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刊财经 李健

当前股价可能并不存在低估的现象,外资机构尤其是一些国际游资作为“聪明钱”很显然也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短期外资持续大规模“抄底”A股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国内经济于L形底部徘徊2年后,明年能否迎来“一横向上”的拐点?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本周做客《红周刊》时表示,我国2019年GDP增速微降,在6.3%-6.5%之间。

  

他还对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关键影响因素做出判断,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很大程度上消抵了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而美国经济的负面因素显性化也将影响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的演绎。对于近期所谓的外资大规模“抄底”A股,他认为“抄底”可能性不大。

GDP增速预计微降 货币政策中偏松

  

《红周刊》:对于2019年GDP增速,您预计的大概范围是怎样的?

  

连平:总体上讲,预计2019年经济运行缓中平稳,谈不上悲观或者乐观,实际GDP增速在6.3%-6.5%。今年出口增长较快,存在严重的应激式赶出口现象,美国市场需求被部分地提前释放,明年出口增长势头可能减弱,出口增速将明显放缓。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将影响我国出口。今年三季度之后出口订单指数明显下降,预示明年出口压力加大。G20期间达成框架协议,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有所缓和,对明年出口形成利好。

出口放缓将影响制造业生产,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放缓。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全面放松,房企资金来源压力仍然存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明显回落。稳定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基建,宏观政策趋向积极,着力点就在于促进基建投资。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明年将有明显回升。但基建投资基数已经很高,并且受制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回升幅度有限。

消费增长稳中略缓,近两年房地产政策收紧影响2019年住房相关的消费增长。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以及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减弱,汽车类消费增长仍将较慢。推进服务业开放、增加消费品进口、降低进口关税、提高消费者福利,稳步推进个税改革降低个人税收负担,将对消费起到积极的作用。

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红周刊》:那么能否预期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变得宽松?

  

连平: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在保护主义抬头、美联储继续加息和部分发达经济体政策不确定环境下,全球经济复苏减弱,外需不确定性增大,外部负面性陡然上升。内需走弱压力也有加大,房地产投资下降和消费趋弱可能影响明年经济增长。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

  

为了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明年将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赤字率可能提高到3%以上,重点在支持基建和补短板薄弱领域,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也将有所扩大。货币政策预计保持稳健基调,执行中偏松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维稳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引导和优化资金流向结构。“定向放松”可能是明年央行政策执行中坚持的主题,具体实现方式可能会根据市场资金需求压力状况、期限结构情况而定。

  

《红周刊》:从11月以来,债券利率出现全面下行,例如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48%下行12.48bps至3.35%。您怎么看明年的债市走向?

  

连平:11月以来的利率债到期收益率下行主要受短期市场预期影响较大,并未对债市形成趋势性的影响。这样的市场预期一方面来自于10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对于央行进一步放宽流动性产生了大量的猜测和遐想。加之11月国内股市仍表现得反弹无力,避险情绪资金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债市的短期行情。然而,短期因素带来的阶段性行情,迟早为市场所消化,最终决定债市利率走向的仍取决于货币政策取向以及国内经济运行状况。

  

未来债市短端利率主要由央行调控目标所决定。按照当前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导向,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尤其是短端)持续下行的空间已不大。而长端利率则取决于我国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当然短期市场行为也会导致利率债长端利率随着短端利率的上下波动而大概率出现同方向的调整。

  

进而,从目前央行的调控节奏推测,利率债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是未来债市的主要格局,2019年国债利率大幅下行的可能性较小,预计10年期国债仍会在3.3-3.5%区间上下波动。而贷款利率在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受到债市利率联动影响的程度较小。

  

在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债市利率相对稳定的背景下,未来贷款利率的变化可能主要取决于信贷投向结构的变化。当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源向中小、民营企业倾斜,随着信贷投向结构的变化,人民币贷款加权利率短期可能出现小幅上行。考虑到2019年信贷增长有所加快以及监管要求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利率,2019年信贷利率会小幅下降。

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在向积极方向转换

  

《红周刊》:您对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变化有怎样的判断?该事件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连平:今年四月以来,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已经演绎了大半年。但目前我国出口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1-10月出口增长了12.6%,其中10月份增长15.6%。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可能在2019年年初之后表现出来,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贸易顺差也会收窄。

  

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是出口相关领域,部分对美国市场依赖较重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会比较明显。但毕竟加征关税的幅度有限,第二轮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10%,而人民币汇率自4月以来持续快速贬值,最高时贬值幅度达11%,基本上抵消了关税上涨成本。

