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flamingoz

这世上能和恋爱一样又爽又痛苦的事,大概就是解读年报了。

每年春天,包括世界财富500强企业,都像乖巧的小秘书一样,递上了精心准备的年报。

然后,个人投资者摆出和巴菲特同一个姿势,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份年报。

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年报大有一种意味,"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华丽的自圆其说,客套的表白,还有虚伪的数据,不乏有些企业发狠扇了自己财报几巴掌,是为了让账面利润看起来更"肿胀丰满"。

懂年报的人实质不多,如果没有深入的全局洞察,又怎么能理解局部细微的意义。

另一方面,解读年报的视角也许可以更有趣、生动些。

正如招行所说,2018年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许多有态度的年报,为我们勾勒了一个风云盛世之下"众企百态"的中国式画卷。

画卷里充满情绪,也是情结。

一、一剑八瓣,威武却还未够霸气

虽然我们力求遵守所有当地适用的法律规范且无意违反,在一些业务所在地区,由于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如法律规范公开程度、司法和执法尺度、意识形态等,但仍有可能存在各种不利的影响。

—— 华为2018年报

华为2018年的年报,第一次着重描述了外部的风险。发生了什么,大家也都知道了。

民族品牌所面临的问题,有时候非"品牌"的问题,对外而言,华为是"中国华为",中美烽烟看似行将散却,但贸易博弈永不落幕。

对此,董事长梁华依然给予了充分的信心: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以及存在何种困难,我们仍然会沿着公司的战略方向继续前行,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新生态,为技术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 华为2018年报

不谈民族,只谈人类文明。

格局是学不来的,而今的华为已经有资格说:永不退让!

未来愿景也触手可及:

1. 手机出货量世界第一;

2. 5G时代几乎注定属于华为。

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如今矗立在华为冲锋5G之路的大山之一不是别人,正是华为曾经亲密无间的伙伴。

外部的风险是事儿,内部的利益瓜葛就不是吗?

中国移动2018年的年报,对5G表达了不同的态度:

国家已决定于2019年继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络基站扩容升级;

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

—— 中国移动2018年报

接下来中国移动话锋一转,在资本开支规划中写道:

公司2018年资本开支为1671亿,为满足支撑(四轮驱动)增长以及未来网络演进升级的需要。

2019年公司不含5G试商用的资本开支计划为人民币1,499亿元,较2018年下降10.3%。含5G试商用的资本开支低于2018年水平。

资本开支主要投入到保障4G流量增长、支撑宽带提质提速、保障政企业务投入、夯实转型发展基础、推动网络升级演进等多个方面。

—— 中国移动2018年报

话没有挑明,但大家都心知肚明:2019年中国移动5G的资本开支不会超过172亿,与4G建设的大规模投入规划相比,差距明显。

中国移动似乎不是很想出钱。

被按着价格不让涨,而要再花大投入升级产品服务,这横看竖看,都是在做亏本生意。

这不禁让人想到,人们天天期盼5G,但如果5G流量费几百元/月,是否又会毫不犹豫地去换呢?

任何新业态的发展都意味着价值链的重构,重构没有通途,往往意味着痛与纠葛。

华为已经足够威武,但要走向星辰大海,攘外必先安内。

二、所谓稳稳的幸福,哪有这种东西?

与华为不同,金融业更像似大国中庭的定海神针,一向被认为是最稳的投资领地。

但金融企业的2018年年报都表现得有些如履薄冰。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求转弱,风险不断暴露,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吐露了这个担忧。

去杠杆的旋风在18年席卷了整个经济体系,高杠杆运行的金融行业正处于风险传导链的最后一环。

人们正在欢呼经济复苏,然而金融行业心知肚明,只有当危险在自己身上发生了,链式反应完全结束,周期轮回才算完全。

招行字字珠玑的年报可谓态度最明确,详细说明了目前态势: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和产业链分工重构,大国关系与国际竞争格局洗牌,给市场环境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亲周期行业,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将面临现实的挑战与冲击。

—— 招商银行2018年报

作为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因您而变",他是行业优秀的经验者。

招商银行大厦的LOGO依然高调照耀深南大道的川流,然而有些光彩太容易被夜色撩拨,尤其在2018年大家都深切感受到变局迫近……

这时,作为老大哥的建行决定站出来,给出了不一样的展望:

2019年注定是充满新机遇新变化的一年。

—— 建设银行2018年报

别忘了,建行在2017年年报展望却相当谨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建设银行2017年报

那么,如此态度乐观挺身而出是爱吗,是责任吗?

