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回顾]

股票市场:上周市场整体呈震荡上行态势,市场赚钱效应显著。行业板块全线飘红,但是板块轮动速度加快,其中非银金融,国防军工和化工板块周涨幅居前。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报3246.57点,周涨幅5.04%;深指报10415.8点,周涨幅5.14%,其中深成指周线录得13连阳。情绪指标方面,上周市场年化换手493%,活跃度较前一周增加125%。资金面上,北上资金前三天呈净流入态势,最后一个交易日净流出8.59亿,整周合计净流入67.74亿。

具体来看,上周沪指在金融股的带动下依托5日均线强势上攻,成功站上了3200点,沪深两市日均成交10050亿,成交额再度放大。周K线上看,指数跳空高开以一根光脚大阳线报收,中期趋势向好;日K线上看,指数上行势头依然强劲,技术指标MACD红柱持续放大,在四月份政策面依然处于偏暖格局的情况下,预计后市指数上行仍是主基调。

债券市场:

货币市场:上周央行未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同时央行已经连续11个工作日暂停逆回购操作。资金回笼方面,上周无SLO或MLF到期,央行实现整周资金零投放零回笼。值得注意的是,4月17日将有大规模MLF到期,资金缺口近5000亿元,多家券商预测17日前央行降准是大概率时间。在跨季度以及税期过后,银行间资金压力大幅缓解,银行间利率大幅下行,R001均值为1.8860%,R007均值为2.4127%,下降幅度均接近100bp。

现券市场:上周股市继续上扬,突破前期高点,最终收于3246.57。股债跷跷板效应加之PMI数据超预期,债市回调。截至周五,1年国债收于2.4759%,10年国债收于3.2679%;1年国开债收于2.5949%,10年国开债收于3.7633%。

[主要观点]

股票市场:经济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减负。短期在宽信用、减税降费等多因素推动下,二季度经济可能有阶段性企稳迹象。但中长期增速的下行可能尚未结束。

流动性方面,与去年年末相比预计社融同比增速虽有所反弹但增速仍处于历史低位,融资总量触底回升,但结构性问题仍在,中长期贷款改善不明显,显示实体融资需求仍偏弱。M1同比增速或处于低位意味着企业对未来投资风险偏好处于低位。长期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

风险偏好方面,近期市场在经济数据超预期、减税降费政策推进、外围平稳的条件下风险偏好回升。4月3日晚间,深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深市新增开户数299万,比上月的143万增长109.1%。3月份深市股票成交总额环比增长104.73%,至10.31万亿元。

操作方面,近期市场连续上涨,建议适当控制仓位,注意回调风险。行业方面,目前的股票市场正处于估值向业绩切换的时间窗口,建议关注业绩稳定和显著改善的非银、工程机械、食品饮料、地产等行业。

债券市场:短期而言,经历了上周利率的快速上行,利率可能存在短暂的回调空间。但从中期来看,基本面向好趋势难以证伪,流动性宽松预期松动的概率正在上升,叠加通胀预期来袭和贸易环境改善预期强化,利率向上的趋势可能只是处在初始阶段。从资金面上来说,短期内由于MLF到期带来的流动性缺口会促使央行采取必要的行动,保持资金的合理充裕。但同时,从央行近期严肃处理散播降准消息的行动可以看出央行对于降准的时机和动机仍在审慎的考虑,资金面的宽松使得采取降准的必要性下降。另一方面,基本面向好以及非洲猪瘟的影响,使得通胀有所反弹,抑制了宽松的空间。未来资金面的变化趋势仍旧受诸多因素影响,降准虽然仍有较大概率,但降准时机和降准力度可能都不及市场一致预期。

在风险偏好的阶段性上升时期,对债市的压制比较明显。短期内债市仍有较大下行压力,利率波动加大,在此阶段信用债票息收益相对稳定。

宏观经济

国内经济:3月PMI回升。3月中采制造业PMI回升至50.5%,财新制造业PMI回升至50.8%,均创半年新高。其中中采制造业PMI的回升主要源于生产指数的大幅回升,而需求指数的回升依旧偏弱。

需求略有改善。3月下游需求出现小幅改善,其中前10大地产商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6.8%,主要34个大中小城市的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也有所回升;乘联会3月乘用车零售和批发增速分别为-12%和-14%,降幅比前两月明显收窄。

国外经济:美国3月非农数据超预期。上周五美国公布3月就业数据,3月美国非农就业新增19.6万人,超过预期的17.7万人,较上月的3.3万人大幅反弹。3月失业率3.8%,与上月持平。3月非农私人企业时薪环比和同比增速分别为0.1%和3.2%,不及预期和前值。数据发布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表示美联储应降息并结束缩表。

本文数据来源:wind资讯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嘉合基金的财富号 2019-04-08 10:4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