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经济周期》拉斯特维德

历史、理论与投资现实

一、发现经济周期-繁荣与崩溃

二、什么是经济周期

三、经济周期的规律

四、驱动周期的因素

 

附录:经济周期理论重要事件一览

一、发现经济周期-繁荣与崩溃

先从亚当斯密之《国富论》和卡尔马克思之《资本论》说起!

亚当斯密之《国富论》

亚当斯密有一颗雄心,那就是发展一套新的伦理学理论,这套理论是以人的本能与情感为出发点,而不是从虚伪的教条中推演出来。他相信,任何人都有一个基本的愿望,那就是被他人接受,并获得他人的“同情”。

1766~1773年,就在当地资本家正忙着用新机器设立工厂的时候,已经回到英国的亚当斯密却一直在专心致志地著书立说。最终完稿的时候,已不知不觉写就了鸿篇巨制。这部5卷本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般简称为《国富论》)全面地向读者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在第一卷,斯密阐述了劳动分工是一些国家经济产出增长的主要原因。他用劳动分工来解释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与各种机器的发明。

由于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的基本源泉,他提倡通过自由贸易来促进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国富论》接下来分析了价格机制,他认为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或“均衡”价格上下波动。该书的其他章节还研究了工资、利润、企业家承担的时间风险、利息、地租、资本与税收等问题。关于政府的作用,他建议应该最小化。

英国的经济学精神不止如此。自从《国富论》发表之后,发生了许多事情,桑顿、萨伊、李嘉图、穆勒、马克思、白哲特、杰文斯、朱格拉、埃奇沃思、瓦尔拉斯、帕累托以及其他许多经济学家都为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卡尔马克思之《资本论》

在经历了任职报社被查封、被政府驱逐出境后,哲学博士卡尔马克思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作为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激进批评家,卡尔马克思的目标在于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公平的,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它应该被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因此,应该尽可能地将工人动员起来,待到时机成熟之时,实施罢工并获得掌控权。

如何判定时机已成熟是个让人感到棘手的难题。从1847年的危机来看,当时应该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时机,因为这场危机已经激化了矛盾,一些群情激愤的事件由此爆发。在欧洲的多个地方,一些共产主义者发动了起义,尽管这些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但它们确实给马克思某些启发:很显然,正是经济危机导致了对革命的探索,因此,新的经济危机可能会点燃下一次革命的火种。于是,他有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规划,不仅要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美好,更要为实现这两种制度的转变提出明确的路线图。经常爆发的经济危机正是实现制度转变的一条导火索。因此,他决定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有规律的经济危机的内在机理。

1868年《资本论》问世。他所描述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革新会经常创造经济的繁荣。

技术革新的效应指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更多的资本(机器等),雇用更少的劳动力(工人)。

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但是由于劳动力与资本的比率下降,利润率也会随之下降。

他指出:“利润率的下降不是因为工人被剥削的程度减轻了,而是由于相对于所用的资本而言,雇用的工人总数减少了。”尽管后来的经验表明情况恰恰与此相反,但他还是继续阐述,利润率的下降导致了债务亏欠的增加,直到最终发生危机,于是共产主义者就可以实施接管。

二、什么是经济周期

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利米切尔1913年出版了其著作《经济周期》。在书中,他一开始就对流行的经济周期理论作了简短的叙述。他在叙述这些理论时——诚如熊彼特后来所指出的——非常冷静客观,似乎所有这些理论彼此不分轩轾。米切尔对经济周期做了如下的定义:

经济周期指由工商企业占主体的国家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出现波动的现象。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扩张阶段,此时大部分经济活动同时出现扩张,继而出现类似的普遍性衰退,然后是收缩,以及融入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阶段;这个变化的序列重复发生,但不定期;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超过1年到10年或者12年不等;它们不能被细分成更短以及与自身有近似波幅特性的周期。

在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总量的振荡。无论是什么因素驱动了周期的发生,似乎都是在更加广泛的程度上对经济产生影响。二是周期并不是定期发生的。他之所以一再强调这个重要的发现,就是担心人们会夸大经济波动的规律性。

三、经济周期的规律

设想有一群农民,要决定用多大比例的土地来种植马铃薯。如果某一年的马铃薯市场价格非常高,那么每一个农民都会抢着种植更多的马铃薯。但是到了第二年,当他们在市场上销售那些堆积如山的马铃薯时,过量供给将会大幅度压低价格。经历失望之后,他们便减少种植马铃薯,这样做的唯一结果是减少下一年的马铃薯供给,从而使其市场价格再一次上涨。这样,他们一直在努力地进行调整,却永远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很清楚,对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假说而言,这个蛛网设想造成了不止一次的扭曲。亚当斯密假设商人能够很快判别有利的市场机会并获得收益,而这是正确的。但是,有两个因素会造成整个系统的震荡:一个是从投资到产出之间的时滞问题,另一个是制订竞争计划的信息是不完整的。显然,这两个条件都符合实际情况。

