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基



老娘舅“荐基”栏目,今天要为大家剖析的是又一款养老目标基金,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只养老FOF——






华夏养老2040。



一直以来,我们的公募基金注重首发,一只新基金问世时会有许多声音跟随,但一到首募达成,就会进入一段沉默期。如果时运到了,你会在下一年的“冠军基候选”里看到它,通常是要经历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个基金的名字才会真正被基民铭记。



但是这种格局终将改变。因为我们买基金的目的不同了。



诚实一点说,大部分朋友买基金是没有什么目的的,往往就是听人推荐,然后希望获得一点涨幅,至于获得这个涨幅这个收益要干什么,不是很明确。



但是在华夏养老2040之后,准确一点说,是在养老目标基金正式问世之后,买基金,或者至少买这一种基金的目标是非常清楚了:给自己养老。



别看现在各种关于老龄化的文章成功地贩卖了一箩筐的焦虑,真正给出工具、思路和路线图的没几个。



鼓吹这种产品那种思维,不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展开在大家面前:需要这样买、这样调整、这样做。



让我们从华夏养老2040(FOF)说起。




















通胀、长寿和市场波动



















提问各位基友:在通胀、长寿和市场波动这三大风险里,你们最经常担心的是哪条?



我猜90%的人会回答“市场波动”。实在是这些年的股市动荡和债市风云太引人注目,如果能不担心市场波动,就是大家的福气了。



但实际上,对于一个以养老为目标的投资人来说,长寿和通胀,是另外两条不亚于市场波动的风险:



按目标寿命75岁计算,60岁退休的人,只用准备够用15年的“棺材本”。一年用个5-8万,这笔钱就是75万-120万。



如果这个目标寿命延长到95岁,35年的退休后生活需要的是175万-280万。



这还是完全没有考虑高龄护理费用增加的情况。



再来看看通胀风险——根据统计局数据,22年来中国的物价总体上涨为原来的1.88倍。平均下来,过去22年,中国每年的物价上涨幅度为2.9%。如果该数据维持不变,10年后物价将上涨为目前的133%,换算一下,今天的100万元,到2028年,大约相当于今天的75万元。



这相当于说,哪怕你为养老已经储蓄了100万,也很有可能不够你过到75岁。



“高寿+通胀”,看似不在眼前,但对各位“棺材本”的侵蚀,丝毫不亚于市场扰动。



当然如果,“高寿+通胀”再遭遇市场剧烈扰动,那就是惨上加惨了。



不幸的是,这种“惨上加惨”还时有发生。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中国人需要养老目标基金:抗通胀、长期投资、均衡配置。


















要风险,也要对抗风险



















以前老娘舅曾经讲过一个“香港百岁老人抢购‘银色债券’”的故事:所谓“银色债券”,说的是香港政府专门面向65岁以上长者发行的3年期债券,这个债券的最大特色就是每6个月派息1次,息率与过去6个月的通胀挂钩。



可见不管是哪里的老人,对“通胀”二字都有相当充分的警惕。



那么,这种特定用途的债券是否也适合我们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呢?老娘舅不这么认为。



香港老人踊跃认购“银色债券”,是因为他们已经到了人生马拉松的后半程,他们无须再额外发力承受风险,只要确保完赛就行。而我们的70后、80后乃至90后,最多刚到半程甚至刚刚完成1/4赛程,在这场积聚养老资金的长跑里,必须有一个“主动发力”承担相对较高风险的过程。



这一点华夏养老2040用一张图片解释得相当清楚:




名词解释


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含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固定收益类资产指的是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债券型基金等。



假设你出生于1975年,从购买这只基金之日起到2032年都可以通过配置较高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博取更高收益:最高60%的资金用于投股票及股票型基金,遇到极端市场环境最低可以把这个配置比例降至35%。



