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无形,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一个人的贫穷很大程度上是“穷人思维”导致的,分清什么是“穷人思维”至关重要。如果你想做个富人,那一定要按“富人思维”去想问题,办事情,这样你离富人的距离就不远了。

那么什么才是穷人思维呢?

“穷人思维”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

比如有人进电影院看电影,当觉得不好看的时候,多数人不会走,坚持把电影看完,据统计,再烂的片子,中途退场的人也不会超过20%,就是说,在80%的人看来,90分钟的时间价值不会超过30元的票价。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愿意用时间换钱,这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当你的口袋已走出穷困,却仍然把自己的时间、别人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的话,说明你的脑袋依然停留在“穷人思维”中。

“穷人思维”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什么叫“沉没成本”,是指由已经发生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就是你花了30块钱看电影,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度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沉没成本”是经济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

一、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维持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没成本”而不敢投入。

根据经济学逻辑的法则,“沉没成本”与制定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在投资活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决策时顾及“沉没成本”的非理性现象: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损失和收益,对人造成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损失是完胜的。和收益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刺激还要多一倍。在现实生活也是一样的,你眼睁睁看着钱财离你而去时,感受到的痛苦是你得到同等价值的东西时感受到的快乐的两倍。

有一个有趣的“买鞋定理”。假设你在商场买了双鞋,大小没问题,但真正穿时却发现夹脚,退又退不掉,于是,你会经历下面的心理挣扎:

“不甘心定理”:这双鞋对你而言越贵(换句话说,你越穷),你尝试穿一下的次数也就越多(受的罪越多);

“侥幸定理”:你确定穿不了了,那么这双鞋越贵,你放在家里占地方的时间越长;

“绝望定理”:无论你放多长时间,总有一天,你都会把它扔了,有多远扔多远。

世界清静了。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富人思维”的则完全相反: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费精力。

“穷人思维”过于关注于拥有的资源本身,忽略了你的目标

几年前,我想要买一套学区房。

我把家里的钱一算,怎么连首付都不够。我想等钱再攒多点吧。

后来,看着不断上涨的房价心里着急,错过了大好的买房时机.穷人买房大多有这样的感受,而“富人思维”就不会这么想了,只要确定了买房的合理目标后,就会执行,哪怕钱不够也会想办法去达成目标。

“穷人思维”——不去思考学区房是不是一个必须而且合理的目标,而是首先考虑自己的钱够不够。

“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富人思维”特点是目标导向。

"穷人思维"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月收入多少还贷?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富人思维'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这就是有钱人告诉我们的,至关重要的一条做事原则

“穷人思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省”

十年不喝星巴克,就能买一栋房子?

“在我眼里金钱像粪便一样,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要是把它藏起来,就会变得臭不可闻。”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写到。

洛克菲勒几乎是“富人”的代名词,但他却不会告诉你省钱能致富。

有钱人喜欢的不是“有钱”,只是无法忍受贫穷;富脑袋的“脱贫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不想忍受低水平的生活。

知名的“拿铁理论”说的是: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拿铁,几十年后,省下来的钱足以买一栋房子。

就算你根本不喝星巴克,你有因此买得起房子吗?

如果这是真的,穷忙族早该绝迹了。

那些大老板的桌上每天都摆一杯星巴克,他们照样坐拥豪宅,甚至是好几栋;你只能望着老板桌上的星巴克,喝着即溶咖啡、咬牙切齿的默念“我要省钱”。

“穷人思维”热爱储蓄

你能忍耐庞大的工作量和高涨的物价,但薪水却不会因此追上通膨的速度。

如果你仍想靠着储蓄脱贫,十年后你还会在原地踏步;如果你认为勒紧裤袋就能抵抗通膨,四十年后你将追悔莫及。

犹太人的致富典籍《塔木德(Talmud)》中有段名言:“上帝把钱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目的是让我们购买这世间的欢乐,而不是让我们攒起来还给祂。”

