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上证指数下跌-19.40%……(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8/11/5)

还有俩月……

也就是57天……

也就是40个交易日……

2018年就要结束了………..

临近年度尾声,A股能不能涨出点花儿来挽回一下今年惨淡的局面……

小欧今天决定“忆往昔岁月稠”,从历史数据分析A股年底的走势规律,以下是本世纪以来上证指数的所有月度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8/11/5)

视网膜快脱落的小欧看出3个神奇的规律!

1 本世纪以来,上证指数在2月和11月的上涨概率最大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8/10/31)

2 历史数据显示,上证指数2月如果下跌,全年涨跌幅往往也会是跌的

上面说了,2月份是全年上涨概率最大的月份之一,上涨的概率高达近74%,如果连2月份都跌,一般全年都是下跌的。2000年以来一共出现过五次2月份下跌,分别是:2001年、2008年、2013年、2016年。

3 本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2月和11月均下跌的情况,2月跌11月必涨

2月和11月,这两个上涨概率最高的月份,从2000年以来从未出现过同时下跌。换言之,历史数据显示2月份如果下跌11月份一定会上涨。

顺便说一句,今年2月份A股下跌了6.36%,那今年11月份是不是会涨?……(wind,上证综指)

好像还挺那么回事儿的,当然,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一定会重复发生。

“日历效应”靠谱吗?还是纯属巧合?

看到这儿大家一定会想问“这仨规律靠谱吗?是不是纯属巧合?”

这里小欧要引出一个很酷(mi)炫(xin)的词“日历效应”!

“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

是指股价变化与特定的日期发生了显著的相关关系,在特定的日期内出现了规律性或者较大概率的高回报或者低回报,常见的日历效应包括季节效应、月份效应、星期效应和假日效应等等。最著名的“日历效应”是美国股市早期出现的“一月效应”,暨美国股票市场在一月份的平均收益率比其他月份的平均收益率要高,且在统计上显著。(来源:百度百科)

走进科学,客观解释这个现象!

为什么过去的A股市场在2月和11月上涨的概率是最高的?从事件驱动的角度来看,每年3月份有“两会”,12月会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两次会议对宏观经济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市场和投资者也会有相当高的关注度。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

“日历效应”也许只是一种偶然,“走进科学”的说法也只是一种解释。

那抛开历史数据,结合当前市场,年末我们有啥可关注和期待的?

1 货基市场

期待年末翘尾效应

尽管货币基金近期表现平平,但已经11月啦,历年的年末、季度末货币基金收益常出现“翘尾效应”(7日年化收益率提升)今年还会有戏吗?

近2年,全市场货币基金7日年化数据均值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7/12/31,wind开放式基金二级分类-传统型货币基金)

为啥会有翘尾现象?

年底银行存款一般考核压力大,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揽存压力大,推高了年末短期资金利率,有利于货币基金的投资及翘尾效应的出现。

同时每年年底货币基金持有的短期融资券和其他一些债券经常出现一些浮盈,年末通常为浮盈集中兑现时期可提高货币基金收益率。

2 债券市场

年末依旧向好

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避险情绪成为债市上涨的一大原因,从基本面来看,10月PMI创新低,地产汽车销量和发电耗煤降幅均扩大,通胀预期明显回落,基本面利好债市;从货币政策来看,政治局会议确认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降准仍有空间,流动性依然充裕。因此债市依旧向好,短期调整提供配置机会。(该观点来自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3 A股市场

中欧基金周应波认为2018年以来压制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下滑金融去杠杆,同时流动性方面人民币贬值推动了外资的持仓波动。目前看,这几个核心因素,全部扭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会在2019年Q1左右。

投资机会依然是结构性为主,并继续明确 “精选成长”作为研究、投资的主线。一方面,客观上的人口总量红利结束、环保压力,主观上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决定了无论是否有等外部冲击,都会长期看好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自下而上角度,继续重点关注代表产业升级云计算5G与消费电子,代表消费升级的医药教育传媒

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