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断并购,万达电影完成了影视产业上下游的搭建,在行业布局上提前卡位。

本刊记者  杨现华/文

从2016年年初开始谋划重组,到2019年年初收购完成,万达电影(002739.SZ)历时超过三年的收购终于画上了句号。

可以说,此次收购是万达电影上市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业务整合。通过将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下称“万达影视”)纳入上市公司范畴,万达电影完成了从影视下游到上游和中游的产业链布局,主要业务范围由目前的电影放映延伸至影视制作和发行领域。

但今日不同往昔,万达电影重组的三年正是影视公司由盛而衰的过程。万达电影启动重组时的2016年前后正是影视行业泡沫最大之时,各路资本蜂拥竞逐开发IP,单片和全国票房不断刷新纪录,影视并购此起彼伏。

如今,影视泡沫早已破灭,电影票房艰难维持着微不足道的增长,上市影视公司业绩纷纷爆雷,监管收紧下影视重组几遭滑铁卢。

影视泡沫戳破后,偷税漏税、阴阳合同等行业顽疾又暴露于阳光之下,影视公司的寒流并未一闪而过,而是在寒冬中煎熬着。

万达电影概莫能外,公司市值已经从2015年年底最高时的逾1600亿元跌至如今400亿元左右,已经不足昔日的零头。与之相应的是,公司的净利润也从当初50%左右的增速跌至如今负增长。

显然,万达电影寄望于通过收购打通渠道和内容,带来上下游的协同作用,不过市场并不买账,复牌后的四个跌停或许可以说明一些市场的质疑与悲观。但对于万达集团来说,在文化产业已成新支柱产业的情况下,万达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困难几重,公司都要打赢这场战役。

收购一波三折

2月28日,万达电影宣告监管部门有条件放行了公司收购万达影视一事。至此,这项耗时超过三年、作价逾百亿元的收购案终于落下帷幕。

万达电影是在2016年2月底宣布重大资产重组的,彼时证券简称尚为“万达院线”的上市公司对外发布了重组停牌公告。在收购进行过程中,万达院线更名万达电影,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司从原有院线放映向上游影视制作迈进的决心。

按照最终的收购方案,万达电影拟以33.2元/股向万达投资等20名股东发行3.17亿股收购万达影视95.77%的股权,在这个最终版本中,万达影视整体作价110亿元,即95.77%的股份标价为105.24亿元。

无论是收购条件亦或是整体估值,收购方案都较上一次有了调整。在重启收购的2018年6月份,即万达电影首次披露的重组草案中,万达影视整体估值为120亿元,收购的96.83%股权交易价格为116.19亿元。

在交易草案中,万达电影将以50元/股,向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万达投资”)等21名股东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万达影视96.83%的股权,万达影视大股东万达投资所持股份将获得26.93亿元现金;其余股东合计获得1.79亿股股份,万达影视的大股东率先“获利了结”。

两次收购的业绩承诺也有所不同。在2018年6月的草案中,万达投资承诺万达影视2018-2020年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8.88亿元、10.69亿元、12.71亿元。最终版本中,万达投资、莘县融智和自然人林宁承诺万达影视2018-2021年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7.63亿元、8.88亿元、10.69亿元和12.74亿元。

当然,这两次收购披露的方案都不是万达电影最初的收购计划。在2016年最初的收购中,万达影视不仅包括了如今的国内业务,也包括了海外影视资产。

2016年5月公告的收购预案是万达电影最早的收购方案。根据最初的收购计划,万达电影计划以74.84元/股发行4.97亿股,作价372.04亿元,向万达投资等33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万达影视100%股权,同时向不超过10名投资人配套融资不超过80亿元。

同时,万达投资承诺万达影视2016-2018年的承诺净利润数累计不低于50.98亿元。这对于当时处于极度亏损中的万达影视来说,几乎就是天文数字。

根据最初的收购预案,2014-2015年,万达影视的收入为34.43亿元和39.26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了26.91亿元和39.7亿元。

