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杨瑞

来源 | 扫地股僧

1

 如果要用一句歌词来概括股民的心声,那就是“我要稳稳的幸福,能走出慢牛的指数,每当伸手入股市,都是一只牛股”。

但中国股市这么多年来基本没有慢牛,暴涨暴跌是常态。

类似于2017年那种上证50蓝筹白马股大涨,创业板等要命3000大跌不止,而上证指数又能够在大盘股的托住下不断上涨的“假牛”或者说是“结构牛”基本算不上真正的“慢牛”行情。

牛市,必然是要给大多数人一种亢奋的感觉,少数人赚钱,多数人亏钱的指数牛市压根就不是牛市。

注册制——一个看起来会繁衍很多股票的利空,为什么能给股市带来慢牛呢?

这里咱们需要知道现行的核准制和未来要推行的注册制有啥区别?

一言以蔽之,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上市的审核权从监管层手中转到了市场的手中。满足条件即可上市,不需要一个个等待发审委审核。

现在国家要推出的科创板,就是一个改革的试验田。它不同于主板、创业板,采取的是注册制发行方式,起初也无交易的涨跌幅限制。

当然,目前的科创板交易制度仍然还是太保守,没有T 0,仍然有不足之处。

后面注册制从科创板试点到引入创业板试行,再到全面推广,这应该是个大趋势。

我们暂且可以假设注册制即将全面推广,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呢?

过去,地方政府会对当地的上市公司有保护倾向。毕竟,除了烟草,能够上市的大都是纳税大户。

如果上市公司能够轻易退市,那源源不断的融资现金流以及相关补贴都会丧失殆尽,企业的规模也将面临缩减,地方就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地方的GDP。

所以,保壳就成为了过去中国股市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地方政府会在上市公司濒临退市边缘采取专项资金进行营救,当然,实在救不动的或者规模尚小基本不涉及国资范畴的,地方政府也会尽力促成其与另一些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或者把这个珍贵的壳资源卖给一些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

2

IPO一响,黄金万两。

即使熬不下去了,卖壳也能发财。

注册制如果推广,意味着壳资源的价值不复存在。上市变得不再那么艰难无比,企业就不需要再花重金去买壳了。那些垃圾公司便不再值钱,中国股市就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在核准制下被迫炒作垃圾股重组概念的小市值壳资源了。

很多时候大家炒什么,都是在特定政策环境下的自然行为。核准制下,即使你知道那些垃圾没啥价值,但是它就是退不了市,还能吸引大家去赌。

注册制推广后,地方政府也不需要对企业有过多的保壳行为了。

而且说实话,中国上市公司这么大比例的都是国企国资的背景,地方该上市的国企早就上市了。后面轮到通过注册制上市的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地方政府保壳的政治倾向也会减弱。

而且这些企业一般以小市值的居多,多一个少一个影响不大。这就为监管层在推动严格退市的立法和执法层面减少了很多阻力。

对于这些想上市的民营企业,无非是争取一个直接融资的名额,后面上市前期无涨跌幅限制,想要像之前那样一上市就十来个涨停板,基本上不现实了。上市变得容易,市场自然不会给予上市公司太高的估值溢价。因为整体的资金水位只有这么多。

那些有心经营,实力尚可,专心生产的自然能够通过业绩在这个市场争取更多的位置和资金估值。而那些无心经营,实力虚弱的基本上上市了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混不下去了就得乖乖的退市。

好企业会拥有好价格,差企业会拥有低价格。

没有资金关注,缺乏业绩支撑,再加上注册制成熟推广后沽空制度完善,很多垃圾企业会加速退市,在退市之前会慢慢成为仙股,流动性极差,每天成交基本上可以说是无人问津。长此以往,捞不到便宜还会交一些上市公司的披露费用,得不偿失,直接像欧美发达国家的股市,企业会不用人逼,自己退市。

正是这种进出有序,估值搭配合理的市场环境,才能让股市的资源不再错配。它会让强者如虎添翼,拥有更多的资金关注,它会让弱者日渐消瘦,不背水一战者只会被退市。

中国股市这么多年来,很多好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应该有的估值,一些垃圾股票恰恰被推到几百上千倍的市盈率。这种资源错配的环境不可能出现长期慢牛。

