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认识了6年的朋友从北京来到南京找我叙旧,他上周刚刚从圈内一家很有名的公司离职,在这家公司工作了8年多,从基层一路做到高层管理。

他说公司今年的人员砍掉了将近三分之二,连高层管理团队也劝走了一半多。他自己倒不是被劝走的,但实在看不到公司还有任何可以成撑下去的理由,所以与其等死还不如自己尽早了结。

由于他所在的公司在行业里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聊了很多。

关于2018环保行业艰难,很多人会从外部因素来归因,PPP和去杠杆可能是最大背锅侠。

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即便找到了所有的外因,这都只是停留在对事物认知的层面,而我们实际要做的是反思,而非仅仅找到理由。

人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努力等,但对失败等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但观察者却往往从行为者自身去寻找行为的原因,进行内归因。

在一个市场化程度很低的行业里,会导致从业者长期侵泡在一个不符合逻辑的环境里,这最终造成的是从业者心态和认知会长期处于失调的状态。

通俗来讲,就是从业者丧失了理智,变成了感情用事的投机分子。

致上谈兵是致金研究院运营的实务研究型自媒体平台,研究方向主攻不动产、PPP、军民融合、文旅医养及资本市场的PE/VC、IPO、新三板、并购重组、银行、证券、信托、债市、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劵化、基金等业务方向的政策分析、产业研究,目前已在业内已广为传播,

对政策的意淫

1. 对于政策的理解过于暧昧

环保行业的发展在国内经历了三大阶段,从无到有再到优,每一次升级的背后都是政策的强力推动。

这种典型的政策驱动型的行业都会有一个通病:

容易让从业者产生一种被喂养的感觉。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每一次所谓的政策利好,都会让从业者认为是一种安全的给养。

所以,在这种情境下,从业者对政策的理解是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就好比如果你长期对一个女生有好感,那当这个女生说话时,你就会用一种非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这种理解是带有强烈的暧昧性质。

其实呢,对方只是正常的说了一句话或要达到一种目的而已,并没有在向你传到一种带有感情的信息。

对政策理解的过于暧昧,这直接导致了从业者在接受信息时难以客观的去解读和判断。这本质上是在过度关注利好,忽视风险。

2. 对地方政府的错误预期

爱TA你就会对TA有预期,而这个预期纯粹是单方面的,你预期你们在一起可以很开心。

遗憾的是,这只是你自己的想象。

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在企业发展中多少都会施加一些影响,这就是经济学上说的那只无形的手。中国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力量算是比较有分量的,而且市场也经常会感觉到这只手的存在。

特别是一些靠政策靠补贴的行业,感受到的「关怀」会更多些。

长此以往,导致这类从业者把政府当成了神一般的角色,有点像对待财神一样,政府被从业者神话。这背后的逻辑是:

与神同行,安全!神不会犯错,神会兜底,神马都不用怕。

我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在谈及自己老东家的时候,就特别提到了这点。当时在他们公司里,对待这个问题,管理层是有分歧,我把他们称为右派和左派:

公司里的右派认为,因为回归项目的本质,项目质量才是根本,没有质量就意味着风险的不可控。

公司里的左派认为,如果是和政府做生意,其他所谓的风险,都不值得考虑,政府能搞定一切。

最后左派的声音压过了右派,公司随后展开了最为激进的策略。

3. 乙方心态的灭顶之灾

2018年出问题的环保公司几乎全是重度依赖toG(G:政府)业务的,但环保toG业务有个天生的缺陷:

企业面对的不是最终的用户,而是政府,政府掏腰包,所以这生意最后就成了不用管用户,只需要搞定政府就行的生意。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乙方心态,谁付钱听谁的!所以,心思大多花在取悦地方政府身上,而非产品和技术本身对于最终用户的价值。

任何远离用户的商业模式都是极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今年光伏行业的一夜入冬事件就是一个典型。2018年6月1日,国家发布了有关光伏发电的新政策,要降低对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这引起了整个光伏行业的剧烈振动。A股光伏版块在一天之内市值蒸发了147亿。

不仅光伏项目一夜入冬,今年以来,还有许多其他项目,比如新能源、机场、棚户区改造房等等,都被国家陆续取消了的补贴政策。

与这些靠补贴活着行业相比,环保行业的情况更加严重。那些靠补贴活着的行业,没了补贴只是相当于砍掉一块肉,但toG的环保业务是直接政府全部付费,这个一旦出了问题不是砍掉一块肉的事儿,那是要出大事的。