万达影视当初深度亏损的原因在于整合了好莱坞的传奇影业公司。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万达集团通过WAE以26.64亿美元收购了好莱坞的传奇影业公司。传奇影业是一家美国独立电影制片公司,根据2015年年报,电影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81.63%。

传奇影业的亏损是万达影视亏损的主要原因。

2014-2015年,传奇影业实现营收26.35亿元和30.23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22.43亿元和36.28亿元,万达电影的解释是“因传奇影业被收购管理层加速行使期权导致非现金股权激励费用大幅增加、当年广告宣发成本较高以及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

在股权激励和资产减值等非经常因素已经“宣泄殆尽”的前提下,万达电影预计传奇影业2016年将实现盈利,2016-2018年将合计实现净利润约31亿元。

万达集团刚刚完成收购传奇影业就急不可待地将其放入上市公司中,即使没有股权激励和资产减值等短期因素影响,传奇影业仍处于亏损中。在没有证明传奇影业有稳定的盈利之前,万达电影仓促收购略显不合时宜。

不到三个月后的2016年8月初,万达电影就中止了这次收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传奇影业的不确定性。直至接近一年后的2017年7月,万达电影才重启这次收购,又近一年后的2018年6月,万达电影才披露收购草案,传奇影业从名单中剔除,收购价格也回落至百亿元附近。

在没有了传奇影业的干扰后,万达影视的利润表好转起来。2016-2017年及2018年1-7月,万达影视实现营收9.95亿元、20.2亿元和14.1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64亿元、5.96亿元和5.61亿元。万达影视承诺2018年的净利润为7.63亿元,按照110亿元的整体估值可知,此次收购作价对于2017年的市盈率为18.46倍,2018年市盈率为14.42倍。

与多数收购摊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不同,万达影视的收购不但没有摊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反而大幅增厚。根据业绩快报,2018年,万达电影实现营收141.01亿元,同比增长6.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下降14.72%,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73元。

万达影视2018年1-7月归属净利润已经达到5.61亿元,按照新增发行3.17亿股,新增部分的每股收益已经达到1.77元,如果完成全年7.63亿元的业绩承诺,则其每股收益为2.41元,这明显要高于万达电影的每股收益。

发行完成后,万达电影的总股本将增加至20.78亿股,如果万达影视能够顺利完成业绩承诺,那么,万达电影合计净利润将达到20.56亿元,其每股收益为0.99元,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将提高35.62%。

上市公司重大收购增厚每股收益并不常见,“重组摊薄当期每股收益的影响及填补回报措施”的公告几乎在每次重大收购中如影随形,万达电影能够直接增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显然有利于投资者。不过,身价百亿元的万达影视难逃业绩拼凑嫌疑。

百亿拼盘?

万达电影启动重组时虽然全国票房也受到了暂时的挫折,但很快就恢复了增长,与如今持续的低迷截然不同。正因如此,对于万达影视未来三年的考验才更加艰难。而且,从万达影视的发展过程来看,公司百亿身家似由拼凑而来。

万达影视目前的主业由三部分组成,即电影、电视剧和游戏发行,其中的电视剧和游戏分别都是收购而来。2016年5月,万达影视以25.89亿元收购了游戏公司互爱互动100%股权;同年12月,万达影视以9.02亿元收购新三板电视剧公司新媒诚品(834522.OC)99.11%的股份。

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分别于2016年5月4日和2017年5月31日纳入万达影视合并范围,成为万达影视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驱动器。2016-2017年、2018年1-7月,万达影视营业收入分别为9.95亿元、20.2亿元、14.12亿元,互爱互动营收为4.41亿元、8.26亿元和4.25亿元,占比分别为44.32%、40.89%、30.1%;新媒诚品2017年、2018年1-7月营收为3.73亿元、2093万元,占比为18.47%、1.48%。

