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CFA 中国上海举办了题为《冠军基金经理的职业发展分享》活动讲座,邀请到长安基金基金经理杜振业作为嘉宾,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人生经历,并悉心解答了与会听众的问题。活动以访谈形式进行,以下为现场实录,略有精简:

长安基金基金经理杜振业 活动现场图

1. 您是“考证达人”,当初为什么选择考证,备考秘籍是什么?

“我大四就开始考CFA一级考试,隔年考二级,研究生结束时考了三级。因为知识有很多的重合,在考完CFA二级之后我还考了FRM,也是希望毕业后找工作时有所添翼。考证会让对方第一印象觉得这个人比较靠谱,有耐心有恒心。当然,CFA课程的理论体系比较强,不过理论和实际还是有差别,实践就是要从很多的不确定性中去寻找确定性。

2017年我考了司法考试,因为当时上班来回距离较远,每天能空出来两个小时地铁通勤时间,如果进入学习的状态就可以比较好的利用这样的时间。我备考也没有什么秘籍,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住知识点,多次重复记忆。不像部分人选择考前两三个月突击,我的建议是把战线拉长,这样复习也能轻松一点。“

2. 中国考生考证较多,您认为考证的含金量如何?CFA考试,CPA考试和司考的针对性区别?

“这取决于个人发展方向和所在行业。CFA课程覆盖面较广,可以帮非金融专业的人建立一个金融框架知识体系,但劣势是和实践并不很贴切。通过CFA考试有助于比较好的理解金融相关工作内容,在我早期工作的时候,我听别人讨论不会听不懂,只要说一点金融贴边的东西,我都能对号入座。

但对于实践中的东西,我觉得CPA可能更合适一些。 CFA课程内容很合适证券二级市场,但具体到财务的东西,尤其在国内执业,应该要非常了解国内的会计准则,尤其对于投行的朋友,可能CPA和司法考试能起到帮助更多一些。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这些考试的很多知识是相通的,比如经济法和税法的内容,我在司法考试中遇到过,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不同证书有互补的作用。有精力的可以都考虑尝试考一下。不一定非要一两年考完,可以作为持续的学习的渠道,作为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方式。“

3. 大家选择考CFA课程的理由不一样。一些人是希望达到更高层次,一些人并非从事金融行业但希望通过考试来实现转行,关于这方面您有什么给考生的建议吗?

“我本硕都是金融专业,但在找工作和工作以后,总觉得有点遗憾,为什么我本科不是数学、计算机甚至是工科的一些专业。可以学习其它专业加CFA课程,这种复合型人才也更有优势。比如,四到五年时间读个基础学科,之后的出路可能会有很多,比如做量化;或者第一份工作是做行业研究,会比纯做金融的人要更有准备。没毕业的学生转行不难,但工作几年之后转行会有一定困难和风险。”

4. 您在备考期间,怎么平衡工作压力和考试时间准备的问题?如何安排管理时间?

“学习是一种习惯。相较2到3个月集中备考,我更在乎的是掌握这个知识。刚开始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很痛苦,会有很浓的抵触情绪,但如果你把它变成一个日常行为,你可以给自己说这段时间我掌握了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得到正反馈时会有更大的动力。比如备战司考时,我跟朋友总会讲到跟法律相关的东西,我给别人讲明白,也是不断强化自己认知的过程,有目的性的和实践工作融合。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偏研究支持性的职能,每天大量EXCEL表格复制粘贴重命名。不熟的人需要一两天才能完成。后来我发现VBA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是一点基础都没有,为了实现这个功能,自己百度学习去实验,这算是我的第一个项目。我点一个按钮实现了别人2天工作量,这是我在当时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自此我意识到原来计算机这么有用,可以大幅的提高效率。这个技能我带到了下一家公司,每天要贴交易单,后来我通过VBA完成了我的工作。说实话这些工作自己做完很有成就感。很多类似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学习一些知识来实现效率的大幅提升。很多重复性工作占时间,也不产生什么直接效益,那我们应该去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来帮助解决。“

5. 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投资理念?

“所谓冠军基金经理,其实也得益于去年行情,我的产品是偏债混合型,团队思路是要比银行理财收益高一点,开放式的,流动性好一点,给客户更好的投资体验。去年股票行情很不好,股票资产比例高的基金受影响大,部分产品年末都负收益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突显出来其实是有点意外的,当时也没有特意冲排名的想法。可能去年如果不是这样的权益市场,我们很难得第一。

每个人处事都有一定的运气在里面,可能现在大家看到我当基金经理还拿了第一,这有幸运的成分。成功的路径是不可复制的,有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但如果机会来了,要做好准备抓住它。你也不知道运气什么时候来,准备好自己最重要。

这个行业大部分的人都非常努力,我有时间就会为自己做准备。考司法考试的时候我也没有什么特定目的,平时也保持多看书的习惯,让自己更充实。

我们的产品回撤小,是希望做绝对收益风格,主要做债券类的标的,从风险收益比出发,选择市场上被明显低估的投资标的。做债券的alpha,做股票的beta,大体上就是这个思路。”

6. 对近期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见解和看法?

