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朋友圈都在拜财神。写一点在金融行业的感悟。都说离钱最近的行业,发财最容易?

对于和金融市场关联不大的人来说,2018年上证指数下跌24%无非是个数字。但对金融从业者,尤其是股市相关机构,这背后对应的是一年之间,吃饭标准从人均500元变成了人均100元,差旅能省就省,酒店从五星起步到快捷也可以考虑,以及缩水或者没有的奖金,甚至失去工作。

顺境容易飘,逆境涨知识。2018年可以说整个权益市场的知识水平大幅上升。因为天文地理、政治外交都跟股票有那么些关系,从年初到年尾,市场从业者对金融监管,对房产税,对去杠杆,对莱特希泽,对教育,对仿制药,对贸易摩擦,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听众一愣一愣。

放到16、17年,这些东西也就是吃饭时候的谈资罢了,但到了18年,大家慢慢发现它们正在变成让市场下跌的主要驱动力,每当市场以为平稳的时候,就会出来新的坏消息打断反弹的节奏。

必须说,一年过去,我们每个人的宏观视野多多少少都有扩展。当然,收获了知识的代价就是惨不忍睹的业绩,以及自己收入可预见的下滑。

一、

市场起伏如钟摆,差了一年当然会想着扳回来,只是偶尔往前看看,好几年,坏几年,个人职业生涯就这么慢慢过去了。或兢兢业业,或纸醉金迷,过了这些年,是为了个什么呢?

如果仅仅为了挣钱,金融业是个好去处,这里有黄金屋。数百万亿的资金流动在银行、券商、基金等等机构,这些资金随便流出来一点,自然就够数十万人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

金融业这么一个资金流动的地方,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或做好通道或做好服务都能分一杯羹。不局限于股票市场,你帮一家企业上市、募集几十亿,分你几百万无伤大雅;你帮一个企业发一批债,人家融到资顺便感谢你也不是不可以;再或者你叱咤二级,给委托人挣来了百分之几十的收益,付你个1%的管理费当然无可厚非。总之,跟钱打交道的行业自然容易赚钱。

除此以外,金融业高收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具体的金融工作都具有无法拆分的性质,这让更多人分享财富变得不可能。

一辆汽车可以由几十个国家几千个环节完成;但一只股票的买卖决策,说到底就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的决策,所以整个产业链的工人可以分享一辆汽车的利润,而一只股票的盈亏只能由少数人承包。

而这个特性也不太可能被改变,一千个人的投资决策未必比一两个人的决策好。大额的资金,难以拆分的工作,这让少数人获得巨额财富成为可能,金融圈暴富的案例层出不穷,以后也还会继续出现。

二、

如果是为了理想,金融业值得去吗?客观上,金融业的存在确实有助于资本配置到更有效率的地方,也使集中力量做大型建设、分担社会风险成为可能。

但坦诚地说,这些结果并不是多数个体的主观选择。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出发点是逐利,不过,基于逐利的个体行为在群体层面产生了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效果。

肮脏和贪婪是影视作品给华尔街的标签,浮华和金碧辉煌也同样是标签,那是不是很适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说法?

应当说,“败絮其中”哪个行业都有,只是“金玉其外”倒是在金融业更明显,这样一来对比感自然就更强些罢了。

我在这个行业观察了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个行业回馈你的财富并不等同于你的高尚程度。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并不总能获得好的成绩,而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很可能因为品德败坏而财务自由。

或许,个人的思想与个人的收益在这一行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好在高尚也不至于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至少在这一行,高尚的品质不会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更可喜的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越来越不好用了。勤奋和学习能力仍非常重要。

三、

金融是一门社会学问,没办法如自然科学一般做重复实验,而且每一时刻人们的信息都是不完备的,做决策经常会无法区分自己的胜负究竟是运气还是能力。

有时候,一路顺风顺水未必是自己厉害,而步步崎岖也不是自己不行。

知道自己是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时时提醒自己:我只是站在历史车轮上的一只螳螂罢了,让车轮在道路上前行并不是自己的力量。

(来源:金宝街观市的财富号 2019-02-10 11:4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