以上三点是从政策、政府以及toG业务三个角度挖掘了从业者在认知层面的问题。

总结来说,过往长期的在一个不公开不透明的行业浸泡,导致环保行业的从业者从接收信息到价值判断再到最终决策,三个环节都存在极大程度的扭曲。

对资本的误解

和资本打交道,环保行业的公司大多是缺少经验的,这种缺少不是打交道次数上的欠缺,而是对资本的理解是存在很大偏差的:

1. 资本不是雪中送炭

2018其实很特殊,环保行业的公司其实没那么激进,和房地产行业相比,环保行业的公司在使用资本杠杆上要保守的很多,甚至又有一种厌恶高杠杆的心理,包括一些规模很大的上市环保公司也是如此。

所以大家是能不借钱就不借钱,更不会去使用一些更加高级的金融工具。

结果造成一种什么情况?

只有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找资本,而这个时候,恰恰是最为艰难的,资本天生就是趋利避害的。它们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2. 银行从不雨中送伞

很多公司喜欢向外届宣传自己和银行签约授信的新闻,这一行为主要就是为了告诉外界公司有靠山、很安全。

然而事实是什么?

银行给签的那一纸战略合作和授信额度,存粹是浮云,能不能拿到钱,最终银行还是要看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银行有自己的一套极为严格的审核流程。

所以,所谓的战略签约,实际上就是双方屏幕上秀恩爱,逢场作戏而已。

如果你还认为,和银行的领导吃个饭、签个约就能真正解决钱的问题,那说明你在创业这条路上真的还需要在历练历练。

这和认为地方领导来自己企业视察一番、夸奖一番就会带来订单一样,心态不够成熟。

大家都是社会人,为人处事都很社会的。别把场面上的话都当成真实的评价,自己什么情况心里不清楚吗?解决自己的关键问题才是根本。

致上谈兵是致金研究院运营的实务研究型自媒体平台,研究方向主攻不动产、PPP、军民融合、文旅医养及资本市场的PE/VC、IPO、新三板、并购重组、银行、证券、信托、债市、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劵化、基金等业务方向的政策分析、产业研究,目前已在业内已广为传播,

对自己的高估

在2017迈向2018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处在一个对自己严重高估的状态,这是导致决策时出现离谱行为的根本因素,而这种结果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对自己的高估:

1. 高估了自己对新商业模式本质的理解

具体来讲,就是高估了自己对PPP的认知。PPP的本质是投资行为。当我们进入到PPP时,我闷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 实业切换到投资,需要很严谨的思考、节奏、步伐、心胸和团队。

面对PPP,很多公司内部甚至没有对KPI做调整,仍然采取简单的合同额来考核团队,而作为投资性质的业务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收益率。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业务逻辑。

2. 对团队能力的高估

对团队能力的高估,或者说对团队能力的错误预判,是企在急速扩张时最容易产生的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爆发,不仅公司的高层会在战略决策上失去理智,就连高层对下属的能力判断也会失去理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绝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笑话,这种错误每个人都会犯。

我们会看到很多公司扩张的成功案例,但我们很难看到那些公司在台下的功夫,别人是如何做人才储备和培养的,我们毫不知情,我们仅仅知道机会来了就要冲上去,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两把刷子,甚至不考虑自己的小身板能不能撑住。

对于企业来讲,在高速发展期,和招到人才相比,拥有一个能够产生人才的机制要重要百倍,没有产生人才的土壤,一切高速的增长值都是过眼浮云。

3. 对战略执行力的高估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我们总是特别高估自己一年的所能完成的任务,低估十年所能完成的任务。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方面每年都会斗志昂扬的做年度计划,然后每年年末又会发现自己的计划完成度很低。而另一方面,我们有几乎不会考虑自己十年的计划,我们会严重低估十年可以达到的目标。

我们更热衷于当下的冒进,而难以承受延迟的满足。可惜的是创业不是速战速决,而是持久战。我们今天挖下的所有坑,最后都得亲手填上。

启示录

我们极为容易犯一个自己不知道的错误:

我们认为自己在做决策的时候,大脑是理智的,当我们的成功积累的越多越大的时候,我们就会越加相信自己是理智的。

而事实是,我们大脑里并不是「理智」一人的董事会,还有另外两个懂事,它们分别是「欲望」和「恐惧」。

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来自于大脑里这三位懂事的不动占比。

当理智充满大脑时,欲望和恐惧就会消减。当恐惧充满大脑时,理智和欲望的话语权就变得极低。

当欲望充满了大脑时,恐惧和理智的话语权就会随之丧失。

现在很少有公司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因为很多人永远只相信赌博和all in。(来源:

瑞洁特研究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