“对于A股来说,我觉得可能做长线要比做短线容易。很多做股票的基金经理最后都转去价值投资是有道理的,从逻辑上是被证明走的通的。我个人觉得,如果让我选指数我会更关心行业向上的指数去投。例如消费行业,能切实的看到公司业绩增长,最终赚到公司业绩的钱。但如果是短期则很难判断,而且我个人觉得这样很耗费精力,股票资产波动更大,这也不符合我们想为投资人带来的体验。总体来讲,我认为无论你对市场什么看法,都还是要落到投资标的上。

我主要是做债券投资的,对债券市场,我们大的逻辑是认为,资本负债率高,企业融资成本高,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从中长期看,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打通融资环节是很有必要的。短期扰动因素多,比较难判断。我会倾向于抓确定性机会,经过严谨的分析,在二级市场上拿到合适的债券,来追求实现确定性更高的收益。绝对收益的定位,支持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策略,走这样的路径。”

7. 您和投资人的互动很多,您更看重什么?是投资者教育吗?

“很感谢市场部的同事为我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这个产品,目前主要的用户群体来自线上渠道。可能原来都是买余额宝类型产品的投资者,对基金投资可能并不是很了解,风险承受能力不强,客户群体也比较年轻,我们也一直试图把我们认为好的东西传递给我们的投资者。我们对客户的答疑解惑也是比较好的服务,客户自身也比较喜欢这种互动的感觉,乐于接受一边投资一边学习理财的过程。

公募基金已经发展二十年了,以前可能银行客户经理简单一介绍,客户决定购买但却不知道买了什么,大部分人也没有一定的金融知识。基金公司会出季报年报,有很多信息,但很少人愿意花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可能我现在的方式也是贴近互联网思维模式,重视客户体验和投资者服务。我发现为什么很多投资人愿意买我的产品,可能是因为我能稳步增长,回撤控制的比较好,波动小,这首先和别人是有区别的,比较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和偏好。传统思维上,管钱的是管钱的,客户是客户。互联网时代,还是要从客户角度多思考。“

以下为问答环节:

Q1 :宏观研究对投资决策是否占重大比重?

“宏观研究是对市场的观念,决定大类资产配置方向,但落实到操作微观层面,还是有点距离。宏观做的好,微观不一定能赚的到钱。体系搭建的再好可能仍然找不到好的标的。我们目前可能更多的是从微观层面由下而上的寻找标的,来贡献绝对收益。”

Q2: 您对研究员都是什么要求?您觉得研究员成为基金经理要达到什么要求?

“我是比较偏固收投资的,所以我可能更多从我的个人感觉,结合与朋友的交流所得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研究员更多看的是微观层面,一般研究员主要专注于某几个行业。如果想成为基金经理,自己要有意识不被这几个行业束缚,尤其做股票研究员。当然本职工作一定要做好,对某个标的或者行业做好研究,但是你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行业多做了解。如果只是着眼一两个行业,3到5年后意识到视野较窄,对做基金经理也不是很有优势。”

Q3: 股神巴菲特2008年说长期投资标普500可以跑赢某著名基金经理。有人说这个规律在中国也适用。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是不是也应该投指数?

“其实你问的就是基金经理有没有价值(开玩笑),如果是我自己,权益方面我可能会以指数基金作为主要的投资品种。长期投资的话,我认为行业景气度比较好的权益基金是会有不错的收益的。也有一些基金经理有很好的管理能力。

在市场有噪音的时候,基金经理可以帮你挖掘出来特别的价值。当然,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历史业绩不是对未来表现的保证,但可做一定的参考。”

Q4 :未来择业如何考虑?

“做什么比在哪做更重要,做什么决定你能对具体业务有更多了解,衍生更多发展空间。大平台内部调岗很难,有时候工作不一定能一步到位,哪怕公司小,但做的是这块业务,通过实操去了解、增强技能,沉淀下来,以后就会转化成更强的竞争力。”

Q5 :从银行出来遇到哪些转变?如何克服?

“2015年时行情好,业务很多,我有幸快速积累了经验。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己,例如考取证书增加印象分,向外界体现出你的求知欲强。对各类投资品种,自己平时也多研究,还是需要自己有意识去积累。”

Q6 :当权益市场表现良好时,作为混合型基金,您是否会调整仓位?

“不会改变风格。我们基金定位是稳健、低回撤、力争跑赢理财的混合型基金。”

风险提示:本文仅代表长安基金观点,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不表明本公司对任何股票做出任何判断或任何倾向意见。长安基金也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投资人应谨慎投资,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长安基金的财富号 2019-07-22 17:5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