽视消费成本,消费误区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和总结。指旺君再来说说,怎样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提高消费的效用。所谓提高消费的效用,本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财富、时间、精力,去度过更充实的人生,更幸福的生活。

大家还记得在提高财商那节课我们推荐的3个金库存钱法么?关于理性消费,指旺君也同样给大家提供一个小技巧:3个账户花钱法。先将自己的消费目标进行分层,把满足每一层目标的预算进行分隔,设为3个消费的账户。

第一个是日常消费账户,要提前理性规划好我们的生活需求,将日常消费控制在这个账户的预算内。

第二个是梦想账户,当财富累积到一定数量,且日常消费变得可控时,我们就能拿出一定比例的钱放到这一账户,满足一下自己的梦想,比如买车啊,出国旅游啊等等。

第三个是自在账户,专门用来让自己没有心理负担地花钱,比如买一件长草已久的首饰,或者吃一顿向往已久却舍不得吃的高级大餐。小伙伴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控制消费,并不是要一味地缩减个人欲望,降低生活质量。恰恰相反,学会明智消费,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让钱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品质。通过管理自在账户,我们在统筹财富时会更有掌控力,更有界限感,学会该花的就花,该攒的就攒。指旺君建议小伙伴们将这个账户的金额设定为月收入的10%以内,并且规定自己在一段时间内花掉。这样一来,会不会让你更有动力赚钱了呢?

那说到底,我们该花多少钱呢?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支出不是取决于当期收入,而是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现期消费支出取决于现期的财富状况和一生中预期的收入状况。所以,小伙伴们要做好消费预算,就要结合当前的收入水平和预估的未来收入,综合判断考虑。而根据家庭资产配置4321法则,每月用于日常消费的资金最好不要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

听完3个账户花钱法,小伙伴们清楚该怎样花钱了吗?

明智消费,除了要掌握消费的方法技巧,更要树立明智的消费观。因此,指旺君和大家分享3个重要的消费理念,帮大家把钱花得更值。

第一个建议是,花钱买“投资”。这里的“投资”,不是指投资理财,而是指投资性消费。比如某人爱好古玩,遇到喜欢的买来珍藏,多年后这些古玩在市场上变得更值钱了,那么购买古玩就从单纯消费转变为投资性消费。除了买升值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投资性消费,那就是为我们个人成长所进行的消费,它会让我们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值。人力资本是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最基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创造其他财富的源泉。像花钱参加技能培训、购买学习资料、上健身课,这些消费能帮我们提升个人能力,增长见识,增强体魄,都应归为投资性消费。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最好的投资都是自己。投资自己有3个办法,一是增加知识,二是提高技能,三是改善思维模式。像各位小伙伴们来认真听我们的课,增长财商知识,提高投资技能、改善思维模式,就是在努力地投资自己哦。

第二个建议是,花钱买时间。我们买洗衣机啊、扫地机器人啊、家政服务啊,都是为了将自己从价值很低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时间用于完成更有意义的事。小伙伴们要注意的是,如果可以用低价值的资金购买高价值的时间,就不要一味追求省钱。比如,距离公司30分钟的房子比距离公司1小时的房子每月贵了1000元租金,考虑到每个月在路上相差约220个小时,而这220个小时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1000元,所以,理性消费的结果就是租近的房子。

第三个建议是花钱买体验。有研究证实,当人们把钱花在一种体验上时——比如,去参加一出震撼的演唱会、投身一次忘我的旅行、观看一场激动的比赛,比把钱花在普通物品上更能收获持久强烈的满足感。拿旅行来举例,如果能让我们在短短几天内,快速增加大量认知和新鲜感受,留下美好回忆,那么这种消费就在让我们充分地体验生活,高效地度过时间。并且,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体验式消费往往和高层次的需求相关。一般来说,当低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追求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我们行为的动力。所以,小伙伴们要根据自身需求,在购买商品还是购买体验之间进行平衡。相信随着各位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花钱买体验将成为大家越来越多的理性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