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大家好!一转眼,今天已经是知了研究院推出财报课堂第19期,相信大家每期跟踪定有收获,不见不散!!

上节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坏账准备的一些小知识,包括会计准则要求如何处理、上市公司通常如何计提等。

错过了上期的小伙伴,记得回头看一下,今天我们要继续深入一步,通过案例看看坏账准备里有何玄机。上市公司又是如何利用它进行一些“套路操作”?

宁波东力:收购子公司被坑,资产巨额减值

公司2017年收购年富供应链,实现主业转型。从营收数据来看,2017年公司充分受益于年富供应链的并表,业绩表现一下子就好看了。归母净利润也从原来的1000万量级跳到了1.6亿量级,美滋滋。

不过好景不长,年富供应链带来的惊喜远不及惊吓。

今年8月底,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年富供应链历年经营亏损,财务造假,巨额关联交易,虚增利润,虚增资产。总之一句话,被坑了。

公司对2018年6月30日的各类资产进行清查,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商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相应减值准备。金额如下:

年富供应链历年财务造假,首当其冲的是商誉(商誉部分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感兴趣可以回顾一下),然后就是应收款项了。

应收账款账面42亿,好在供应链公司客户与供应商高度重合,应收应付抵消后净额不到9亿,公司分析后只计提了2000万坏账。其他应收款更惨一些,总额32亿,公司计提了约14亿坏账准备。

加上近乎全额计提损失的商誉,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共计31亿。

收购后商誉减值不算少见,连收购的子公司都是坑的情况却不常见,公司收购前的尽调有没有好好做,让人怀疑。

从我们财务的角度看,后续账款能否收回,是否还会有更大的坏账损失,值得关注。

二三四五互联网金融业务产生大量坏账

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导航入口平台,用户规模国内前三,最初公司的主业集中在网站推广、软件销售、搜索引擎分流等。

由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战略,公司2016年开始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2017年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增长,从2016年12%的营收占比增长到2017年65%的营收占比。

可能正是发展过快的原因,公司的坏账损失也发生了飞速增加。

这里的坏账比较特殊,它不是应收款项计提的,而是从其他流动资产计提的。根据公司公告的信息,公司旗下“2345贷款王”平台需要对逾期贷款负责,因此有了“贷款王业务垫款”这一项目。

12亿的坏账,可见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不可控性。由于坏账的存在,公司84%的营收增速只对应40%的营业利润增速。

你以为这是全部?公司的操作可谓非常秀了:

2017年11月27日,2345贷款王就把2.69亿的应收款,以二折的折扣,卖给了第三方公司。在2017年12月底现金贷监管到来的时候,2345贷款王已经一身轻松。

不过,坏账该提的都提了,对财报的影响也都发生了。对于投资者而言,互联网金融企业,尤其是个人/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潜在的风险性不可小觑。

总结

坏账准备,它是由应收款项等计提的,坏账造成的损失在当期会直接影响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公司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资产的减值测试,对于坏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计提的方法,最常见的是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计量法结合。

在公司分析中,对于应收款项多的公司可以关注其坏账计提问题,如对同行业内相似公司的坏账计提标准进行横向对比。

具有高风险的金融业务、涉及财务造假的公司等,都是坏账暴雷的高发地带。

(来源:智能选股王的财富号 2018-12-11 13:4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