蛛网描述了商品市场的一种现象。然而,细想起来,它实际上与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26年所提出的一般经济理论非常相似。如果市场上存在太多对价格水平不满意的竞争者,他们同时决定削减各自的供应量,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经济蛛网”。或者,许多公司由于受到未料到的高价格刺激,比如说面对某个新市场,就决定对该市场进行生产设备投资。这种错误被称为“竞争性幻觉”(穆勒则称之为“竞争性过度投资”),那么它显然也会导致生产过剩。我们引入蛛网这个概念后,就可以这样说:当某个重要部门出现地方性的蛛网现象后,它可能会推动整个经济,使人们与各种产业在群体心理学的黏合作用下,一起陷入一个巨大的蛛网。

蛛网理论的重要之处实际上并不是对信息不足的假设——毕竟,这个假设无足轻重,而且已经渗透到所有的经济周期理论之中。(如果每个人都对一切了如指掌,投机者就将通过套利交易立刻把周期消灭掉。)这个理论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提出了时间滞后性。该理论表明,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系统中,甚至某些非常简单的时滞也会导致系统的明显波动。

 

四、驱动周期的因素

 

根据我们对经济周期理论的探索,这些驱动周期因素分别是“货币”、“资产”、“房地产建造”、“资本性支出”和“存货”。我们把第一个称为“货币因素”,而把其余称为“经济因素”。

利息支出

利息支付是货币环境的一个重要表征,但所支付利息的总体数字也是最难统计的。因此,我们不得不采用单个国家在某个时点上的数据,查看某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报表,然后把个人、公司与政府三部分的数字进行加总。这些数据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实际上差别非常大,这取决于一国的政府财政状况、社会繁荣状况、信用文化与制度,以及合适的利率水平,但从各国平均水平来看,该项约占其GDP的3.6%~5%。利息支付的增加将会带来利息收入的增加,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估计利率发生变化对封闭的经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其更大的效果在于增加储蓄,由此减少消费与投资,而这当然会造成经济增长的放慢。

资产价格

资产可以分为固定价格资产和可变价格资产,前者如现金、银行账户等,后者如房产与股票等。我们这里感兴趣的是具有可变价格的资产部分,而且这里所指的是总额,而非其减去债务之后的净额。资产价格倾向于在GDP下降之前出现下跌,并且在GDP开始下降之后还会持续下跌一段时间。

房地产建造

经济学中的一个现成术语叫“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它包括以下内容:

建造资本形成

房屋

机器与设备资本形成

其他建筑物

这个总值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总量中约占1/5,其中的一部分是商业建筑市场总值与住宅建筑市场总值。这个市场正常情况下会容纳大约占劳动力总量5%~6%的人就业,但还间接涉及其他更多的人员,包括那些从事相关产品(水泥、钢铁、木料、铜等)开采与冶炼的人员。

大约1/5的房地产建造活动通常是公开的,而且比较稳定,但其余部分则具有高度的周期性。

资本性支出

第四个主要的周期驱动力是资本性支出,这部分是指机器与设备方面的投资,而不是建筑方面的投资。在大多数经济体中,私人与公共部门的资本性支出合起来约占GDP的10%(但在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中这个比例还要高得多)。这一块当中有一些是公共性质的,因而也是相当稳定的,但大多数还是私人性质的。

每一次大的资本性消费浪潮都存在于某个独特的、领导性的产业部门。纺织机器、蒸汽机、钢船、铁路、电、汽车、飞机、化工以及其他许多产业领导了以往的历次繁荣,而且每一次又都出现了泡沫与崩溃的情形。不妨回想一下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技术、通信与互联网方面疯狂的投资支出,而2000年3月以后这种投资又是如何突然停止的,我们并不能完全忘掉。

 

存货

经济中最后一个主要的波动因素是存货。实际上,存货总量的波动比最终需求量的波动要大得多。存货总量一般大约占GDP的6%,并且在扩张时期的增加量约为GDP的3%,但是,它围绕这两个数字还会有较大的波动。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复无常的变化,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存货包含的电视机、DVD、冰箱、空调与汽车等耐用品的数量是不成比例的,当人们对未来心存隐忧的时候,就会停止购买这些耐用品。

此外,此书的第五个章节着重探讨了经济周期与资产价格的关系,特别与房地产市场、股票/债券/基金、外汇市场、贵金属交易、商品期货、收藏品投资等。

 

 

风险提示:

 

