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翻看投资者发的贴,“偷吃”这个词出现频率很高,一开始不明就里,看多了再联系上下文,貌似猜到了一点。

很多基金的网站都会提供当天的“净值估算”,这个“净值估算”数字和实际最终公布的净值之间往往会有一些差异。当“净值估算”数值大于实际公布的净值时,有部分投资者就认为基金或者基金经理“偷吃”了净值。

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解!

首先,来说说净值估算的一般逻辑。基金在季报中会公布十大重仓股的持仓数据,而在半年报和年报中会公布全部持仓的数据,而网站所做的“净值估算”就是根据这些持仓数据加上自己的调整模型算出来的(请注意只是估算,给投资者一个参考而已)。

但是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是:基金每天都由申购和赎回,基金经理也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对市场的判断对投资组合进行优化调整,而调整后的投资组合状况是非公开的。当投资组合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可能其仓位和持仓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就造成了净值和“净值估算”数据的不一致。

其次,来谈谈基金是否能“偷”净值。在基金运作的链条中,基金公司只是基金管理人,而基金托管人一般由银行担任。

基金托管人的主要职责中包括:

1.安全保管基金的全部资产;

2.执行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指令,并负责办理基金名下的资金往来;

3.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发现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不予执行,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4.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及基金价格;

以及其他职责。

在实际运作中,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双方都有成熟的IT系统来对投资行为进行管理,超越法律、法规、基金契约和内部管理规定的投资指令都完全不可能下达,更不可能得到执行。同时,每天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都需要各自独立计算基金净值并双方核对,只有核对一致才能发布,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个最终公布的基金净值。在这样一个成熟完善的运作和管理体系下,“偷吃”是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只要基金有申购、赎回或者组合优化调整,基金净值和“净值估算”数据之间就可能出现差异,但这不是“偷吃”的结果。而且在现有的成熟的管理体系下,“偷吃”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来源:创金合信基金的财富号 2019-05-14 19:26)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