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后,医药股突然集体大跌,原来是带量采购今日公布中标结果——中标的药企报出的价格大大低于之前市场的预期,3-4折的报价才有可能中标。报价高的企业没有中标,丧失市场份额;而中标的企业也未必开心到哪里去,牺牲的是利润,所以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

本次带量采购主要是针对医药,那么以后医疗器械会不会也采用带量采购呢?会受到影响吗?我们以医疗器械行业龙头迈瑞医疗为例来看看,带量采购对医疗器械行业影响有多大。

何为带量采购?

11月14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次日上午,经国家医疗保障局同意,《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以下简称《文件》)在上海药事所网站公布。11月21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

《文件》明确,国家启动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以下简称“4+7城市”),涉及31个指定规格的采购品种。

何为带量采购?通俗的说,就是政府代表医院来向药企进行批发,大家都知道批发什么意思,就是价格低,在药品质量达标的情况下,谁的价格低,就买谁的产品。这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一件事。

虽然目前医疗器械行业暂未实行带量采购,但是在未来,在某些招标量能达到带量采购级别的细分行业实行带量采购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我们以A股龙头迈瑞医疗为例来看看,医疗器械行业为什么未来可能也会实行带量采购。

一低两高适用带量采购

医疗器械行业在A股的龙头企业是迈瑞医疗,其产品线覆盖范围最广,规模也最大(年收入超过百亿元)。在中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几乎都在用迈瑞的设备。

公司在2015-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0.13亿元、90.32亿元和111.74亿元;实现净利润9.41亿元、16.12亿元和26.01亿元,其中99%的营业收入来自主营业务收入,主要覆盖生命信息类产品、体外诊断类产品和医学影像类产品三大类,2017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8.1%、33.6%、26.4%,较为均衡。

这三大类可能说出来大家感到很陌生,其实这三大类产品中的明星产品大家都很熟悉,分别是监测心跳呼吸等生命信息的监护仪、帮你看血液情况的血液分析仪、还有彩超机。

想必大家都有在三甲医院做B超的经历,要做B超要先预约,预约了也不代表来了就做,还要排的很长很长队伍,排到了就一两分钟完事,医生很累,没得休息,而病人更累。这一切是为什么呢?因为B超机贵,一台就要几十万或者更贵。

迈瑞医疗的毛利率我们可以看出端倪,2017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高达66.9%,而行业内其它企业的毛利率也都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行业第二乐普医疗前三季度毛利率为73.34%;做骨科医疗器械的大博医疗前三季度毛利率高达82.44%。

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高毛利率在医疗器械行业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代表着这些器械生产成本相对于售价而言真的很低。医疗器械上游是电子、机械、软件、光学和化学制品行业,这类原材料可获得性高,器械厂商对上游相对强势,议价能力也较强,因此毛利率相当的高。

毛利率那么高,是不是很赚钱了呢?确实挺赚钱,迈瑞医疗乐普医疗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率水平分别为28.23%、25.65%,但是这个数字似乎让人觉得没那么惊艳,那么高的毛利率都在哪里消耗掉了呢?

最大的消耗是在销售费用上,以迈瑞医疗为例,对营销特别倚重。从其子公司分布来看,迈瑞17家境内子公司10家主要为销售公司,境外40家公司多达38家以销售公司为主。从人员构成来看,截止2017年总计营销人员2692人,占比仅为32.4%,而销售费用却高达27亿元,平摊至单名销售人员的销售成本达到101.3万。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销售成本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医药代表贿赂医院负责人的新闻了。如果采用带量采购的话,就不需要跑市场,找资源,搞关系,也就不需要那么多销售人员了,27亿的销售费用可以省下大半,从而直接让渡给患者。

分级医疗+进口替代适用带量采购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装备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超过4000亿,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中枢为15-20%。这个增速是合理的,想一下做检查有多拥挤,就能知道这个市场还远没有饱和。

因为目前分级医疗制度正在大力推广,三级医院已经放慢了脚步,未来的增量市场将在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以及还有乡镇级卫生所。这些级别较低的医疗机构数量更多,范围更广(2017年三级医院2340个,二级医院8422个,一级医院10050个,未定级医院10244个),更适用政府集中采购。

而目前政府集中采购在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有少量的规模,不过对价格方面还没很大的限制。2017年,部分省份(湖南、贵州、宁夏、广西、辽宁等)发布政府采购大单,主要用于配备乡镇卫生院。

数据来源:政府采购网

各地招标采购过程中,对国产医疗器械都有着明显的倾斜。为什么呢?因为进口医疗器械太强大,而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相对比较弱小,需要扶持。目前国外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的状态,产品偏中高端,价格偏高。如果采用带量采购,就能直接将进口医疗器械排除在外,除非他们愿意自降身价。

若实行影响几何?

如果采用带量采购,对于迈瑞这种级别的企业以及细分产品龙头企业是好事,而对于小规模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企业可能意味着退出。

因为医疗器械行业每个产品线差异性较大,企业一般专攻一两项,布局较为全面的企业只有迈瑞一家,其它像乐普医疗主要生产心脏支架,起搏器等医疗器械;大博医疗主要生产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脊柱类植入耗材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香港上市的威高股份主要生产骨科、介入、通用医疗器械。

除了产品差异性,还有一定的牌照壁垒,不是你想生产就能生产的,还要拿牌照才能生产。除此之外,还有技术壁垒,这些都偏向龙头企业。只有龙头企业的资质、产能、技术才能满足要求。那么市场份额会日趋集中,而像迈瑞这样的就可能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综合平台型企业。

利润上,一个医院最多也就几十台设备,即使放到一个省,医疗器械也不会出现像医药那样大规模的采购,既然采购数量没那么多,那就其实没有真正的带量采购,价格打三折到四折这种应该不会在医疗器械行业出现。

综上,实行带量采购有利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快速的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一个国内厂商更快实现进口替代的市场,一个利于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而且利润空间也不会受到太大挤压,也就是说,如果对医疗器械行业实行带量采购,龙头企业的价值将会越发的凸显,强者恒强的局面利于整个行业的崛起。

(来源:财经大事鉴的财富号 2018-12-06 18:1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