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高富帅”德国宝马汽车(BMW)近日宣布,计划增持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股份,从50%增至75%取得控股权;10月11日晚,华晨中国也公告,沈阳金杯汽车拟以290亿元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25%股权。这一消息在这两天的资本市场引起震动。


在中国宣布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后,宝马或将成为第一家控股合资公司的企业。


但10月12日,港股华晨中国股价表现却不如人意,华晨中国大跌26%,而A股金杯汽车早上高开后股价一路震荡,下午一路上扬,截至收盘翻红,还涨了0.54%。一些大行下调华晨中国目标价,花旗将华晨中国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沽售”,并将目标价下调73%。


业内人士分析,原来华晨中国的利润依赖华晨宝马,未来持股比下降预计华晨中国业绩也会受影响。放开外资持股比倒逼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做大做强,有助于推动中国汽车行业优胜劣汰,真正有竞争力的自主龙头有望实现产销规模进一步提升。








华晨中国大跌,金杯汽车翻红






在10月11日晚公告拟以290亿元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25%股权后,10月12日早间华晨中国开盘大跌,一度跌幅超过25%,最低跌至将近28%,截至上午收盘,华晨中国大跌24.54%,上午收盘价8.12元。截至收盘,华晨中国跌幅达到26.58%



但A股上市公司金杯汽车的表现却震荡得厉害,最终收红。10月12日早间金杯汽车高开超过2%,随后股价也震荡下跌,一度跌超9%,截至上午收盘,金杯汽车跌了5.68%,报3.49元。但下午金杯汽车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涨至超过4.5%,截至收盘翻红,涨幅0.54%,报收3.72元。









花旗将华晨中国目标价调降73%






为什么在消息宣布后,华晨中国股价大幅下挫?


因为华晨宝马是华晨中国企业利润的核心,未来持股比例下降,预计华晨中国短期业绩将受影响,可能面临利润大幅下滑。


在10月11日消息宣布后,一些大行给出了看法,不少调低了华晨中国的目标价。比如花旗将华晨中国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沽售”,并将目标价下调73%,从28.9港元下调至7.7港元。花旗认为,宝马增持合资公司股权的决定可能会影响华晨中国业绩,加上花旗预期第四季行业前景欠佳,故将华晨2019年和2020年度的纯利预测分别下调17%和25%。


花旗认为,宝马很可能会将新的华晨宝马合资企业从利润中心变为成本中心;宝马最近要求华晨宝马向经销商提供每辆车1.8万元人民币补贴,而每辆进口宝马的补贴仅有5000元人民币,估计X5和新产品的资本支出周期很快会按50-50的合资结构启动,但利润要到2022年以后才会按照25-75的结构分享。


野村证券发表报告称,华晨中国出售25%宝马合营予宝马,作价290亿元人民币;因此调低华晨目标价由17.2元降至12.8元,但维持“买入”评级。野村估计,华晨从出售所得资金中,有50%机会派发特别股息,而华晨持有余下25%合营公司的价值不大。野村认为,未来华晨股价走势要根据是否派特别股息,及合营未来最新发展;例如新型号及出口机会,而宝马落实延长合营公司期限至2040年,并将X5型号本地化及发展电动车,建造新产能。


另外,中信里昂证券也将华晨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沽售”,目标价从15.98港元下调至10.02港元;中金公司则将华晨2018-2019年盈利预测下调8.3%和8%,目标价下调17%至9.5港元。


华金证券提出,躺着赚钱的时代即将终结,股比放开倒逼自主品牌做大做强。股比全面放开后,以往中方依靠引进外方车型,躺着赚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以华晨中国为例,据华晨中国财报,公司2017年全年收入54.15亿元,净利润43.76亿元;华晨宝马净利润达104.75亿元人民币,因此华晨中国从合资车企中获利52.38亿元,自身净亏损高达8.62亿元。股比调整后,中方将面临净利润大幅下滑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不利局面,其必须利用2018-2022年的4年窗口期不断提升技术,打造出富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并逐步盈利,方能在未来日益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活下去”。


华泰证券也表示,宝马提升华晨宝马股比,预计未来国内其他合资企业与外方在股比谈判、技术转让费等方面将面临深度博弈,同时合资车企的博弈或将给优秀国产民营车企抢占市场的机会。外资股比限制放开,有助于推动中国汽车行业优胜劣汰,长期来看产业竞争格局将更加充分,真正有竞争力的自主龙头有望实现产销规模进一步提升。









宝马拟出资290亿控股华晨宝马






早在10月11日上午,市场就传出了宝马增持的相关消息。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宝马集团表示计划增持其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股份,从现在的50%增至75%。宝马表示,此次交易价值约为36亿欧元(41.5亿美元),合资公司的合同期限将从原来的2028年延长至2040年。另外,消息还称,该交易将于2022年完成,中国针对汽车合资企业的相关限制将于这一年取消。


10月11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华晨中国(1114.HK)发布公告确认了这个消息。公告称,公司拟以代价人民币290亿元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汽车(由公司间接全资附属沈阳金杯汽车及宝马分别拥有50%及50%的中外合资企业)25%股权。交割后(预期将不迟于2022年进行),华晨宝马汽车将分别由沈阳金杯汽车及宝马实益拥有25%及75%。



公告还表示,宝马之所以提出增持股权,是基于外资股比限制规定的变化。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版)》,其中提到将于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根据公告,合资合同延展至2040年,合资合同在2018年10月11日签署并将在商务部批准后生效,交易完成后,华晨宝马注册资本为1.5亿欧元,其中约1.13亿欧元由宝马出资,约0.37亿欧元由沈阳金杯出资。



交易完成后,华晨宝马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宝马委派六名,沈阳金杯委派两名。华晨宝马董事长由宝马委派,除主管财务和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外,所有华晨宝马高管均由宝马提名,由华晨宝马董事会聘任。


另外,公告还表明,根据此次交易的价值计算,华晨宝马估值人民币1158.00亿元。










华晨宝马15周年庆






10月11日,华晨宝马在沈阳举行了15周年庆典。发布会现场,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联合宣布,股东双方将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从2018年至2040年),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


同时,宝马集团将对华晨宝马的投资增加30亿欧元,用于未来几年沈阳生产基地的改扩建项目,铁西新厂区建成后现有产能将实现翻倍;大东厂区改扩建项目在保持产能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体系将更加柔性化。未来三到五年内,华晨宝马的年产能将逐渐增加到每年65万台,并将创造5000个新的工作机会。2020年宝马即将量产的纯电动SUV iX3将在中国投产,并出口全球其他市场。



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表示:“我们将继续落实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投资,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坚信中国市场是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市场。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成功与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密不可分。携手合作伙伴,我们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也表示:“华晨宝马是合资双方以信任为基础成功合作的杰出典范,有力地促进了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华晨宝马铁西和大东工厂年产量近40万辆。目前,BMW 1系、BMW 2系、BMW 3系以及BMW X1在铁西工厂生产;BMW 5系长轴距版(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和国产BMW X3在大东工厂生产。


外界普遍预测,华晨宝马是最可能是第一个打破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今年7月12日,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称,宝马将成为第一个改变合资公司股比的企业,其在华晨宝马股比将突破50%并计划提升到75%。


未来如果290亿增资落地,宝马集团将成为中国宣布放宽合资股比限制之后第一家取得控股权的外资车企。



来源:中国基金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