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不存在的






最近院线上映了一部非常出色的国产电影《无名之辈》。它以荒诞幽默的笔触描写了一群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窘迫与挣扎,喜剧效果拔群,情节张力满满,巧妙的多重叙事带来了极强的观影快感。


如果你看完电影之后闲着没事刷影评,会发现许多观众都被同样一段剧情震撼和感动着。






马嘉旗(任素汐饰)以前是一位青春靓丽的女孩,热爱摄影。一次意外车祸让她从脖子往下全部失去了知觉和掌控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靠着保姆照顾来生活。


某一天,两个抢劫犯路过她家时,翻窗进去想暂避一下追捕,由此三人展开了一段令全场观众捧腹的表演。


马嘉旗(任素汐饰)以前是一位青春靓丽的女孩,热爱摄影。一次意外车祸让她从脖子往下全部失去了知觉和掌控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靠着保姆照顾来生活。某一天,两个抢劫犯路过她家时,翻窗进去想暂避一下追捕,由此三人展开了一段令全场观众捧腹的表演。






在这段剧情中,马嘉旗表现的非常平和、冷静、机智和无畏,她充分地掌握了两个劫匪的心理弱点,把他们耍得团团转。观众就在充满密集的笑点中度过了半个多小时。









很快,第一个严肃的议题被抛了出来,观众笑不出来了。马嘉旗因为瘫痪,小便失禁。


当一个劫匪打算帮马嘉旗清理身体的时候,马嘉旗却失去了先前的冷静与风度,不停地怒吼着让劫匪滚开不要管她。







任素汐的神级演技令一段表演充满了情感张力,马嘉旗的绝望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个不怕死、甚至一心求死的姑娘,在小便失禁面前,尊严瞬间荡然无存,心理防线一溃千里。





任素汐饰演的不是失能失智的老人,但是她却把失能失智的窘迫与毫无尊严表演得淋漓尽致。马嘉旗是一个年轻人,遭逢不幸瘫痪在床,视尊严重于生命。


然而,在现实中,对于许多失能失智的老人来说,尊严已经可有可无,他们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失能失智老人的日常









对于普通家庭,一人失能失智,整个家庭都可能陷入焦虑、痛苦和贫困。



新华网》在一篇文章中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






80岁的吴奶奶7年前手术失败,至今一直瘫痪在床。因为长年卧床不能动,她的身上生了许多褥疮,每天都需要用进口药膏进行擦拭,防止伤口感染。吴奶奶说:“大热天,我身上皮肤溃烂,总有气味,我担心别人嫌弃我,又怕给子女添麻烦,还心疼钱!” 


吴奶奶儿媳妇也很无奈:“我们每周都会回家看望婆婆,给她买药和生活用品,每个月要支付保姆、药品的费用,加上每年在医院的医疗费,一年差不多10万元。”






吴奶奶身体瘫痪卧倒在床,家庭成员疲于应对。


但也有一些老人普通家庭和养老院无力照顾。这篇文章中还列举了另一个案例。







一位84岁的老人在湘潭某医院医养中心已经住了1年零9个月。所谓医养中心,就是为全失能且罹患重病和临终关怀类老人提供持续医疗养护服务的场所。


这被老人当时因为脑出血引发了四肢活动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血管性痴呆等,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医养中心的主任说:“患者插了胃管,住院后又多次出现脑出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像这样的老人,家庭以及一般养老院是无法护理的。”





失能失智老人和他们的家庭面临的困境,是整个社会的难题。














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困境








我国有多少失能失智老人?


这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权威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一般认为大约有4500万失能失智老人。


如果这个数字靠谱,那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将非常严峻。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底,我国有养老床位744.8万张。即便这些养老床位全部用于服务失能失智老人,那么每6个老人才能分到一张床位。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滞后程度,在面对失能失智老人面前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失能失智老人复原的可能性渺茫,一旦入驻养老机构,可能会长期占用养老机构的资源,因此导致一部分养老机构不愿意接受失能失智老人,或者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费用极高。


单单这个因素就断绝了许多家庭将老人送入养老机构的打算。









其次,对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的专业性要求极高,需要养老机构和服务人员具备一定的医疗资源和专业素养,这又排除掉了一些机构。









最后,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缺失。在我国,养老护理标准和护理流程参差不一,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不高,社会认同度不高,工作强度较大,还经常需要面对家属和病人的各种情绪问题,精神压力较大,“留不住人”成为了养老机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最后,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任务还是落在了家庭的头上。













路在何方?





居家养老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职责基本落在了子女的身上。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统计调查,在近2000个调查样本中,81.6%的失能失智老人由子女照护。


但是家庭照护也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的家庭逐渐体现出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的趋势,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能力逐渐减弱。


具体来说就是,子女多与老人分居,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如果承担对老人照护,将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危机。






政府自然也知道家庭在照护失能失智老人时遇到的困难,所以一直有一些政策出台。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提到过,2018年11月22日,北京民政局正式发布《北京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管理办法》,提高对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每个床位每月最高能贴1050元。


仅仅几天之后,北京又有了新动作。







按照11月27日《北京晨报》的报道,丰台区老龄办贴出公告,在试点期间,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每月放4天假,也就是所谓的“喘息服务”,有需要服务的家庭即日起可到居委会提出申请。


按照《北京晨报》的报道,这种“喘息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养老机构短期托养照护,一种是居家上门照料,无论哪一种都是政府买单。





毫无疑问,由政府买单的“喘息服务”能够让子女休上几天假,稍微喘口气,这是民生社保和社会养老的巨大进步。



我们相信,当养老产业形成规模化经济之后,让机构是照护失能失智老人可能是一种最优选择,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也在尝试各种新政策和商业模式。


最近北京的几条政策就很有点风向标的意思,表明了政府的态度。






当然,即便我们对于养老服务业怀有预期,也不能就此高枕无忧。我们不是北欧高税收高福利国家,即便有了完善的失能失智养老照护体系,照护费用可能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需要我们提前进行经济上的准备。






有研究表明,学历越高,越不容易失智;越经常进行思维活动和信息摄取,越不容易失智。


所以说,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失能失智的研究报道有很多,我们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早预防,降低自己成为失能失智老人的几率。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互动









上期精彩内容回顾












【话养老】想进养老院,你需要提前几年排队?







 助力养老,戳“阅读原文”了解天弘安康颐养~

(来源:天弘基金的财富号 2018-12-07 17:46)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