不如再往后看一下银行的核心指标,建行的底气其实有更合理的注解:建设银行2018年资本充足率17%,位列中国商业银行第一!

招行对2019表现得略为谨慎,但在建行看来,2019看到了机会。

年报中,微妙地展现了同行间的眼界差距,当然,这或许已经天生注定。

招商,还不是为了建设。

另一方面,还在蓬勃发展的保险行业,也意识到除了经济下行以外,行业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

中国太保年报说:

从行业内部看,保险业正处于增速换档期、多年积累风险的集中释放期和保险发展模式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行业增长和盈利目标面临挑战。

—— 中国太保2018年报

新华保险年报也差不多,总算要乐观一点:

从短期来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从长期来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增长动力来看,内需仍是根本,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身体保持健康和老有所养的需求依然会为保险行业发展创造巨大空间。

健康险、意外险等风险保障型业务仍将是行业最大的增长点,长期储蓄型产品将继续崛起,年金险仍将在首年业务中占据一定比例……

—— 新华保险2018年报

保障型业务领域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保险是什么,需要先付钱之后不确定时间才得到服务,关键是任何人都反感享受这种服务。

中国人对此有心结,乐观而言未来市场广阔,可是低头看足下,举步维艰。

过去靠忽悠、拉人头卖保险,行业口碑欲说还羞,或者干脆卖套着保险外壳的理财产品,大有一种窄路也是路的无奈。

保险最终还是得必须回归其保障本质。

市场份额就在在这里,之后更多的则是同行间各拼眼界手段。

所以,必须讲一讲中国平安的眼界手段了。

相比其他同行,中国平安的年报倒显得非常平庸了,没有提及过多风险,都是些客套话:

2018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动能不断形成。

2019年,本公司将保持稳健经营,落实本届董事会的发展规划,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 中国平安2018年报

怎么都觉得是,一边敷衍,一边自满?

中国平安作为保险龙头,2018年取得了业内最高的内含价值增速。似乎在平安眼里,太保新华面临的风险只是他们的个别风险。

中国平安而言,也许目前主要的矛盾是:自己公司股价被低估了。

就如几个月前平安的价值分析报告一样。

非常有趣的是,金融行业自我吹捧一直不受待见,所以大家心照不宣都不干这种事。

一般证券行业研究员都不推荐自己家的股票,同花顺也不能给自家的股票评级,但中国平安有自己的想法:华丽打破了这个潜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自我吹捧的不是别人,正是站在公司顶点的总精算师。

总之,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业的周期还远没到风险出清,触底向上的时刻。

或许只有大而不倒的龙头们才能享受稳稳的幸福,惯性摆出睥睨天下的姿势,跟大家说:"我们眼里全是机会,没有怕的。”

任何生态层,都是强者摆着谱背负双手仰望星空,弱者则告诉自己只能先脚踏实地,然后一边忧心忡忡,一边跃跃欲试。

未来到底是强者恒强,还是变局洗牌重生,这个问题,也是下注中国未来的关键。

三、良药苦口婆心,心也是累了


 


一年以前,医药板块还是市场中的明星,许多药企对新政策翘首以待,认为未来是医药行业的黄金时代。

典型的说法就是:未来人口老龄化,投入低产出高,医药行业就是个印钞机。

但随着集中采购政策出台,梦醒时分,一首凉凉一场病。投资者也才"猛然"意识到,所谓的黄金行业,只不过是一些一直在靠关系销售维持高利润的化工公司。

良药苦不苦?又是第几次被资本市场的故事感动?

其实药价的畸高本质,早在2016年,被总理重重批判:

当前医改最重要的是价格改革。价格问题尽管是沉疴旧疾,一下子处理很难,但必须坚决推进!

就上层决策而言,医药是民生问题,这实质是中国人的情绪所向!

