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改革力度超过所有前任的郭树清,在亿万股民中有着种种争议。不过只有读懂自“整体改革理论”以来的郭树清,才能读懂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真实的行进路线。

作者|欧文

从证监会离任整5年后,郭树清出任首届银保监会主席,成为中国金融业内少有的横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银保监,以及在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都有过任职经历的人物。

这位学者型、业务型金融高官,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在证监会任职期间,他以“7天一新政”的雷霆之势,回应期许已久的中国资本市场“发自灵魂深处的革命”的呼声。

不过,郭树清最终成为中国股市任期最短的证监会主席,仅仅18个月、506天,正如其“郭旋风”之名。而任职期间上证指数也并未因强势改革走强,2013年3月15日,郭树清离任当日收盘报2278.40点,较上任当日开盘2470.25点下跌191.85点,任期内涨跌幅为-7.88%。

“真正的改革者”

郭树清执掌证监会的一年多时间,改革是主旋律。他的同学华生曾说,“他是真正的改革者”,这一评价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针对股市顽疾,郭树清任内推出72项新政,位居历年之最,其改革力度也最大。2011年11月,郭树清入主证监会后仅10多天,证监会推出五路径探索发行体制改革,紧接着7天后,再度释放出涉及协调并推动债市统一监管、降低IPO市盈率、创业板施行退市改革、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债、严打内幕交易、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等六大监管措施。自此也拉开了“郭氏新政”的大幕。

“布置一个部门探讨某项改革,第二天他就把那个头叫过去问进展。第三天,第四天,一直问。第五天没问了,大家都松了口气,谁知道,第六天,他又派人来问了。”一位证监会官员曾说。

在改革面前,郭树清敢于触动利益,试图改变IPO利益链。在他抛给证监会发行部官员和发审委委员“IPO不审行不行?”的问题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起市场关注,一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认为这是在试探新股发行水深水浅。

现在看来,郭树清最受市场赞赏的正是提高了IPO审核透明度,将所有排队上市的企业和整个IPO审核流程向社会公示。同时,郭树清还掀起了IPO财务核查风暴,不仅疏导IPO排队企业的“堰塞湖”现象,更推进了IPO企业的诚信建设。

与此同时,郭树清着力规范借壳上市和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面对A股市场毒瘤之一的借壳上市,郭树清提出借壳上市审核标准与IPO趋同等一系列政策,重点关注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是否符合证监会有关治理与规范运作的相关规定。而对于“只进不出”的A股,郭树清上任后也对其进行了改革,沪深交易所相继推出了退市制度。

即使在离任消息传出前3天,“改革者”郭树清仍没有松懈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2013年3月14日、15日、16日三天内,证监会突击发布了9份与市场相关的文件,涵盖基金公司固有资金运用、QDII、基金风险准备金、证券公司资产托管、非银机构基金托管、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股权激励等领域。

这些也被称为郭树清的“告别礼”。2013年3月17日下午,中央决定,肖钢同志任中国证监会委书记、主席。

“郭树清做证监会主席的一年多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在任时间短,但影响深远。”知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如此评价。

教股民炒股的“老司机”

作为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开创了去证券营业部和中小股民直接对话的先河。

2012年,郭树清先后到浙江、广东、重庆、吉林、辽宁、江苏、上海,与中小股民面对面对话,在内部与几家私募基金会面。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郭树清还手把手教股民如何炒股。

郭树清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千万不能以买彩票的心态来买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想赚快钱、赚大钱、一夜暴富的,最终都会适得其反。

在他看来,最好的投资准则就是遵循常识:一是购买绩优大盘股;二是适当分散;三是买入价格不要过高。“即便是最好的公司,不管有什么样的题材,如果其股票价格已经过高,那也不值得购买。市盈率30倍,就是说30年的收益才能等于现在投入的资金。至于市盈率为40倍、50倍的股票,绝大多数会成为“有毒的金融资产”,除非能确定它就是苹果或微软式的公司。”

郭树清在2012年初表示,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罕见的投资价值”成为不少投资者调侃蓝筹股的口头禅。而在年底蓝筹股的大涨行情也成为此番言论的有力支持。

在教普通投资者如何炒股的同时,郭树清试图改变投资者结构。他告诫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主的人群不宜进入股市,宣称散户不适合中国股市。

不过,对于损害炒股人利益的行为,郭树清给予坚决打击,绝不手软,流传最为广泛的便是郭氏“白菜论”。

“小偷从菜市场偷一棵白菜,人们都会义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进成千上万股民的钱包,却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郭树清在谈及内幕交易时如是表示。

统计显示,2012年,证监会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条,新增案件调查316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3件,对195名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最令市场印象深刻的便是对新股发行中保荐人的惩罚,包括胜景山河和新大地等案件,证监会对保荐人和保荐机构给出严厉的处罚。

不得不提的还有,郭树清还上演了一出“挥泪斩马谡”。其老部下、曾任建银国际(中国)董事长的张传斌因涉嫌“老鼠仓”被公安部门带走,也成为国内银行系投行因为老鼠仓被调查的第一案。

对于股民,郭树清的“呵护”不止于此,他还要求上市公司不能无偿占用股民一分钱,不分红也要向投资者说清楚原因。为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郭树清任上还专门成立投资者保护局,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始终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强化市场投资功能,建设成熟理性的市场文化,其核心就是以市场、以投资者为中心,尊重资本,尊重诚信。”郭树清撰文强调。

同大多数股市“老司机”一样,郭树清屡次点评股市,有人质疑有人质疑他以证监会主席的身份如此妄言股市,恐怕于证券法不合。

“痴迷”机构投资者

有人说他其实不太懂资本市场,鄙视投机的力量、散户的投资,却热衷于投资的力量和机构的力量。但现实却与他期望的理想背道而驰。

确实,郭树清在任期内多次“喊话”力促长期资金入市。“要研究加大鼓励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政策措施,支持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

郭树清表示,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可以学习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获取收益。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于2000-2010年在资本市场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了9.17%。他认为,中国社保体系建设将利好证券公司发展,可预见养老金、社保基金等社会保险资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需要证券公司提供一对一特色化证服务。

郭树清还曾多次公开讲话表示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他认为,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却成了“短腿”,国债达到了一定规模,公司债市场却十分弱小,机构债市场还没有起步。

于是创业板持续融资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非空开发行公司债率先破题,引导创业板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实际确定融资规模,均衡使用多种资本市场工具,抑制在首次公开发行时“一次募足”的冲动。

值得一提的是,郭树清还在证监会内部推行了处长轮岗,权力部门和非权力部门任职对调,处一级人事安排发生彻底的变化,打破了证监会多年来固化的内部平衡。得知此消息后,一位券商老总表情相当“哀怨”地说:“过去几年的工作算是白费了。”

总结看来,郭树清的改革有三种人会恨他,“IPO(首次公开发行)排队企业及投资方、被轮岗的证监会处长们,还有券商投行。”。而这三种人无疑是当时既得利益的最大获得者。

现如今,郭树清已从外放地方大员再度回到金融中枢,而改革和创新的标签仍深深烙在新的工作中,期待未来几年,郭树清将为金融改革注入更多活力。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

(来源:富凯财经的财富号 2019-02-08 19:02)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