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周期与中国经济的出路——对话王永钦教授

作者:虎口的玫瑰

12月5日晚,我有幸参与了复旦王永钦教授的讲座《杠杆周期如何影响金融和实体经济:兼论中国经济困局和出路》。

王永钦教授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对经济周期和杠杆问题有着深入研究。

现场的听讲和会后交流给予我极大的启发,现于此分享一下讲座中论及当下市场较为关心的一些话题,以及会后交流的内容。

【杠杆周期与经济周期】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取决于具体的生产劳动行为。这一观点在出现金融行业和抵押品的借贷规则之后逐渐遭受质疑,杠杆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开始显现。

研究发现,具体的生产劳动行为周期无法完全解释经济周期。而真正决定资产价格周期的是杠杆率,而不是利率。杠杆率反映了当下对资产最悲观的价格预期。

由于当下世界经济体都具有庞大的杠杆规模,杠杆周期无法避免。杠杆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放大乐观者的购买力,推升资产价格。杠杆在下降过程中,会侵蚀乐观者的购买力,并促使出借人提高质押率,产生恶性循环。

当下银行资金无法流入实体,在于实体的抵押品在去杠杆中受损严重,从而借贷能力大幅下滑。所以,当务之急在于稳定资产价格。

目前金融体系之下,央行主要通过调控利率的方式调控经济周期,对杠杆率的关注度不够。

政府要维持经济平稳,首先需要维持杠杆周期平稳,不要自己刺破。

【居民杠杆之殇】

相关研究表明,居民负债越高的地方,一旦发生衰退,恢复的时间越长。换句话来说,居民端杠杆的崩溃是造成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而不是政府杠杆。主因来自于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修复能力比政府来的更差。

这个情况在没有完备的个人破产法的国家将会更为严重,例如中国。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对公司来说是有限责任,对政府来说可以辗转腾挪,而居民只能陷入个人无限连带责任。

这导致一旦出现风险,在没有个人破产法的国家,个人很难“东山再起”,消费能力将基本丧失,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需求。

居民杠杆过高进入房地产长期不是好事情。相关研究表明,居民负债流入房地产,将造成非贸易品价格上升,贸易品价格不变。简单的来说,就是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刺激,甚至出现挤压作用。

美国从09年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增长很慢,主因来自于奥巴马政府选择了救金融机构,而不是居民负债,这也是美国学术界的普遍共识。另一方面,也是川普上台的原因。

日本当年由于居民负债崩溃,造成了经济的长周期低迷。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我们的居民杠杆不能发展过快,也一定要防止居民杠杆的崩溃造成经济恶性循环。

中国在09年后,居民杠杆从几万亿的水平攀升到目前50万亿左右,中国主要的资产土地是公有制,社会保障制度较弱,居民加杠杆能力也较弱,这已经是相当恐怖的数字。

【商业制度和法律制度缺陷】

每次系统性风险出现,就有大量的机构和个人陷入危机。而政府是否出手挽救,救谁,以及是否会引发道德风险成了必须讨论的问题。

在现代商业规则下,债务合同有着天然缺陷。合同参与方往往信息缺失,只是参与了已知信息下的理性行为。合同设计方掌握大量信息,并引导市场走向非理性。最终参与者受损,而设计者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从法律的角度,对参与者的保护并不完善。

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在法律不完善,缺乏对各方完善的保险体制的情况下,法律应该宽松一些,起到类似对受害者保险的作用。

在当前商业和法律制度都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在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实施债务减免,可以使所有人的情况都变得更好,很好的遏制住杠杆周期带来的恶性循环,从而促使经济更快的复苏。

【中国的地方债】

中国目前地方债发展并不健全,地方大多需要偷偷摸摸的发行债券。

中国的地方政府具备很好的土地抵押品和各种资源,应该公开而大量的发行地方债。目前中国国债和地方债券的规模依然太小,公开合理地发行地方债,反而有助于整体融资成本的下降。

在次贷危机之前,中国外汇储备的一半购买了美国金融市场的MBO中最高信用等级的债券。

创造一种“安全资产”,是吸引外部资金流入的关键。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具备吸引力的“安全资产”作为底层资产。

【创造货币和信用的空间】

目前中国大量的农村土地资源被浪费。土地资源作为抵押品创造信用和货币的空间,在中国依然较大。

将农村土地作为抵押品进入商业市场,可以做大社会的资产端,从而缓解整体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同时减小城乡间收入差距。

【会后交流】

我:王教授您好,您提到地方债发行还有比较大的空间,目前市场普遍担心政府债收益率无法覆盖政府债的融资成本,长期看是一种透支行为,这方面您怎么看?

王教授:美国是私有制,政府没有足够的抵押品。中国的体制下,政府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资源,目前欠的钱不算多,地方政府债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由于在中国土地公有制,政府具备更大的举债能力,政府应该负起举债的义务。而且目前地方债都有土地抵押,还没有信用借款。大家对地方债务的总量过于担忧了,忽略了中国政府的庞大资产和国际信誉。

我:您在一篇文章《地方政府债不会导致危机,家庭债和企业债危害更严重》中提到,政府要更多的举债,同时也提到政府本身效率是低下的,是否意味着未来的中国效率要让位于公平和稳定?

王教授:是的,这是目前必须要做的。

我:那您认为地方举债之后,杠杆应该加在哪呢?中美近十年举债模式不同,中国主要用于政府直接扩大需求,美国是推升高流动性资产反馈金融市场和消费市场,您认为哪种模式更好?

王教授:应该主要用于减税,给居民和企业减小负担,稳住资产价格,恢复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投机以及融资能力。更偏向美国模式吧。同时也需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比如金融改革和国企民营化等等。国企效率还是太低了。

我:如果减税的话,获益的主要是当前处于盈利状态的企业和个人,不盈利甚至亏损的企业可能获益比较少。

同行交流者:目前企业负担主要是社保这块比较大。

我:如果政府能大幅减轻企业的社保压力,确实帮助很大。那么王教授如何看待国企民营化的问题,这应该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不然依然会造成低效和国有资产流失。

王教授:这方面确实是。

我:演讲中提到了土地创造信用的问题,那我们是否要给先给土地赋予价值,比如加强城乡建设?

王教授:我认为目前城镇化比较充分。

【个人观点及总结】

由于交流时间有限,很多问题无法进一步探讨。

王教授对地方债的看法很认同,在一些视角上给予了更多的启发。王教授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大方向上我也比较认同,通过政府举债的方式,藏富于民,恢复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能力。

政府举债给民间用,提升效率和收益率,从而满足政府融资的成本,也解决了公私经济上借贷能力差距引发的不公平。这是一种长效政策,也是一种比较理想而完美的方式。

我认为,这种方式同时也需要很好的法治体制环境,以及中央政府下决心放权,目前仍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任何迹象。

能预见的未来,我认为政府加杠杆直接扩大需求稳增长仍是主要方式。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未来的宏观走向和政府行为,我想是很有意义的。

(来源:摩尔金融精选的财富号 2018-12-07 14:1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