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储备规划,不是退休前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究竟要存多少钱,才够体面地养老?










“令人钦佩”的养老储蓄目标




前段时间,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联合发布了一份《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介绍了他们通过调研分析得到的中国年轻一代对于养老储蓄的认知,以及年轻一代当前的养老储备现状。



细细看完报告中的调研结果之后,我不禁对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养老储蓄概念认知水平之低而感到惊讶。调研报告显示:












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他们的养老前景持乐观态度,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可以在57岁退休,并且平均认为自己只要拥有163.4万人民币的养老现金储蓄就已经可以拥有一份舒适的老年生活。



他们当中接近一半的人(44%)都深信自己将有足够的储蓄用于养老 ,因此尚未开始为退休做任何养老储蓄













报告中对这种“乐观预期”的评价为:



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目标……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17》中,中国人民(统计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包括40%的农村人口)对养老储蓄目标的预期更是低得可怜













71.2%的居民认为整个养老期间需要的养老资金储备规模在100万元以内,其中,有48.3%的居民认为整个养老期间需要的养老资金储备在50万元以内












就算我们完全不考虑当今社会货币通胀、预期寿命增长、社会老龄化加剧、社保养老基金逐年吃紧等现实问题,我们也起码应该能够意识到:



只拿着这区区一百多万,是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少则20年、多则30年退休生活的美好期盼的,也无法让我们过上一种“体面、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那么,我们究竟要在退休之前存够多少钱,才能在退休时“勉强”达成国际上普遍认为的“合格养老目标”?




养老储蓄需求的计算依据



养老储蓄需求的计算,有几个关键性的因素需要考虑。







1、养老金的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即人们在退休后所能获得的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薪酬的比值







目前国际公认的、较为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为70%~85%的水平,即我们退休后的每年被动收入能达到退休前年薪的70%~85%,才能维持一个比较安逸的退休生活水平。



这个替代率的得出,主要考虑了人们退休之后在缴税、社保、商业保险、养老储蓄方面的支出减少,以及人们在日常娱乐活动、外出旅游、医疗保健、疾病治疗和长期护理等方面的支出增加。



收入越高的人,在退休后对于养老金的需求也越大,正所谓“由俭入奢易,而由奢入俭难”。



2、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即社保在我们退休后所能提供的养老金占退休前薪酬的比例



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发放,主要受个人月收入、退休前社保的缴费年限、个人与企业每年缴纳工资的比例(目前是8%和20%)、社会平均工资、各个地区统筹账户余额、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国家未来政策调整等若干因素影响,因此这个替代率在未来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中国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公布的统计数据,1997-2017年我国城镇职工的人均养老金和平均工资每年均有增长,但工资的涨幅要明显高于养老金的涨幅。



因此,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9年高峰时的77.5%,下降至2017年的46.4%。








3、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物价每年的平均上涨水平








通货膨胀对于金钱实际购买力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长时期内必然的通货膨胀(因为国家要刺激经济发展)一定会令我们的现金财富缩水。



对于年轻人而言,距离退休尚有25-30年的时间,距离预期身故更有45-50年的时间,期间就算是通货膨胀保持温和的水平,都有机会令财富的购买力下降3~4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拥有163.4万的养老现金储蓄就已经可以拥有一份舒适的老年生活”,简直是天方夜谭。



比如说,有人购买了一份养老金储蓄,可以让他在退休后每月领取1万元,他难道可以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养老规划?



不,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会让未来1万元的购买力分分钟变成3,000元……



这种对于金融和投资的认知偏差,就是造成人们养老储备缺口的根本来源。



因此,我们在做养老金规划时,单纯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去看未来的数字金额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考虑通货膨胀对于购买力的影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按照CPI计算的通胀年增率”,中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2%上下浮动,2017年为1.6%。



但是要注意的是,中国CPI的计算并没有将房价、教育、医疗、人力成本这几部分大额消费成本考虑在内,因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通胀率未必能准确反映社会真实的通胀率。



4、储蓄部分的投资收益率



要明确了解的是,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所能采取的投资策略是有差异的。



在年轻累积阶段,我们可以将投资中的一部分选择为有一定风险、但收益相对可观的投资(如股票、基金等),因为年轻时的机会成本较低,就算是有一两次的投资失败,未来还有很长时间让我们来“重整旗鼓”。



而且,我们也必须要这样做,才能保证投资可以跑赢通胀。



因此,在退休之前,人们所能获得的投资回报率是相对较高的。



不过,当我们临近退休,或是退休以后,所要把握的投资原则一定是“稳健、稳健、稳健”,要选择保本、低风险甚至是无风险的投资。



因为在这个时期内一旦出现投资失利,将极大地影响未来的养老金储备,甚至陷入“弹尽粮绝”的悲惨境遇。



因此,在退休之后,人们所能获得的投资回报率是相对较低的。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有些老年人被忽悠,把自己养老的所有积蓄买成了P2P理财,然后理财平台跑路,老人一辈子攒下来的那点养老金全部都打了水漂……



5、人的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



如今,比较常见的退休年龄仍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有关于“延迟退休”的说法大家也一直在讲,但人社部并没有形成最终方案。



参考北京市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可知,目前中国一线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大约为82岁,其中男性为80岁,女性为84岁(数据来源:《北京市2017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因此,在目前的理想情况下,中国男性的退休养老时长平均为20年,女性的退休养老时长平均为29年。



我们在退休前一刻要达成的“养老储蓄目标值”,就是要保证我们在退休后不用继续工作来赚取收入,但仍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撑我们在退休后20~30年的生活,让我们能够幸福、安稳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来源:好买财富、精算君Alex



风险提示: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文中建议仅供参考。本公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欢迎关注工银瑞信





工银瑞信官网www.icbccs.com.cn


客户服务热线:400-811-9999








觉得不错的话,记得给我点赞哦~~

(来源:工银瑞信基金的财富号 2018-11-19 23:22)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