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忙所以实在没空写文章,不过依然还是被后台的多条科创板基金咨询留言所震惊,再加上星球上以及身边朋友同事的轮番轰炸性询问,科创板基金似乎想不火都难,颇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家都在谈论科创板基金”的既视感。

我本来一点都不急着讲这个科创板基金,哪怕我知道最新的一批7只科创板基金即将上市发行(1只明天26日开卖,其余6只下周一的29日开卖),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讲之,掐指一算我也有一个多礼拜没写文章了,为了证明你看的这个公众号不是个空号,我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科创板基金吧。

讲科创板基金之前先普及下科创板是啥。

话说科创板全称为科技创新板,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由上交所设立。目的是通过资本市场来直接支持科技创新类企业的发展。其最大的两个标签一是注册制

所以讨论科创板值不值得投资意义似乎不大,因为这个事情基本上就是只许成功不许成为成功之母的。

相较而言,或许讨论如何投资科创板会更有意义一些,毕竟科创板由于采用了新的发行制度和定价机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管是投资难度还是投资要求都是很高的。

比如投资科创板的50万以上股票资产和两年以上交易经验两大门槛就能挡掉不少小散投资者,这一门槛会让科创板股票的流动性弱于A股其他板块。

再比如科创板最大的亮点注册制,其配套的另一制度叫做退市制度,更为严格的退市标准将让科创板比A股其他板块有更大的退市风险。

再再比如科创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常规的涨跌幅限制扩大为20%,且上市首日就放开融资融券,几乎每一项的脸上都贴着两个字:风险。

另外科技创新板块虽然是全村的希望,但是你们都懂的,一方面单一板块很难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具体可以参考A股计算机板块的波动),另一方面上市标准的降低(比如亏损科创企业也能上市)将使投资难度变大,传统的诸如PB,PE等估值方法将不再适用。

以上看着像是在列举投资科创板的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会自然而然的引导我们得出如何投资科创板的其中一个解:

既然投资科创板这么难但又很有前途,那么借道科创板基金就将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式。

通过科创板基金,一方面可以低门槛的参与科创板投资,分享国家创新发展带来的回报,另一方面又能借助公募基金的专业投资优势,有效的降低上述各种投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创板基金还真的是不火都不行。截止到目前,据说已经有80多只科创板方向的基金上报到证监会待批,最新的消息就是文章开头的首批有7只科创板基金将于这周五和下周一陆续发行上市。

具体信息可见下表:

对照上表我们来直面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到底要不要买这些基金呢?

我们按照常规套路先来看下这些基金。

所谓射人先射马,看基先看人,那就先来看下这些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

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拟任了2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基金,他们分别为刘武和蔡荣成。

其中刘武在2018年12月12日接管了曾经大名鼎鼎的易方达新兴成长,虽然正好赶上了2019年的好时候,但是因为时间太短我也得不出什么结论。蔡荣成没有找到管理公募基金的数据,也得不出什么结论。

华夏科技创新混合拟任基金经理为张帆,2015年11月加入华夏基金,现任股票投资部高级副总裁。管理的基金和业绩如下:

南方科技创新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为茅炜,2009年加入南方基金,现任权益研究部总经理、境内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管理的基金和业绩如下:

富国科技创新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李元博,2015年7月加入富国基金任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和业绩如下:

嘉实科技创新混合拟任基金经理王贵重,2015年7月加入嘉实基金,目前担任科技组组长,没有管理公募基金的数据,自然也得不出什么结论。

工银瑞信科技创新3年封闭混合拟任两位基金经理,袁芳和张继圣。

其中袁芳于2011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大消费研究团队负责人、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和业绩如下:

张继圣于2018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权益投资部权益投资能力七中心负责人、基金经理。目前管理另类大名鼎鼎的工银互联网 (2015年成立至今净值仅剩0.342元!),因为时间太短继续得不出结论。

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同样拟任了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基金,分别为马翔和刘江。

其中马翔于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的基金和业绩如下:

刘江于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的基金和业绩如下: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的宣传一般都是长这样的:为了备战首批科创板基金投资,各家公司均派出了精兵强将。

可不知怎么的,我看完上面这些基金经理的履历和业绩之后,大概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凭心而论,这些基金经理当中业绩比较好的分别是工银瑞信的袁芳和华夏的张帆,而根据这些基金的投资范围,基本都有一条叫做“投资于科技创新主题的证券都是不能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的。

再来看工银袁芳主要是研究大消费的(她目前管理的基金也主要是这个方向),对科创板块的驾驭能力未知;华夏张帆原是TMT行业和电子行业分析师出身,相对来说倒是比较契合科创这个概念。

其他的要不就是新兵蛋子基金经理(嘉实,易方达),要不就是老兵业绩不怎么好蛋子基金经理(南方,富国,汇添富),甚至都可以忽略他们原来的研究方向或者擅长的是否是和科创板块相关了。

再来看下这7只基金的产品类型以及相应的股票仓位

由上表可以看出,虽然大家都是科技创新混合基金,投资范围也基本一样,但是在产品类型和股票仓位上还是略有差别的。

考虑到科创板目前并没有启动,加上科创板实际试运行中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奇葩景象也未知,再说哪怕是专业的基金经理对科创板的新玩法也得有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所以我个人会比较推荐仓位相对灵活一些的灵活配置型基金。虽然灵活配置型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更高,但好歹会多个轻仓或者空仓的选择。

至于有人说封闭式基金会更好运作我持保留意见,主要是这批里面工银瑞信家的工银互联网 给人的心里阴影面积实在太大了。。。

我不知道看到这里你们什么感觉,我依然没啥感觉,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依然一点都不急着去买这些科创板基金,倒不是科创板不好,相反我觉得科创板一开始多半会挺好的,所以有条件的话请尽量去参与科创板的打新(有能力的甚至可以去参与一开始的炒作),没条件的再来考虑买科创板基金。

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尽量去参与一开始的科创板,但是并不等于要去参与一开始的科创板基金,主次不能颠倒,科创板都没出来呢,请问科创板基金要怎么建仓?如果还是买市面上能买到的科技创新类股票,那我买个更擅长做科技创新的基金不是更好?

而且,前文就提到过了,科创板基金申报数量已经超过80只,这一批才出来7只,所谓老鼠拉木锨——大头还在后边呢,你说你有什么好急的,后面出来的不同类型不同基金经理管理的科创板基金越多,挑选余地岂不是越大?

再说,参与科创板也并不是仅仅只有买这些新出来的科创板基金一条道,远的不说了,近的就有之前发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同样可以参与科创板,而且是以非常稳健的战略配售方式——获配可能性大,配售数量也大,也不需要为了打新而被动建仓,除了要持股12个月以上,其他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啊。

当然了,这里必须说明两点:

其一,现在战略配售基金只能场内买,所以也怪不得场内有些战略配售基金都开始出现溢价了。

其二,战略配售基金规模太大,配售完了收益平摊下来可能就不明显了,大概可以赚个盒饭钱吧。

哦对了,我还看到有人泼冰水说科创板大热必死,对此我同样持保留意见,我认为:大热必开空调。

差不多就这样吧,因为有一种清楚叫做我觉得自己写清楚了。

(来源:小5论基的财富号 2019-04-26 09:15)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