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阅读研报应该成为投资第一站。


本栏旨在链接海量券商研报释放的信息。


关注宏观、策略和行业三类研报中的热点问题。


析出好研报,预警烂研报。


助益投资,丰沛谈资。












时至今日,商誉减值风险已经不再被冠以“黑天鹅”之称。毕竟,商誉大幅减值的情况,2017年已经在创业板公司中集体爆发。当年度创业板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排名靠前的 30 家公司(乐视网除外)资产减值合计 166.4 亿元,其中商誉减值 98.9 亿元,占资产减值比例高达 59.4%。



2014-2016年间创业板曾上演并购高潮,而从历史数据中不难发现,商誉减值主要分布在并购行为完成后的前三年。换句话说,伴随今年乃至明年大量承诺到期的临近,因并购高潮而积聚的商誉减值风险仍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上,昭然若是。









商誉风险减值的


风险敞口如何形成?








商誉是一个会计术语,指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合并成本大于标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商誉产生的本质,是并购方看重被并购方整体未来的发展潜力和获利能力而愿意支付的溢价,是被并购方不可辨认的部分资产的价值(如品牌等)。在会计处理上,商誉的计提不可逆,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其后的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国联证券今年5月的报告中做过统计,从2013年一季报的1323亿元到2018年一季报的1.23万亿元,商誉在过去六年内实现了超过8倍的规模增长,年增速高达56%。从“商誉/净资产”相对规模的角度来看,A股整体同样从2013年初的1.22%不断上升至2018年一季度的5.49%(中小板为10.97%,创业板为18.63%,沪深主板3.52%)。截止至报告发布日,存在商誉的1862家公司中2017年合计净利润1.35万亿元,这些公司的商誉规模约占全部净利润的87.9%。



除了整体规模的显著增长,仅从个体上市公司来看,商誉减值风险的隐患在这几年间也大幅提高。光大证券的固收报告中做过统计,2015-2016年间商誉超过当年所有者权益20%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大幅增加。2015-2016年间商誉超过当年所有者权益20%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2015年高达294家,远超2014年126家;201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增长至406家,占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 13.38%。















如此,伴随A股商誉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其对净资产占比的迅速攀升,商誉减值的风险敞口也予以暴露。









2018上市公司的


商誉减持风险大不大?








如果要探讨当下上市公司的商誉风险有多大,那么“2017年巨额商誉减值的集中爆发如何产生”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借鉴天风证券的统计数据,无论从减损规模还是商誉减少的上市公司数量来看,2017年都称得上是大额商誉减值的集中爆发的一年。















安信证券的陈果曾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就2017年来看,业绩承诺不达标是商誉巨额减值的重要原因:2011年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共有3034 个并购案例,按照业绩承诺完成日统计,2014-2017年业绩承诺净利润规模不断上升,分别为 80.48亿元、180.59亿元、315.19亿元、443.20亿元。从2017年创业板业绩承诺来看,业绩承诺不达标的的并购事件占比为 35.32%,明显超过历史平均水平(2013-2016年业绩承诺不达标的并购事项比重分别为15.38%、14.29%、17.32%、20.23%)。



那么,2018年是否还会集中爆发创业板商誉减值现象?一种比较乐观的说法是,由于上述问题已在 2017 年集中体现,2018 年减值压力大概率将下降。如安信证券的陈果认为2018年的创业板商誉减值会有明显的环比改善。一是2017年商誉减值较为彻底,2018 年减值压力大概率将下降;二是创业板盈利后周期性带动并购标的业绩将提升。此外,2018年的创业板并购数量和金额、业绩承诺相较过往也相对偏低。



不过,上述报告完成于今年5月,当时创业板一季报盈利增速回近30%,但从就近期三季报的公布数据来看,创业板(剔除权重个股温氏股份乐视网的影响后)三季报盈利增速大幅回落跌至个位数。



如按照陈果先前所言“业绩承诺不达标是商誉巨额减值的重要原因”,那么业绩可能是我们在评估当下商誉减值时更应该关注的问题。面对创业板三季报盈利增速的大幅回落,倒不妨对可能出现的坏情况做更足够的准备。



正如新时代证券的孙金钜指出,2013 年和 2014 年创业板完成的 48 家重大并购重组标的在业绩承诺期过后的表现不容乐观,其中共有 35 家标的承诺期后第一年业绩下滑,占比73%,业绩下滑幅度平均约为-39%。从商誉减值情况看,业绩下滑的标的中仅有 16 家第一年计提了商誉减值。但从 2013 年完成并购标的情况看,大部分标的在第二年业绩继续下滑后开始计提商誉减值。2018年将是并购三年业绩承诺集中到期的一年,并购协同作用能否发挥值得注意。因此,2018年的商誉减值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另外,还有个不得不提的友情提示:商誉减值一般在中报和年报中计提,一季度很少将商誉减值计入利润中,相对来说,一季度利润偏高与商誉减值未计提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而在今年半年报中,创业板公司出现了一些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和投资收益的情况,是造成了公司业绩大幅变动的主要因素。但计提商誉减值的公司仅5家,届时年报披露,商誉减值造成的压力或许会更加显著。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中泰证券资管的财富号 2018-11-13 09:33)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