2018年后,这场大戏才正式进入主章节,随着集采政策推进与更严格的监管力度显现,药企们纷纷收敛了乐观的判断。

信立泰曾在2017年放言:

2017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核心产品实现关键性突破……

—— 信立泰2017年报

而今年的致股东信中写到:

2018 年是变革的一年,“质量、价格、创新”是制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词。面对市场变化,我们应该敬畏和乐观。我认同,越在不确定的年份,越能诞生和锤炼伟大的公司。

—— 信立泰2018年报

机遇没有了,只剩挑战,时移世易也。

多数思维落后药企这才发现:过去仿制药的高价并非理所当然,现在所有的玩法都变了。

但即使那些做得更好的公司,也发现计划也赶不上变化。

复星医药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这个一致性评价呢,不是一个挑战,应该是一个机会,一个我们进攻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抢市场。"

但在第一轮集采中,由于价格最后没谈妥,复星医药的药物中标后选择弃标。

同样先中标后弃标的还有石药集团,4个产品全部弃标。

他们已经是最跟得上政策指引的企业了,只是没想到药价的要求降幅仍远远低于自己的心理要求。

3月底的股东大会上,企业龙头恒瑞说:"现在集采影响不到恒瑞,但是迟早是要有影响的,旧产品压力不小,我们会尽量用新产品放量来补上。"

连行业龙头,都不敢大气,因为实在没有底气。

民生是需要被满足的利益,而不应民生就是利益。

再问问身边的人,其实除了屁股决定脑袋的医药股投资者,也没有哪个人会认为我国药价是便宜的。

看病贵,这是个毫无争议的事实,中国人的情绪绝对大于医药股投资者的情绪吧?

如果医药行业不堪负担国计民生,谈投资价值怕是虚了些,药企的未来需要格局,专注产品、技术、创新不好吗?

四、消费就是消费而已

关于消费升级,往往只聚焦在结构,却很容易忽略消费本质。

在去年曾经发生了一次讨论:中国消费是升级还是降级了,升级者以茅台做代表,而降级者以榨菜二锅头做代表。

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定论,但对于消费公司而言,与其争论这个问题,倒不如想想怎么做好产品——这才是消费的本质!

新一代的消费者愿意为他们真正喜欢的东西支付溢价,只要能抓住消费者的心,就能赚钱。

在耐克和阿迪的夹击之下,中国体育品牌安踏不但没有垮掉,还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一跃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三大运动品牌。

更少有人注意到,安踏近十年股价涨幅比茅台凶猛!

安踏体育在年报中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理由:

部份中国体育用品品牌近年普遍面对着品牌形象模糊、产品欠缺差异化和在线与线下渠道的销售掠夺等挑战。

行业竞争激烈,不同品牌的表现各异,然而凭借我们强劲的基本因素,加上有效的零售导向措施,让我们有能力于同业中脱颖而出,并保持在各市场的领导地位,在急速变化和正在整合阶段的行业中增加市场份额。

要从(消费者买得起)发展为(消费者想要买)的品牌转变。

—— 安踏体育2018年报

联想起1年前,安踏的KT3球鞋在旧金山发售,引发千人排队抢购的盛况,方知这一句“消费者想要买”的厚重。

这话一方面是夸自己,一方面,估计也是讲给已经开始习惯仰头倾听的同行。

涪陵榨菜的年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经济以及快消品行业正在加速转型,低层次、粗放型、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因国家政策驱动和高成本的拉动,正在向品牌化、精品化、专业化转型。

所带来的产业影响,必然使行业向品质化、品牌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速洗牌,市场逐步向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集中,公司所处的榨菜、泡菜行业也不例外。

—— 涪陵榨菜2018年报

一个卖榨菜的公司,能有多大可能?

不过看看安踏和涪陵榨菜这些年发展轨迹,做的那些事,无疑都锁定了消费本身,对消费者足够诚意与尊重。

关于这点,段永平其实做过一个很好的陈述:

"我们公司不会把追求干倒谁作为目标,也不会把市场份额、销售数量及排名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的。我们追求的就是改善用户体验,做出最好的产品,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成功的公司发展的历程各异,但总会在一个成功要素点默契共鸣。

他们对消费的理解在于,知道客户真正需要什么。

五、结语

华为还有多久真正成功?

建行、平安该在何时跟进?

恒瑞医药出清?

安踏会成为下一个耐克吗?

其实解读年报不单是为了这些问题。

通过年报,我们还能够体会到投资背后的温度,透过上市公司,见到一卷最真实、立体、恢弘的中国。

在这片辽阔深远、文化源远流长的大地,投资还有一些独特逻辑。

这种逻辑,不止于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以及巴菲特的长期价值,更蕴含中国式情绪,应是家国、责任、民生、人本……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好看行不行~

(来源:丫丫港股圈的财富号 2019-04-20 13:3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