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底还有多远







最近几天,我的小白投资群里,大家的主要话题从“到底了吗”变成了“市场底还有多远”?


每次看到这种话题,我都忍不住想吐槽一下,这投资理财怎么还整得跟算命一样呢……






所谓“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不见于经典金融、经济学教科书,是投资者根据投资经验总结出来的事物。






为此,我扒了一下历史新闻和市场数据,以上证综指(000001.SH)的收盘价为指标作了几张图,观察了一下2005年、2008年、2012年和2015年四次历史大行情。









2005年1月24日,国家下调印花税,但是股市不给面子;









2月份的时候,上、深交所以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为基本内容,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重点推动七项措施,保护股东权益;









不久之后,企业年金、保险资金批准入市,为股市注入新鲜血液;









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确立了“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的操作原则;









随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至此,市场才逐渐彻底探到了底部,随后逐渐回暖。



后面的几次就不多说了,以后来人的视角去看,每一次行情都如同一场荡气回肠的金融战争……





(数据来源:iFinD)


▲ 仔细想一下,“政策底”、“市场底”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当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政府一般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经济,提振市场信心。


此时,有的小伙伴会毫不犹豫地把子弹打出去,有的小伙伴则选择卧倒不动。






因为大家对政策的理解不同。



同一条消息,有人觉得是大利好,有人觉得并没有效果,也有人觉得光说不练不顶用,于是,当政策利好出台时,投资者并不会做出同样的投资策略。






此外,经济发展和企业业绩都存在一定的惯性,当政策利好出台后,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成果,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不会完全化解,所以市场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








今年的行情呢?







市场观点,今年的行情其实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就达到“估值底”,无论是蓝筹股还是成长股,它们市盈率都已经接近了2016年1月份熔断时的水平。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今年有两个关键时点:



一个发生在7月初;


另一个发生在10月22号之后。



➣ 7月初拐点的形成有明显的政策利好因素。


央行二季度对经济金融形势作出了最新的研判,同时货币政策从“紧货币、紧信用”转向了“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 面对新兴市场的汇率波动,多位领导相继进行了表态。






郭树清表示,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









潘功胜表示有信心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7月12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要因地制宜进行货币化安置,不能一刀切。









8月8日,上午五部委公布了去杠杆的要点,提出积极开展股权融资;下午证监会发文《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収展》,提出要贯彻国务院的“六稳”,要求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





上证综指在7月初止住了下跌的颓势,这些政策功不可没。但是,当时的情况与往年又有很大的不同。






今年我们还面临着中美贸易纠纷的问题。相比政策,中美贸易纠结的结果和走向更难预料,于是市场上积存了大量的观望情绪。






从10月18号开始,更加密集的政策信息轰炸让投资者目不暇接。微信公众号上推文标题文风是这样的……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推文标题文风)


要不是开着交易软件,我还以为A股要摩拳擦掌直奔一万点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政策底确认基本成为了共识。








但是别慌,别急着“梭哈”







政策底来了,市场底还有多久?


没人能拍胸脯回答这个问题。






2005年的那次行情,2月政策底,6月市场底,间隔了4个月;


2008年,7月政策底,经过一次进一步探底之后,11月才迎来市场底进入上升通道,间隔了4个月;


2012年1月市场探底,到了年底才达到市场底,延迟了近1年;


2015年,7月政策底,9月又探了一次底,到了次年2月才算进入上升通道,延迟了7个月……






所以说“股市不言底”,市场变幻无常,没人能说清楚短线走势。


➣ 格雷厄姆:“如果说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


➣ 巴菲特:“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


➣ 彼得·林奇:“不要妄想预测1年或2年后的股市走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作为反例,投资大师踩坑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1929年,费雪认为当时美国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严重低估的程度。但是两周后,股票市场进入了美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大崩盘。









1987年,索罗斯预判美国股市走牛,日本股市将崩盘,结果日本的股市继续牛了两年,而美国股市却发生了崩盘,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因此巨亏……





所以呀,股市不言底,被打脸是小事,亏钱是大事。






但是,我们认为,无论是从估值上看,还是市场情绪上看,目前应该处于底部区域。


至于会不会继续探底,还有多久才能到达铁底,没人说得上来。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或许是数年才有一次的投资好机会。






既不想错过投资机会,又不想一脚踏空,怎么办?


要不然再温习一下定投的微笑曲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