2017年全年,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营收合计占比达到了59.36%。根据未经审计的年报,2018年万达影视合计营收为23.26亿元,其中,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分别实现收入7.35亿元和4.02亿元,合计占比仍然高达48.88%。

在此次收购中,互爱互动100%的估值为39.92亿元,万达影视持有的新媒诚品99.44%股权的估值为17.88亿元,合计估值达到57.8亿元,占到了万达影视110亿元整体估值的52.55%,占比过半。即扣除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之后,万达影视估值约为52.2亿元。

重组书显示,2017年,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的净利润分别为2.87亿元和1.36亿元,合计达到4.23亿元,而万达影视2017年全年的净利润为5.97亿元,在不考虑新媒诚品并未完全并表影响的情况下,万达影视原有的电影主业净利润约为1.74亿元。

2018年,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未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为3.19亿元和1.57亿元,即合计净利润为4.76亿元,而万达影视2018年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8.36亿元,即公司电影主业贡献了约3.6亿元的净利润。

不难发现,仅以万达影视原有的电影主业根本无法支撑起公司如今逾百亿的身价。正因如此,市场才会对万达电影的此次重组充满质疑。但对于万达电影来说,整合势在必行,在票房市场整体步入平稳增长阶段后,公司需要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利润瓶颈

目前,影视寒冬不但没有结束反而在恶化。

春节档是全年电影票房最重要的档期,2019年的春节档略显冷清。公开数据显示,2月4日-10日(除夕至初六)全国综合票房合计为58.3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的57.7亿元相比仅仅微涨1%,在扣除电商服务费等之后,分账票房为54.37亿元,比上一年春节档的54.61亿分账票房下跌了2400万元。

实际票房下跌的同时是观影人次的明显下滑。在2018年正月初一到初六的六天时间里,观影人次为1.44亿,2019年这一数据缩水至1.29亿,有着近1500万人次的明显下降。

在此之前,春节档的票房基本呈现着大幅上涨的走势。

2013年,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在大年初一上映,最终收获了12.46亿元的票房,国内春节档正式起锚。2014-2016年,春节档总票房分别为14.1亿元、18.2亿元和30.75亿元。

从2017年开始,电商服务费计入票房统计范畴。2017-2019年,全国春节档综合票房分别为33.8亿元、57.7亿元和58.3亿元,2019年的票房增速是春节档正式确立以来的新低。

这还是在全国银幕数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的结果。

2018年年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其中,2018年新增9303块。在增长了近一万块银幕情况下,观影人次降幅明显,票房增速几乎停滞。

春节档是全年票房的一个缩影。2013-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分别为217.69亿元、296.39亿元、440.69亿元、457.1亿元、559.11亿元和609.76亿元,同比分别上涨了27.51%、36.15%、48.7%、3.73%、13.45%和9.06%。

最近三年的票房收入上涨离不开监管部门对海外电影上映数量上的放松。根据相关规定,中国执行每年34部进口分账大片(包含20部普通分账影片和14部IMAX/3D特种分账片)及30部左右以买断形式引进的进口影片(又称“批片”)的影片进口政策。

2013-2015年,全国进口分账电影34部,批片数量分别为23部、33部和29部;2016-2018年,进口分账电影分别为39部、36部和35部,批片分别为47部、53部和87部。从2016年开始,全国票房增速开始放缓,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进口电影的数量开始增加。

电影票房是影视行业现状最直观的反映,在消费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影视领域也未能幸免。此外,2017年资本市场上影视并购早已收紧,诸如万达电影之类的影视并购悉数冻结。2018年,尤其下半年爆发的“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等行业顽疾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多年积累的顽疾在2018年集中爆发,多家上市公司业绩纷纷爆雷。华谊兄弟(300027.SZ)2018年亏损9.86亿元,上市首亏;电视剧为主的华策影视(300133.SZ)实现归属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大幅跳水66.44%,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下降。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以院线为主的万达电影业绩同样下滑。2018年,万达电影实现收入141.01亿元,同比上涨6.59%;实现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下降了14.72%。这也是公司上市前后披露盈利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在银幕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万达电影的收入微涨利润下降,院线放映主业遇到了问题。根据2018年经营信息,万达电影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595家,5279块银幕,而上市以来的2014-2017年万达电影的银幕数分别为1616块、2557块、3564块和4571块。

