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10月24日,天朗气清,秋风和畅,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座问鼎多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在辽阔的伶仃洋之上画出优美的曲线,沟通了大湾区原本遥遥相望的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座城市,从此“零丁洋”不再叹“零丁”。

从珠海公路口岸出发跨越港珠澳大桥,大概40分钟能抵达香港口岸。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环线拼上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而沿着环线穿行于大湾区各城市间,背后折射的却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带来的新动能。三地连线,凭借特殊的政治地位以及经济实力可以超然于内地城市GDP竞赛的香港,这一次能否挑起大湾区“盟主”的大梁呢?

对外拓展合作动力十足

香港虽然地狭人稠,但却有着很强的动力向外拓展、谋求合作。

“弹丸之地”的香港拥有着数千家上市公司,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也向来是“聪明钱”捕捉投资机会的黄金地段。作为国际市场开发和营销的商贸平台,香港在软件和配套服务、包括金融、产品开发、物流等方面,较内地仍然维持独特的优势。因此,香港也一直作为内地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的地位和角色,更好地协助珠三角城市与国际接轨。在长期的国际化运作实践中,香港的专业服务业拥有了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并建立了广阔的国际网络。同时,香港是规模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尽管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多元化发展,香港跨境人民币业务占比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但未来10 年内仍将占主导地位。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搭建,受地域限制的香港也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地缘优势,拓展经济腹地,更好地实现大量资金和产业的流通。与此同时,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尤其是专业化服务和人才方面,将对珠海的辐射也更加直接和深入。

对内成熟市场彰显优势

回首过去,香港经历了数次艰难时刻。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泰国、印尼、南韩、菲律宾及马来西亚无一幸免,香港力挽狂澜后,相对平稳地扛过去了。2003年的香港也曾吃过楼市泡沫破裂的教训,但是在一次次危机后的涅磬重生,使这个资本市场一步步趋向成熟。

历经风霜以后的香港资本市场,不论是在法律制度、监管力度、市场化程度、投资者的理性程度等方面来看,已俨然成为一个成熟的形象屹立于全球资本市场,在全球市场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一席之地。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既在继续复苏的进程,也在经历风云际会的变局。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的香港,上半年既把握住了外部机遇和强化内部动力,也在保持警惕,收获了GDP同比上升4.0%的增长成绩。香港特区政府数据显示,香港GDP上半年同比增长4.0%,二季度同比增长3.5%,这也是香港经济增速连续第七个季度高于过去十年平均2.7%的趋势增长率,经济运行延续强劲态势。

此番港珠澳大桥开通更可挖掘香港经济更大潜能。占经济总量逾九成的香港服务业,将因大桥通车而可便捷进军内地市场。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辐射范围不止港珠澳,可广及整个珠江西岸地区,甚至远至广西等泛珠三角地区,扩大了香港的腹地,令服务业在拓开内地市场有更广阔空间,拉动经济的动能将不容低估。

展望市场港股仍是全球估值洼地

今年以来,虽然受到美元强势、贸易摩擦等内部风险的扰动,港股正经历一轮深刻的调整。但是相比于1997及2008年,香港的经济基础仍然较过去强得多。港股市场今年以来的调整主要是压缩估值,而盈利增长仍维持稳健。根据彭博一致预期,截止2018年10月11日,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预测市盈率均远低于10年历史均值, 同时也已低于5年历史均值,并且港股仍然是全球估值洼地,主要股市估值前三低的市场,估值优势进一步凸显。

港珠澳大桥的搭建,受地域限制的香港将能更好地发挥地缘优势,更好地实现大量资金和产业的流通。与此同时,香港也将逐渐成为广东企业“走出去”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平台。多重因素叠加下也许决定了香港非常适合担当大湾区的“盟主”,由其引领各城市间的合作。此番藉着跨境交通基建之利,香港经济也将进入新的阶段。而作为投资者,立足当前港股估值洼地与利好形势,或许更应以长远的眼光布局市场,以期展望未来。

(来源:上投摩根基金的财富号 2018-11-06 10:5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