基金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本资料所提供的资讯均根据或来自可靠来源,但并不保证其准确和完整性,仅供参考,不构成对读者的实质性建议,也不保证在信息发生更新的情况下作出的建议不发生变化。公司及其员工不对使用该文件或其中引用的材料或因此导致的损失而承担任何责任。任何人士及机构均不应依赖该文件取代其独立判断。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投资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前,应当认真、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以及披露的最新相关公告。

 

 附录 经济周期理论重要事件一览

1705年,约翰劳出版《论货币与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呼吁建立土地银行。

1716年,劳氏公司设立。

1734年,坎蒂隆去世并留下《商业性质概论》手稿。手稿中有对货币流通速度效应的分析。

1759年,亚当斯密出版《道德情操论》。

1764年,亚当斯密乘船来到法国,遇见了魁奈。

1773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在书中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1788年,让巴蒂斯特萨伊读到《国富论》一书。

1797年,英国下议院邀请亨利桑顿就恐慌原因作证。

1799年,大卫李嘉图读到《国富论》一书。

1802年,亨利桑顿出版《大不列颠的票据信用》,该书详细地阐述了货币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他提出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1803年,让巴蒂斯特萨伊出版《政治经济学概论》,该书提出萨伊定律,即供给能够自行创造需求。

1808年,詹姆斯穆勒会见了大卫李嘉图,并开始劝说他撰写有关经济方面的文章。

1809年,大卫李嘉图发表《金银的高价格,银行票据贬值的证据》。

1816年,大卫李嘉图发表《有关经济与稳定通货的建议》。他建议使用可以转换成黄金的纸币稳定经济。

1819年,詹姆斯穆勒之子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13岁时出版《政治经济学要义》。

1822年,查尔斯巴贝奇发表《机器在数学表计算中的应用》。

1826年,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纸币与商业困境》中引入了竞争性投资这一概念。

1848年,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该书把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波动联系起来,并谈到了投机问题,还特别强调了信心的重要性。卡尔马克思完成《资本论》初稿,论述了经济周期问题。

1862年,克莱门特朱格拉出版《论德、英、美三国经济危机及其发展周期》,首次清楚地论述了经济周期的原因源自于内在的不稳定现象。

1867年,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1年,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出版《政治经济学理论》,第一次正式阐述“理性人”的概念。

1873年,沃尔特巴奇霍特(《经济学》杂志的主编)出版《朗伯德街:关于货币市场的描述》,论述了银行业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1875~1882年,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撰写一系列论述经济周期的文章,试图把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解释为太阳黑子,或者是对太阳黑子的预期。

1885年,西蒙纽科姆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介绍了后来被称为“货币数量论”的理论。

1889年,里昂瓦尔拉斯出版《纯粹经济学要义》,尝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经济。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出版《产业生理学》,介绍了经济周期的消费不足理论。

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论述了经济中的正反馈过程。

1894年,米哈伊尔塔干-巴拉诺夫斯基出版《英国的产业危机》,介绍一个关于经济周期的过渡投资/耗竭模型。

1896年,欧文费雪在他的《增值与利息》中对自然利率和实际利率作了区分。

1902年,阿瑟斯皮索夫介绍了关于经济周期的过度产出/技术的理论。

1907年,克努特魏克塞尔出版《利率对价格的影响》,介绍实际利率和自然利率的概念。

1910年,罗杰沃德巴布森出版《货币累积的商业晴雨表》,论述货币利率、股票、债券、商品价格以及房产如何与经济周期发生联系。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在德国《社会经济学文献》发文描述了长周期问题。

1911年,欧文费雪出版《货币的购买力》,主要讨论货币供给的膨胀与波动的不稳定效应。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以技术创新蜂聚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现象,并介绍了“创造性毁灭”的概念。

1913年,拉尔夫乔治霍特里出版《商业的盛衰》,关注货币的不稳定性问题以及对经济周期现象的解释。韦斯利米切尔出版《经济周期》。

1915年,丹尼斯罗伯逊出版《工业波动研究》,重点强调了资本性投资的波动是经济周期的关键推动力。

1920年,欧文费雪出版《稳定美元》,首次建议要稳定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韦斯利米切尔发起创立了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

1923年,约瑟夫基钦发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描述了短期经济周期现象。卡钦斯和福斯特出版《货币》一书,讨论消费不足理论。

1925年,卡钦斯和福斯特出版《利润》一书。

1926年,欧文费雪发表《失业率同价格变化之间的统计关系》,阐述了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

1927年,庇古出版《工业波动》。卡钦斯与福斯特出版《没有买家的生意》。米切尔出版《经济周期:问题与解决办法》。

1929年,巴布森预言了股票市场的崩溃,费雪则不同意这个观点.

