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央行宣布进行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一举打破了市场对4月份央行可能降准的猜测。可别小瞧这400亿操作,要知道这是央行沉默18天之后第一次出手!

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投放短期货币的一种方式,降准则是投放长期货币,根据以往央行的习惯,每当降准前后一段时间内往往不会进行任何短期操作。由于今年二季度有大量的MLF到期以及企业税费上缴,这段时间内可能有5000亿左右的资金缺口。

所以人们相信4月份会降准,但是如今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或许在18天决定是否要降准当中选择了不降。

央行在这个节点不降准,反映两个问题,第一,货币政策可能开始边际收紧;第二,中国经济可能已经初见起色。

4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在新闻公布中提到“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第一点,“总闸门”时隔很长一段时间后再次被重提,显示政策可能发生微妙变化。第二点,央行重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说明在一系列经济数据逐渐回暖的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的比重在上升。

之前,我专门分析了3月份的通胀数据,发现时隔几个月后PPI首次反弹,由于PPI反映的是工业品价格,这部分说明工业的需求端渐渐有起色。另外,3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新站上50%的荣枯线也印证了这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4月12日,央行发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社融和M2双双反弹,今年3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8.6%,预期8.2%,前值8%;社会融资额增量2.86万亿,市场预期1.85万亿,前值0.7万亿。

M2和社融一个是负债端(存款),另一个是资产端(贷款),可以理解为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规模,3月份社融和M2增速加快反映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上升,这也能从金融端看出中国经济出现企稳迹象。

降准可以创造货币,一次降准1%创造的增量基础流动性是8000亿左右,创造的增量M2是5万亿人民币左右。但降准降息是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决不大可能乱用。现在货币政策的量化标准之一是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应与名义 GDP 增速大体匹配。名义GDP是把物价考虑在内的,我们可以粗略地划个约等式:实际GDP增速+CPI增速≈M2增速(或社融增速),4月17日将会公布一季度的GDP数据,预计名义GDP是6.3%左右,加上3月份CPI是增速是2.3%,这意味着目前M2和社融增速不可能偏离8.6%太远。

如今3月份的存量社融增速达到10.7%,有点偏离8.6%,所以央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中重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表明在经济增长和防风险平衡当中未来可能稍向防风险倾斜,这就注定了未来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太松。

其实,货币政策和房地产政策有很多微妙相似之处,比如在经济较好时政策往往会偏紧,反之则偏松。近期国管公积金实行二套房“认房又认贷” ,虽然实质意义不大,但却传递一个信号,在经济可能企稳的情况下,未来房地产政策更不大可能放松。这些微妙的地方好好体会一下。

(来源:小白读财经的财富号 2019-04-17 10:5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