只有在这个阶段实现较多地积累,在接下来权益仓位逐年下滑的阶段才能继续对抗通胀的侵蚀。等到退休之后,固定收益投资占据主导地位,和“银色债券”也就相差无几了。



这个下滑曲线模型背后的理论叫“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富达公司于1996年10月在海外推出第一支生命周期基金产品——Fidelity Freedom Fund。此后一批大的金融公司纷纷跟进推出了各自的目标日期基金,1996年-1999年生命周期共同基金资产净值增幅均在50%以上。在2003年-2010年期间,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生命周期基金资产明显下降外,增幅同样保持在50%以上。



而确保这套机制能够平滑运作的则是资产配置策略。在这里就是“基金中基金”(FOF)这种产品形式。



很多朋友因为近一年没有突出表现而责怪FOF产品,事实上是错过了真正的要点:正是因为FOF实现了分散投资均衡配置,才使得多数产品的损失维持在3%以下,同期沪深300的跌幅已经超过了20%,更不要说押注某几个行业的主题基金了。



长远来说,要做到长期投资,必须有FOF作为支撑。当风险来袭之时,均衡配置的FOF产品,不需要你紧急赎回来规避风险,更不需要夜观天象,预测下一次风险何时来临。


















路线图和计划书



















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仅是因为它长,也是因为:所有的马拉松,都应该有一条设置好的路线图。



对于有经验的马拉松跑者来说,这张图上不仅有出发点和终点的位置,更要有对坡度、角度、补给点、路面特色乃至单一直线路段距离长度的考察。




(伦敦马拉松路线)



然后据此再做好体力分配计划。



跑人生这场马拉松需要的,也是这样一个路线图和计划书。光介绍你一个养老基金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怎么买?是认购期就买还是看看再买?



买多少?是多年积蓄倾囊而上还是每个月就买个500试试?



要止盈吗?要止损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答案。



华夏养老2040给的答案是:



一次性投资+定投





从长线投资的角度看,2700点以下的中长期投资胜率非常高:据Wind数据统计,2700点以下成立的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成立1年后取得正收益的比例为81%,平均收益率高达27%。如果把持有期拉长,在2700点以下成立的主动偏股型基金成立3年后取得正收益的概率高达91%,平均收益率60.6%;5年后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为96%,平均收益率88.3%。



这首先说明了一次性买进华夏养老2040是毫无疑义的。



如果一次性买入胜率那么高,那还需要定投吗?



需要的。以往我们谈到定投,往往是从“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均摊买入成本来平滑风险的角度来看它。



但在养老目标基金这里,定投的意义更回归本源:定期投入,强制储蓄。当然这个储蓄,是需要算上复利的:



假设有这样一群投资者,采取“初始单次投入(10-30万元)+每月定投(2000-4000元)“的方式,他们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5%、7%、9%、11%、13%不等,当投资满22年后,他们可能获得的本金+收益是——




(点开可看大图)



一次性只买入10万,然后每月定投2000元的朋友,运气再怎么不济,22年每年来个1%的收益,到期之后的金额约有71.25万;如果实现每年7%的收益率,那么到手是165.4万多一点,已经够一个退休老人过到90岁了。



一次性买入30万,每月定投4000的朋友,不用实现13%的年化收益,只用7%的平均年化,就有到手375.19万的养老资金,足够夫妇二人生活到耄耋之年。



这个不是数字游戏,是复利的力量。



顺便说句,老娘舅不认为平均13%或者11%的年化绝对不可能,但即使把那个可能的最高收益(976.88万)圈出来,我也建议大家不要只盯着它。



因为各位买华夏养老2040的目的,不是在22年后成为“准千万富翁”,而是给自己和配偶提供一份老来安养的保障。



作为首家推出养老目标基金的华夏基金,在业内较早开始养老金的投资管理, 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完整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





还记得老娘舅说过选养老目标基金,最好首选有社保管理资格的基金公司吗?华夏基金管理养老相关资产1700亿,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连续10年位列基金行业第一,年化收益达10%。



相伴人生长跑,恰是资深伙伴。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