2017年之所以还出现了那么一段指数慢牛,还全赖监管层杀估值,让资金被动进入好企业。

但那种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主动的进入好公司得在注册制推广之后,因为你如果天堂有路偏不走,地狱无门硬要来,那对于投资者而言将是死胡同。

过去说白了,大家喜欢炒小、炒差、炒重组,就是因为小的能变大,差的能变好,重组的能成功圈钱。审核制扭曲了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行为,大家有赚头,有盼头,才会有动力去那些有噱头的垃圾股小票。

无利不起早,在注册制下,无真实业绩支撑的小票将很容易退市,这种雷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踩。失败亏钱的概率太高了,大家自然不会再去追逐垃圾股小票。

3

这个时候整个股市的融资系统说白了是完全匹配经济基本面的。

经济基本面好,企业经营效益高,融资需求强,上市欲望大,股市因为真实业绩和经济大环境的支撑能够走好,并且承受得了大批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

经济基本面差,企业经营效益低,融资需求弱,上市欲望小,股市反之也无需承受大批融资需求。

它不像过去,为了融资,开闸释放流动性,让股市涨一波然后大家圈到钱了,行情就此见顶,大批韭菜站岗套牢。

行情从此以后不需要去特意搞活,而且股市这潭水也根本就不是以前那种只进不出的死水潭。它里面企业进进出出,一直都是鲜活的。这样的股市对于国家来说才不是一个凶险万分的潘多拉魔盒。

不用再为了融资去活跃市场,也不用因为融资完成而让市场一地鸡毛。

行情的稳定性会大大提高,能够留下来在这个市场的都慢慢成为市场里面的有效需求。这种股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才真正的具有储藏货币,带领老百姓保值增值的功能。这样的股市才能逐步代替房地产,令金融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这次两会报告说金融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这句话不是空口白话,它象征着一个崭新的方向。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经济体自身是有着强化与自我强化的功能。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一开始改革开放,大家生产赚钱,赚钱带动消费,整体经济运转活络;

到后面传统生产模式逐步饱和,各个市场缺乏技术升级带动经济腾飞,房地产商品化的出现就成了一个强化经济运转的核心载体。

简单说,企业和个人赚到钱了,可以去买房子,房子升值之后,等于说在生产经营之外又有了一个很赚钱的渠道。这个赚钱的渠道就令原本逐步饱和的实体经济多了一个促进消费的强劲动力。

所以房子既是城镇化的需要,又是促进消费的原动力。

但是对于全国老百姓而言,房价越来越高不可攀的时候,企业员工的消费能力就逐步被房地产给透支了,大家辛辛苦苦几十年可能还买不到一个房子。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最近几年的这种情况,大家没钱消费。

这个信号出现的时候,意味着房地产不再是国民经济自我强化的核心载体和促进消费的原动力了。因为很多人消费不起了,中小企业也遇到更大的租金成本而赚不到钱。企业不赚钱,员工买不起房,房地产就玩不转了。

这个路子需要打通,就得靠注册制。

注册制就是一个令经济体自我强化的主要载体,为什么这么讲?

上面我们说了,它会令好企业越来越好,差企业越来越差。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强化。

而加上资本市场日趋稳定,不再成为一个大起大落的潘多拉魔盒,资本市场成为一个能够保值增值的地方。它就会让经济体中的企业和投资者重新取得一个促进消费的新动力。

大家应该清楚,股市好的时候往往是具有促进消费的功能的。因为很多人通过博取差价收益就获得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消费的动力就会更强。就像巴菲特有时候股市行情不好,他吃早餐的时候就会简约一点。

所以,当国民经济有了一个代替房地产且能够促进消费的新引擎之后,国家经济会因为股市好而变得更好,股市也能够因为经济好而变得更好。这种良性互动的格局才是注册制推动中国形成长期慢牛的根本原因。

什么叫长期慢牛,就是你赚了不想跑,跑了还会来的回头客行情。就像过去的房地产一样,它会慢慢改变很多人的信仰。它不是那种你赚了就想跑的市场。

没有注册制的推广,中国不可能有真正的慢牛!

没有注册制的推广,中国不可能取得金融开放新时代的伟大成绩!

(来源:财经三分钟的财富号 2019-03-18 20:3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