我们一直被教导节约理财,却经常忽略一个事实钱本来就是拿来用的。

很多理财方式一味鼓吹存钱,却忽略懂得花钱才是健康的致富之道;这不是鼓励你效法美国人的“负债式享受”,有钱人自有一套“量力而为”的享受方式。

80%的人有储蓄的习惯,钱有八成是放进银行;富人们却几乎不会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是想方设法的“贷”钱去用。

想在理财上自我突破,先换颗富人的脑袋,别再想着“我只赚3%(根本无财可理”,这只会让你永远无法摆脱贫穷的命运。

富人思维让钱流动起来,喜欢投资理财

穷人之所以穷,不是因为没有投资的资金,而是没有让自己变有钱的脑袋。穷人的钱几乎拿来当作生活费用,用负债消费的方式过日子,无法转换为创造更多收入的资本;相反的,富人之所以愈来愈有钱,是因为他们的消费都是资产性的流动。

富人的手边不会留有太多现金,因为他知道钞票每分每秒都在变薄,他们在意的是资产净值,富人手上的钞票跟着他们的注意力流动,在分秒间不断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资产。

穷人的眼中只看得到工作收入,他们手上的钞票无法简化,财产只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归零,最后甚至会变成沉重的负债。

大多数人还在依循着上一代对金钱的态度,先找到一个稳定工作努力向前,再把薪水拿来储蓄买房子,这样看似务实的理财观念,会让你未来遭遇到非常大的风险。

有钱人的想法是让钱住在“高级旅馆”里,他会开始为手边的钱安排“最好的出路”,对于富人来说,金钱的存在价值不是把钱供起来,而是把钱花掉。

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会把钱放在不同地方。

事实证明,贫穷是一种习惯,不是你的口袋有多少钱。

很多人最不想要的就是债务,但是脑子里却没有任何风险概念,经常用“Show Hand(梭哈)模式”拿自己毕生的积蓄到市场上豪赌一把,这就是穷人不可逆的惯性。

富人的致富模式基本上都遵循同一个法则,他们聚焦在“如何运用自己的金钱”,而不是如何存钱,他们不断地把钱投资在可以创造更多现金、提供被动收入、对抗通货膨胀,以及不断增值的资产之上。

“穷人思维”它会消耗我们有限的自控力

过去有一种看法,穷人的意志力会更强,而事实完全相反。

行为经济学上有一个叫“决策疲劳”的概念,短时间内,你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你的决策越来越随意。

有经济学家发现“决策疲劳”对穷人的影响最大。美国的穷人更喜欢买垃圾食品,不仅仅是因为便宜,而且因为他们习惯每买一样东西,都要反复比价。一方面,这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那些频繁的、无意义的决策,使他们的大脑疲劳,无法抵御那些垃圾食品的诱惑。

想想自己减肥的经历吧,在大量运动消耗了你的意志力之后,你是不是更抵挡不了冰激淋的诱惑了?总是想找机会“慰劳”自己一下,导致前功尽弃?

影片里有一句台词:“我们把垃圾卖给垃圾人,因为钱在我们手里,总比在他们手里更能发挥价值。”这是天下骗子的心声啊。

把“垃圾”卖给想发财的穷人,这在中国也是最赚钱的生意。那些利率高得吓死人的垃圾P2P,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内部原始股”,还有无数次崩盘又卷士重来的“3M骗局”,都是抓住了“穷人思维”的致命弱点——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

那些富人是怎么投资的呢?在巴菲特的投资偏好中,既没有房地产,也没有互联网,前者因为不喜欢,后者因为看不懂。

这就是自制力,如猎豹一般,集中自己的有限精力,长时间地等待自己看得懂的机会,最后全力一击。

“穷人思维”不是穷人的专利。事实上,富人在重大的决策中,也常常会陷入“穷人思维”中。做穷人还是富人真的是思维决定的。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写着:“那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现在我们也面临了同样的时代:美好的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在全世界经济重新洗牌的时候,乘势而起一跃变成富人;糟糕的是,你抱着穷人的思维兜兜转转了大半辈子,最后还是过着原来的穷酸日子。

(来源:财经公民的财富号 2019-01-07 11:47)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