2014-2018年,万达电影银幕数年化增长接近35%,在2016年之前,公司营收的同比涨幅尚能与银幕数的涨幅保持同步,2017年开始收入涨幅放缓至不足20%,净利润的涨幅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不到20%。

在银幕数继续保持高速扩张的局面下,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说明万达电影银幕数扩张的边际效应在递减。

对于行业来说,影院外部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区位,在一、二线城市影院布局趋于饱和后,院线下沉三、四线城市直至县城,由于区位的改变和购买力下降,新建影院带来的票房增长边际效应是递减的。

根据万达电影的官网,除了港澳台地区外,公司在全国其余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完成布局。随着公司渠道进一步下沉,在全国整体票房难见高增长的前提下,渠道扩张带来的边际效应递减无法避免。

众所周知的是,院线放映是低毛利业务,通过电影放映实现观影人群的商品销售和广告业务才是院线高毛利率业务。目前,万达电影的电影放映毛利率已经从原来的20%左右跌至15%上下,而商品销售和广告业务毛利率基本都在60%以上。

但高毛利率的业务依附于低毛利率的电影放映。

在整体票房增速放缓、观影人次甚至减少的情况下,高毛利率的商品销售和广告业务增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2018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广告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15.61%;商品销售收入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6.46%,双双跌入上市以来的低谷。

万达电影是电影院线行业的领头羊,多年来,公司始终占据了电影放映榜首的宝座。2018年,院线10强占据了行业近七成的市场份额,其中,只有万达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两位数,近几年,市场份额始终稳定在13%以上的水平。

前10院线要么已经上市,要么与相关上市公司关系紧密,万达电影如果想通过收购院线快速扩张放映规模并非易事,在横向并购之外,纵向的产业整合是另外一个思路。万达电影上市以来的收购整合不断且历史记录良好,万达影视业绩则是稳步提升,两者上下游能否顺利整合呢?

整合之路

单纯的影视制作公司处于行业中游,电影公司下游要面对观影人群,电视剧公司则需要与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谈判,无论是To C亦或To B,制作公司面临的风险都是不可控的,其上游则是导演、演员等,如果影视公司没有强大资源,其对上游的明星资源等议价能力几乎可以忽略。

这从在港上市的欢喜传媒(1003.HK)近日的一则公告中可以窥见一斑。2月底,欢喜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与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真乐道”)签署电影制作协议。

根据公告,此次拍摄的电影是《囧妈》,其中由徐峥担任导演、监制、编剧、主演。相应地,欢喜传媒需要向徐峥支付2700万元导演费、1000万元监制费、1000万元编剧费和4000万元演员费。

此外,欢喜传媒还需支付给北京真乐道3000万元制作费。启信宝数据显示,徐峥持有北京真乐道51%的股份,其妻子陶虹持有25%,两人合计持股76%。因此,拍摄《囧妈》徐峥及其控股公司将获得1.17亿元税前报酬。

欢喜传媒还将支付最多另外1亿元给北京真乐道用于第三方支付,用于影片的拍摄。也就是说,《囧妈》的计划投资成本是2.17亿元,徐峥及其控股公司将获得其中的53.92%。

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告中,欢喜传媒表示,电影的版权归北京真乐道所有。作为电影最主要投资人,欢喜传媒出钱享有放映和发行收益,但不享有版权,不论电影上映后票房是否成功,徐峥已经锁定了上亿元的税前收益。

