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路闻卓立

       中国的开放进程日益受到关注,近期中国开始拿出实际行动来践行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的承诺,包括降低关税、缩减负面清单等。下个月中国债券市场也将加入彭博指数,即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外贸出口优势消失,叠加国内严控房地产背景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就落到了“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驾:国内消费。

       近期中国官员相继喊话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主要措施在于降低关税、压缩负面清单、推动实施《外商投资法》。据公开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时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进一步降低关税,降低通关难度。中国将更好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吸引保护外商投资。

       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扩大金融业的开放,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论坛上称这是金融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包括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利率、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在投资和外贸“两架马车”双双减速的情况下,进一步开放将对中国企业的盈利和大类资产的价格造成一定的冲击。路闻卓立此前也称撰文称,中国向全世界开放金融市场,不仅各类资产的成本将放入全球范围内考量,资产的定价也随之更显复杂性。一旦利率市场化,中国的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资产将与海外资产同场竞技,人民币资产能否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这充满着不确定性。

       不过中国高层的考虑是继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拉动内需,发挥“消费”这最后一架马车的作用。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上周六在论坛上表示,中国一向讲求“言必信、行必果”,将认真实施《外商投资法》,加快制定配套措施,走开放合作之路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最优选择。

       “我们不开空头支票,我们是行动派。”他并强调,“我们主张在开放合作中做大蛋糕、共享蛋糕,不搞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

| 中国的开放是实实在在的

       早在全国两会通过《外商投资法》就可以看出,中国正在实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文章称,《外商投资法》印证着中国利用外资的“三个不会变”: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商务部在3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正积极推进《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同时,商务部也在对现有的外资管理规定进行全面清理,统筹推进“废改立”的相关工作。

       韩文秀表示,将加快修改完善国内法律法规,以法定规范的方式将对外开放的举措固定下来,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等。

       此外,除了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也是强有力的信号。

       目前全国范围的负面清单只有48项,今年商务部还在研究进一步缩减清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也表示,将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并设立生产研发基地。

| 金融业开放是重点工作

       据易纲介绍,去年4月宣布的金融开放时间表,对11项具体措施给出了具体时间。目前,绝大部分措施已经落地。极少数尚未落地开放措施的修法程序也已到最后阶段,相关申请的受理工作也已经开始。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取得明显进展。

       易纲说,下一步将坚持金融服务业开放、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互配合,协调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要在持股比例、设立形式、股东资质、业务范围、牌照数量等方面对中外资机构适用同等监管要求和标准,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同等对待内外资金融机构。还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金融业开放的制度规则,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

       具体来看,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则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金融开放的方向和领域,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或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在规模、年限、股东类型和持股比例等方面的数量性限制,以及拓宽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等。

       金融业开放过程,金融风险防范的复杂性可能会加大,对此,易纲表示,需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机制。探索以存款保险为平台,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等。

       下个月中国债券市场将加入彭博全球综合指数,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已达12.42万亿美元,很快将超过日本的12.62万亿美元成为第二大市场。

1.png

| 保基建,拉内需

       在投资和出口都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准备押注基建,让“内需”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此来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要确保所有行业的税费只减不增。受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有所放缓,中央将压减一般性支出,面对收支压力,将确保每一分钱花得其所,用的安全。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将继续增加基建规模,支持新能源汽车,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论坛上表示,要适应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者在内的14亿居民消费升级和分级的态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服务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

       他表示,将积极拓展消费新增长点,研究制定居民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加强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商品消费的措施,加快旅游、文化、健康、体育、教育、育幼、养老、家政等服务也的发展,释放服务消费的巨大潜力。

       路透援引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称,要建设中国这个强大的内需市场,需要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推进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培育强大的新兴市场,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能力。

      “中国发展仍然处于并将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应该处于战略机遇期,通过持续、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中国有能力将经济发展的压力转化为高质量的发展动力。”他说。(完)

(来源:银华基金的财富号 2019-03-26 11:52)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