1930年,拉格纳弗里希与约瑟夫熊彼特、欧文费雪以及其他人共同发起设立了“计量经济学会”。库兹涅茨出版《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论述了一个中等长度的周期。

1931年,RF卡恩在《国内投资与失业之关系》中介绍了乘数的概念。

1933年,冯哈耶克出版《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他提出货币系统自身是不稳定的,而且货币自身的膨胀能够持续几年而不会导致价格水平膨胀。霍默霍伊特在《百年来芝加哥地区的土地价值》中第一次提到了房地产周期理论。《计量经济学》发刊。拉格纳弗里希发表了《动态经济学的传播与推动问题》,说明随机冲击如何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约瑟夫熊彼特开始撰写有关经济周期的著作。罗伯特B布赖斯到美国访学,并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新观点发表演讲。

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建议国家应该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该书还阐述“消费倾向”、“储蓄倾向”、“流动性陷阱”和“乘数”等概念。简丁伯根设计了一个含有24个方程式的美国经济模型。

1937年,冯哈伯勒出版《繁荣与萧条》。该书对全部已有的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审视。

1938年,约翰恩纳森发表《再投资周期》,介绍了挪威造船行业投资中的一些“回声”问题。伊齐基尔发表了《蛛网定理》。

1939年,简丁伯根发表了两篇文章,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检验了冯哈伯勒书中的理论。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总利润波动最能解释投资波动。保罗萨缪尔森发表一篇检验加速数与乘数混合效应的文章。他发现存在复杂的模式,其中可能存在若干完全不同的效应,这取决于参数值。约瑟夫熊彼特出版《经济周期》,认为存在三种主要的波动形式: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萧条则可能是它们同时处于下滑阶段的结果。

1941年,劳埃德梅茨勒发表《存货周期的性质与稳定性》,解释了存货波动如何造成短期的经济周期。

1943年,庇古出版《古典的静态》,认为衰退的紧缩提高了流通中现金的购买力,这是一个负向反馈环,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庇古效应”。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正式公开面世。杰伊福里斯特的“旋风”项目获得批准。

1948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加入NBER。

1951年,HE赫斯特发表《水库的长期库容量》,介绍了赫斯特指数。

1953年,冯米塞斯出版《货币与信用理论》。

1954年,肯尼斯阿罗和杰拉德德布鲁发表《竞争经济下存在的均衡》,用数学模型说明经济是内在稳定的。

1956年,杰伊福里斯特进入斯隆商学院,后来他在此提出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1957年,明斯基出版《中央银行与货币市场的变化》,这是明斯基研究该问题系列的第一篇,他认为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是商业波动的关键所在。

1958年,菲利普斯再次发现菲利普斯曲线,并发表《英国1861~1957年失业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1961年,洛伦茨在一个模仿气象的系统中发现蝴蝶效应。穆思出版《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它成为早期理性预期假说的先驱。

1963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出版《美国货币史》。他们发现,在短期内,货币增长反映在经济活动方面,而在长期内,则反映在通货膨胀方面。

1967年,汉密尔顿博尔顿出版《货币与投资收益》,描述了金融流动性效应。

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和简丁伯根因为“设计并应用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过程”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因为“提出静态与动态经济理论以及对提高经济科学的经济分析水平作出积极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

1971年,西蒙库兹涅茨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对经济增长作出实证解释,从而开拓了对经济与社会结构以及发展过程更新和深入的研究”。罗伯特梅在模拟鱼群的数量时,发现费根鲍姆叶栅。

1974年,冯哈耶克和纲纳缪达尔因为“在货币理论与经济波动理论的开拓性研究,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关系的深刻分析”而获得诺贝尔奖。

1975年,詹姆斯约克和李天岩发表了《周期3意味着混沌》,引入了确定性混乱这一概念。

1976年,杰伊福里斯特出版《商业结构、经济周期与国家政治》。米尔顿弗里德曼因为在“消费领域分析、货币历史与理论以及对稳定性政策的复杂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

1980年,劳伦斯R克莱因由于“建立了计量模型并用于分析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而获得诺贝尔奖。

1981年,卢卡斯和萨金特出版《理性预期与经济实践》,把理性预期假说应用到计量经济模型。

1982年,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发表《置备资本的时间和总量波动》,介绍“真实经济周期”的现代定义。

1986年,莫斯基尔德和阿瑞斯尔因为对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而获得杰伊福里斯特奖。

1989年,斯特曼出版《试验经济系统中的确定性混沌》。

1990年,斯特曼、莫斯基尔德及其合作者对麻省理工学院系统动力学的国家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超混沌。

1991年,埃德加彼得斯发表《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说明在许多市场中存在着肥尾现象(正反馈指标)。

1995年,小罗伯特E卢卡斯因为“提出并应用了理性预期假说”而获得诺贝尔奖。

 

(来源:太平基金的财富号 2019-05-31 09:3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