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委书记、会长洪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我们国家偏股型基金在近19年的年化收益率达16.18%,跑赢同期上证综指近1倍。

19年平均年化16.18%是什么概念呢?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长期年化收益也才20%多。假如按照16%的年化收益坚持投资19年,那么你的本金能翻16倍。

但有的小伙伴会问了,既然基金这么赚钱,为什么我买的却还是亏钱呢?

基金亏损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选对基金。前面我们提到的年化16.18%,指的是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但在这么多只基金中,不同基金的业绩表现却千差万别。

如果你能选到优质的基金,比如博时主题行业混合,它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收益率达到10多倍!但如果你选错基金,不仅享受不到资产的快速增值,还会让财富大幅缩水,比如2015年,某基金公司发行的某互联网+股票基金,成立后净值就一路下跌,如果你在它成立时就买了,并且一直持有到现在,本金的损失会高达到60%!

再比如说,2017年,港股涨势如虹,不仅时隔10年重新突破30000大关,更超越了2015年股灾时的高点,全年恒生指数涨幅达35.99%,位居全球主要指数之首。为了参与到港股中去,不少投资者选择了沪港深基金,不过,同样是沪港深基金,2017年全年的收益却是天差地别。排名第一的某睿华沪港深基金,涨幅高达67.90%,而排名最差的xx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基金,跌幅达-15.71%。

所以说,投资基金想要不亏钱,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基金。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基金呢?别着急,在谈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选基金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只要我们能避开这些常见的误区,就能短期快速提高你的选基能力哦。

误区1:过分迷信冠军基金

每年年初买入前一年业绩冠军的基金,就能轻松实现财富自由吗?答案是:No!对于基金来讲,很少有长时间一直排名靠前的,经常是风水轮流转,前一个年度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次年往往表现平平,这就是流传于公募基金业的“冠军魔咒”

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第一年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有一半左右在第二年排名都会下滑到后二分之一。比如2015年的业绩冠军,某新兴成长灵活配置基金,全年涨幅达171.78%,而同期上证指数仅上涨9.4%!于是,广大的基民朋友争先恐后地买入这支冠军基金,但万万没想到,这支基金2016年交出的成绩单是全年累计收益-39.83%,在同类的上千只基金中,排名倒数第八,亏得投资人捶胸顿足。

这是因为,这只新兴成长基金主要投资于新兴产业,比如计算机、传媒、电子等行业中,成长性较好的中小盘的公司,在2015年搭上了创业板“结构性”行情而净值暴涨是理所当然的,但到了2016年,创业板指数暴跌,这只基金的净值大幅下跌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以说,市场风格的转换,会导致曾经冠军基金不一定契合新的市场行情,所以,回归常识: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如果你只是看着上年业绩排名来买基金,就像看着后视镜开车一样危险。

引用一下巴菲特的名言:如果研究历史就可以发财致富的话,那些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应该都是图书馆管理员。

误区2:短期业绩决定买卖

还有一些投资者,在决定申购或者赎回基金时,是根据基金短期的业绩表现来判断的。比如,上个月,或者上周,哪只基金涨得多,就买哪只;或者是,手中的基金刚买了1个月,如果表现不尽如人意,就立即卖出,换其他基金。

其实,股市瞬息万变,基金的业绩波动是很正常的,所以选择基金的时候,应该把观察期放得相对长一些,正所谓路遥知马力。只依靠短期业绩就决定是否买卖,非常容易追涨杀跌,还会因为频繁的交易,付出了不少的申购、赎回费用,增加了交易成本,从而导致最后的投资收益不理想。

误区3:盲目追随热点

另外,还有一类投资者,喜欢追着热点投资,比如什么概念火就投什么,比如互联网加概念、大数据概念、新能源概念等等。这些热点,大多结合当下经济和政策,很容易被大家理解,容易形成风潮。有人把他比喻为“大妈思维”,说白了就是跟风。但在热点的背后,我们还需要仔细甄别。

比如2015年6月,某公司发行的互联网加股票基金,主打互联网加概念,非常契合当时的市场热点,深受投资者追捧,短短几天就募集了200亿的规模!但热点过后,这只基金的净值从1块钱一路下跌,现在就只剩下4毛钱。

以上就是指旺君总结的,大家在选择基金时会陷入的几个误区。所以说,虽然基金可以帮我们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但是,还是需要保持理智和谨慎,盲目和贪婪都是不可取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