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幸福的问题,但是直到进入21世纪,经济学家才将幸福作为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也为我们解读幸福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

01幸福公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就曾研究开创了一个幸福公式:

幸福=效用/欲望

这个公式中的幸福,只有两个因素,一是你所能够获得的效用,二是你的欲望。效用,是人消费某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是欲望则是对某一种物品效用的需要程度。它所表明的是:效用确定的情况下,功利心越小,幸福越高;功利心确定的情况下,效用越大,幸福越多。

用一个简单公式,将一种复杂自然现象展示出来,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然而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要复杂得多,用简单公式表达难免有些局限。

02经济学中悟幸福秘籍

 “伊斯特林悖论”

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研究发现,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长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这就是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又称 “幸福悖论”。

提高收入水平,有了物质保障确实可以增加幸福感。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将“有中等财富”视为幸福应具备的五个要素之首。但是,也不要过度追求钱财。就像在较为贫穷的国家,个人收入与幸福感的相关较强,而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其未必会明显增加幸福感。 

 非物质因素同样影响幸福指数

多年的经济学对幸福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影响幸福指数有许多非物质因素。比如,在一般人眼里,住别墅的人一定比住公寓房的人要幸福得多。但是调查数据却完全相反,因为那些住房条件一般的人,花费上下班交通时间比住在大别墅的人要短的多。

当人们以物欲满足为幸福时,就很难感到满足和幸福,这也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所以最佳的选择不是“买买买”,而是增加消费的多样性,让生活丰富多彩,比那些物质带来的快乐要大得多。

 “相对消费理论”

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提出“相对消费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福利与其相对地位有关。而相对地位是与别人比较得来的,当别人的收入也提高时,你的收入如果不提高,幸福感就会下降。心理学证明,所有的人都会有攀比心。幸福或者不幸福,往往就来自于攀比心理。

要想感到幸福,就要保持健康和良好心态。心理学有过一项统计,恰当处理人际关系、有自己的生活兴趣、身体健康是人们过得幸福的三个重要因素。亲情、友情、信任等都会带来幸福感,而且收益高,成本低。

(来源:上投摩根基金的财富号 2019-03-26 18:1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