因此,处于中游的独立影视制作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并不乐观。正因如此,已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才谋划转型,光线传媒(300251.SZ)拿下了购票平台猫眼,向渠道和发行下沉,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布局多年,国企中的中国电影(600977.SH)本就是制作、发行和放映并行,公司还与华夏一起垄断了分账大片的国内发行业务。

好莱坞的情况尤甚。由于反垄断法的存在,制作和发行公司不允许控股院线,因此,影视公司在上中游整合并最终形成传媒集团,如今所谓好莱坞的“六大”电影公司莫不属于传媒集团下属公司,集团业务涵盖报纸杂志、电视台、影视制作、互联网和游戏等。

与之相比,万达电影目前主要从事电影放映的下游业务就略显单薄了。实际上,在收购万达影视之前,万达电影已经有过几次收购。从目前的情况看,前述收购增厚了万达电影的收入。

2015年11月,万达电影以22.46亿元完成收购HGHoldco的100%股权以及7000万澳元的债权。收购完成后,万达院线将100%控股其持有的澳大利亚第二大电影院线运营商Hoyts。

根据彼时的收购书,2013-2014年、2015年一季度,主要经营实体Hoyts分别实现营收27.39亿元、24.02亿元和5.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5万元、5790万元和6008万元。

2015年年底,HG Holdco Pty Ltd并入万达电影,2016-2017年HG Holdco Pty Ltd分别实现营收26.89亿元、30.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3.36亿元。2018年上半年,HGHoldco Pty Ltd实现营收15.12亿元,净利润1.57亿元。

收购海外院线的同时,万达电影在国内同样也动作频频。几乎在同一时间,万达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世茂影院旗下15家影院100%的股份;同时还以12亿元的价格,收购慕威时尚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慕威时尚”)100%的股权。调整后,收购世茂影院的数量最终为14家。

2016年,万达电影的观影收入为75.25亿元,同比增长了17.8%,明显高于全国票房不到4%的增速,而在此之前的2014年和2015年,万达电影的观影收入基本与全国票房保持同步增长,相差并不明显。

在收购时,慕威时尚有业绩承诺,其主要从事电影媒体广告整合营销业务。根据业绩承诺,慕威时尚2015-201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万元和7800万元,最终分别完成了6785万元和1.03亿元。

与众多传媒公司业绩承诺到期后爆雷、商誉大幅减值不同,新晋加入的慕威时尚大大扩展了万达电影的广告收入。2015年年底,慕威时尚旗下的影时尚传媒获得了从2016年起万达院线全部银幕广告独家代理权,万达的广告业务开始爆发式增长。

根据万达电影年报,2015-2017年,公司广告收入分别为4.63亿元、16.92亿元和24亿元,2018年上半年为12.56亿元。

2016年,广告收入已经取代商品销售成为万达电影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而且其毛利率也高于电影放映和商品销售,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一项业务,因此,广告已经是万达电影毛利最为丰厚的一项业务了。整合后的慕威时尚让万达电影的广告业务有了质的飞跃。

另外一个重要收购就是万达电影2.8亿美元现金收购了时光网全部运营实体100%股权。时光网是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影视媒体及电商服务平台,可以为电影观众提供从媒体资讯到评分影评、在线购票、正版衍生品的一站式电影服务体验。

电影投资制作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在投入大量资本和人力投拍后能否获得预期的市场反应是电影制作公司成败的关键。

时光网拥有全球第二大影视数据库,可对影片类型分析、单片票房趋势、主创资源评估提供可视化数据服务,为电影投资、制片团队提供“拍什么”、“找谁拍”、“定档期”决策依据,对于单片票房趋势的详细分析则对发行方与影院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

线下万达院线会员已过亿,这些海量数据从题材、团队、档期等多方面提供预测分析,使得选片决策系统化、科学化,杜绝了依靠“拍脑门”直觉做决策的弊端。

不过,由于没有业绩承诺,万达电影后续未披露收购后时光网的相关业绩。海通证券指出,并购时光网后,2017年,公司衍生品销售仅为5000万元,在2018年有望突破2.5亿元。

然而,由收购带来的21.25亿元商誉让市场难以放心,万达电影更看重的或许在于时光网的平台数据资源和平台作用。

也正是在一系列的非院线业务收购整合后,上市公司简称由“万达院线”更名为“万达电影”,这为公司继续收购万达影视已经提前埋下了伏笔。

对于几笔重要收购,目前,万达电影整合效果给出了积极的答案。那么,影视业务自身发展如何,能否承担得起百亿估值呢?