  

刚结束的G20峰会上,中国与美国如期达成了中止贸易摩擦、开始新一轮谈判的共识,也确认了2019年年初暂时不提高关税税率。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宏观面的影响有限,目前加征关税的幅度不会对我国经济带来显著冲击。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不但影响我国出口,也对美国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因为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已经导致美国市场上中国生产的消费品甚至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出现了涨价。在经济增长状态较好,就业比较充分、长期推行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条件下,加征关税带来的局部涨价是否会成为通胀卷土重来的导火索,这是美国不得不考虑的隐性风险。因此,不但有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也将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

  

《红周刊》:一些国外知名机构认为,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危机是:美国经济增长见顶。您的观点是怎样的,这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连平: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经济促进计划包括减税和基建逐渐见效,经济增长较好。未来一年的美国经济可能不如今年,原因在于特朗普执政后的政策措施效应已经释放,有的则难以持续见效。今年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系列不利表现。财政赤字持续创出新高,10月财政赤字突破10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30亿美元大幅增长;贸易摩擦以来,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持续扩大,10月份的商品贸易逆差高达772亿美元,也创出历史新高;减税后,直接投资不仅没有改善反而陡然大幅减少,2018年二季度美国外来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匪夷所思地负增长100%以上;股市短期内持续多次暴跌,道琼斯指数从9月底的26900点最低下跌到24100点左右。

  

尤其是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开始释放不乐观的信号,11月24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23.4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22万人,这一数据不仅是连续第三周上行,也创下了六个月以来的新高。这一系列数据说明,美国经济明年放缓的可能性较大。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不利于我国出口。美国经济放缓将减少进口需求,导致外需减弱,影响我国出口增长。二是有助于贸易摩擦缓和。美国经济放缓将削弱其强硬的对外措施,如果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加重将使得美国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

外资“抄底”A股是错觉

  

《红周刊》:A股入“MSCI”和入“富时指数”后,外资就被寄予厚望,最近外资涌入较多,这是否说明外资在抄底A股?

  

连平:A股入选MSCI和富时指数的主要意义在于国际机构对于这些国内A股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认可。然而国际资本的流动大多以逐利为目的,真正能吸引外资大量参与A股市场,短期可能是A股的反弹空间,长期则是A股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此前由于A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也曾导致A股加入MSCI受挫,即使现在MSCI接纳了A股,但国内A股市场仍有较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和提升空间,以增强自身对外资的吸引力。否则,外资始终对于国内A股投资会心存谨慎,大规模参与并长期持股的意愿会受到影响。

A股蓝筹和创业板公司的估值仅仅是一个方面,并不能单从这一因素来判断A股市场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事实上,一段时期以来国内A股指数整体回落并维持在当前的较低位水平震荡,是前一轮股市暴涨以后的价值回归。从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股权质押后的杠杆水平来估测,其当前股价可能也并不存在低估的现象,外资机构尤其是一些国际游资作为“聪明钱”很显然也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短期外资持续大规模“抄底”A股的可能性并不大。

然而,也应该关注到国内的经济基础依然稳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为国内经济增长逐渐注入新动能。国内经济增长的相对平稳,结构调整后的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等等因素,都可能预示着国内股市存在长期的上涨空间,这也将会是外资长期性流入的根本基础。

  

《红周刊》:美国这一轮牛市是科技龙头的牛市,而中国在5G方面是有领先性的,我们能否预期A股未来也走出“科技牛”呢?

  

连平: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的量化宽松使得美国经济复苏明显领先于其他受危机冲击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而后,川普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强刺激无疑给美国正在复苏的经济再添"催化剂"。而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在市场普遍看好美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增长的背景下,美股走出一波“长牛”也就没什么意外了。当然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估值提高,为美股上行做出巨大贡献。

从行业市值来看,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90941.28亿美元,占美股总市值的22.39%。而我国目前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按证监会分类标准)263家,总市场2.37万亿人民币,仅占52.23万亿人民币股市市值的4.53%。A股总市值的主要权重仍集中在制造业和金融业。从这个角度来看,短期寄希望于科技上市公司带动中国股市出现历史性机会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这种机会正在酝酿之中,近年来,中国科研队伍和科研投入持续壮大,科技创新迅猛发展可以预期。科创板的设立,将有助于为更多的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提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本文已刊发于2018年12月8日出版的《红周刊》)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