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的《绿皮书》,“火”的很低调。

若不是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这部影片过关斩棘,连获五项提名,并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收入囊中。

我们或许会忽略它的存在,更关注不到影片背后的主角——联合出品方阿里影业。

实际上,不止《绿皮书》,连近期家喻户晓的《流浪地球》,也有着阿里影业的身影。而据统计,去年票房过10亿的15部影片中,阿里影业深度参与了8部。

面对这样的表现,怪不得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阿里影业董事长樊路远在朋友圈感叹,“今天中午和同事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和阿里影业合作的电影运气都特别好!”

抛开娱乐视角,透过阿里影视,我们或可以小见大,理一理文创消费的发展生态。

01 文创借势,上市潮风云起

上接阿里影业,光鲜背后,我们再来看它的一段“难堪”过往。

一直以来,外界对阿里影业诟病不断:管理层的频繁更换导致发展战略不断摇摆。

短短几年内,三任董事长带来的三套发展战略,引起的文化内容,业务方向摇摆,让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颇有盛名之下的意味。

但这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

3月5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Ali CV完成认购10亿股新股份。Ali CV为阿里巴巴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换言之,阿里影业正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附属子公司。

在为阿里影业“全面”回归阿里兴奋不己之时,或许更应思考阿里大举挺进文创消费产业阳谋:究竟是“阿里爸爸”更需要“影业儿子”,还是“儿子”更需要“爸爸”?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同比增12.8%,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19300亿元,增长20.4%,占比为55.6%。同样是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1.5%。

不难发现,基于文创消费的文化产业,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一起步便迅速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这个黄金时代更是群雄逐鹿:有行业大厂的深度整合,有中小文创的蓬勃崛起,更引人注意的是,文创上市潮的风起云涌。

据趣识财经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文创领域如掌阅科技横店影视金逸影视、阅文集团、哔哩哔哩、爱奇艺、虎牙直播、映客直播、趣头条等纷纷上市。

这些上市公司已然涵盖了影视、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文学、网络消息分发等大文创消费的多个领域。

这其中还不包含,诸如音乐类-腾讯音乐,音频类-喜马拉雅,话剧类-开心麻花等早已声名在外的独角兽,一时之间,互联网文创消费行业大有欣欣向荣、百花齐放之势。

02 文以载商,大厂上游拼杀

如“倒春寒”一样,看似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文创消费行业,实则却是乍暖还寒,企业良莠不齐。

这个行业内,有成熟商业模式,但重修内功的企业更易获得成功。

对于网络视频和网络直播平台而言,趣识财经了解到,虽然大多数仍处在“烧钱”状态,但不乏明星企业被资本青睐。

以爱奇艺为例,尽管四年来连续亏损(2015年亏损25.75亿元,2016年亏损30.74亿元,2017年亏损37.37亿元,2018年净亏损仍高达35亿元),但会员模式却获得行业认可。

截止到四季度末,爱奇艺的订阅会员规模达到8740万,付费会员占比达到98.5%。整个2018年,爱奇艺净增订阅会员3660万,订阅会员规模同比增长72%。

得益于快速增长的会员规模,以及日渐清晰会费模式(四季度营收70亿元,同比增55%),不断亏损爱奇艺被资本所看好。

会员增长背后依靠的是视频质量的不断提升,“品质内容”被看作是文创消费公司成长的重要因素。

但对影视公司而言,只有高品质内容,或许还不够。继2017年,横店影视金逸影视上市以来,影视公司却暗淡了许多,即便有优质内容,良好口碑著称开心麻花也折戟IPO。

透过分析,我们或可管中窥豹。开心麻花拥有独特商业运作模式,但话剧转型电影中或许有些“水土不服”。

话剧固然能夯实演技,提供质量保证,但话剧短频快优势,却无法复制到电影中。电影的高成本,长周期,投入产出波动性大的特点,阻碍了开心麻花的上市IPO之路。

从数据来看,开心麻花近年收入(以票房收入作为评估)波动极大,从2015年开心麻花首部作品《夏洛特烦恼》14.4亿元票房,到2016年第二部作品《驴得水》1.7亿元票房,再到2017年《羞羞的铁拳》22.13亿元票房。

业绩与利润的波动巨大,又无外部资本支撑,在IPO更加趋严的今天,折戟已成必然。

另有媒体曾公开报道,开心麻花几位核心演员,诸如沈腾、马丽等优质IP未对公司持股,这更加影响到公司稳定性及成长性。

一个鲜活的对比案例,3月6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的网红公司——如涵控股,其核心IP张大奕持股高达15%。

文创公司虽有万千,但支撑企业发展的逻辑却是相似的。

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后互联网时代,品质内容,资本支撑,优质IP正成为影响互联网文创消费公司的核心因素。

正如,背靠腾讯的网络文学公司——阅文集团,就是这样的代表。

这家于2015年3月由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整合而成,旗下拥有QQ阅读、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 网、云起书院、潇湘书院、红袖添香等众多业界品牌的网络阅读公司。

目前已有的1000万部作品储备,占据网络文学的90%;它吸引了包括唐家三少、猫腻等网络原创顶尖作家在内的400万名IP作者驻扎。

其中,更是推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气作品:《步步惊心》《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择天记》等。

2017年11月,作为腾讯文化布局的重要一环,阅文集团在港股上市。阅文集团联席CEO吴文辉曾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IPO后获得的融资将用于IP开发,并将打造IP是作为一项长线事业。

管中窥豹,可见其大。阅文集团是依托高品质内容、强大IP价值,以及资本支撑等诸多因素成功。

但实际上,阅文(或者说腾讯)在向网络文学的上游原创/生产环节发力,扼住了这一文创消费的生命线。

在文化产业中探寻商业逻辑,看似疏远的商业与文化,被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但这一紧密的文创消费商业之路只是刚刚开始。

03 追求文创产业的价值逻辑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在众多中小文创企业还在为生存发展披荆斩棘时,大厂们已然指点江山,绸缪布局了。

早在去年春,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文化企业,腾讯便宣布了新的文化发展战略构思:文化价值以及产业发展便构成了腾讯文创核心的“二元价值”理念。

截至目前,无论是游戏、动漫、文学,还是影视、电竞,腾讯涉足之广之深,为行业之最。在这个巨大的网络文化体系中,已然沉淀了数亿全球用户。

其实,不止腾讯,阿里、百度等行业大厂对文创消费领域的布局整合从未停歇,这其中包含众多的商业链条与中小文创企业,也隐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等待挖掘。

然而,文创消费是有特色的商业形态,更应承载特有的文化价值逻辑。

如此,文以载商,企业更易有所作为。

(来源:趣识财经的财富号 2019-03-12 17:29)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