产业必由之路

从历史业绩看,万达影视值得期待。2016年首次收购书显示,整合前即没有并入传奇影业的2014-2015年,万达影视实现营收3.82亿元、5.69亿元,净利润为6116万元和1.3亿元。此时,万达影视并未收购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因此,这是万达影视自身业务的净利润。

收购后,互爱互动2016-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16亿元、2.87亿元,新媒诚品分别实现净利润7037万元、1.36亿元。

2016-2017年,万达影视营收为9.95亿元和2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4亿元和5.97亿元,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分别于2016年5月4日和2017年5月31日纳入万达影视合并范围。在不考虑互爱互动业绩波动情况下,其2016年并表后贡献约1.45亿元的净利润,即万达影视2016年的电影主业净利润约2.19亿元。

由于电视剧业务有第四季度结算的周期性,假设新媒诚品2017年1-5月仅有1000万元的净利润,那么,万达影视2017年电影业务的净利润约为1.84亿元。

根据最新收购草案,在扣除互爱互动和新媒诚品各自未审计的净利润后,2018年,万达影视电影主业贡献了约3.6亿元的未审计净利润。

即2014-2018年,万达影视电影主业的净利润约为6116万元、1.3亿元、2.19亿元、1.84亿元和3.6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5%。

在上市公司中,市值百亿元左右的北京文化(000802.SZ)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也不过3.27亿元,市值300亿元附近的光线传媒2018年获得了14.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但其中仅出售新丽传媒就获得了逾22亿元的税前回报,其主业盈利如何由此可见。

市值近200亿元的华谊兄弟则无需多言,公司从2016年起扣非净利润就已经萎靡不振,2018年直接亏损近10亿元。

在影视圈有所谓的民营“五大”,其中乐视影业几乎消失,华谊兄弟目前低迷,光线传媒靠卖股权支撑门面,博纳还未上市其盈利状况无法知晓。从民营“五大”的遭遇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的传媒公司稍有不慎便容易掉队。

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行业整合史。招商证券分析指出,20世纪20-30年代,好莱坞的传统“五大”电影公司出现,“五大”电影公司不断占领制片、发行和放映各环节的资源,不仅控制了制片行业,也拥有最高票房收入的影院。

彼时,按营业收入计算电影公司CR5达88%,CR3达到65%,前八大电影公司利润占比能达80%。电影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运作增强对影片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市场议价能力,通过影院资源的占取保证制作影片的首轮放映,由此带来正向循环。

1948年反垄断判决,美国大制片厂既拥有电影制片、发行业务,又同时拥有首轮影院的放映,必须放弃对放映环节的控制,对放映业务进行出售。而中国目前行业集中度远小于美国当时的状况,产业链正处于垂直整合的阶段。

从欢喜传媒的公告来看,面对一线明星,独立的影视制作公司基本没有话语权,资本在明星面前几乎处于从属地位。资方若想获得话语权,就需要强大的资源,掌握了全产业链的行业资源,才能在影视行业有真正的话语权。

招商证券指出,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渠道发家,企业总是在立足原有主业的基础上,向另一极进行积极探索,打造企业的文化品牌生态,“内容+渠道”协同的价值及其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主要行业趋势,万达电影重组后将具备“线下渠道优势+优质内容+娱乐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从而受益于电影全产业链布局和泛娱乐大平台搭建的完成。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的财富号 2019-03-19 16:4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