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ETF互通项目这才多久,某中日ETF 就发布提示性公告:截止8月23日,该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特此提示投资者注意。

这基金是6月12日成立的,3.08亿,然后到8月23日就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

成立的6月12日到公告里面提到8月23日不到两个半月时间,而40个工作日就是8个周,也就是成立没多久就规模低于5000万了。

你以为就是一个中日ETF这样了,不好意思,其他三个中日ETF也好不了哪去。

从华宝证券发布的表格看其余3个日经225指数的ETF,虽然规模比东证ETF大,但是也好不了哪去,两个日经225ETF低于1亿,唯一一个高于1亿规模的日经225ETF是1亿零着大几十万,对,不到1.01亿。

结论:

1、强扭的瓜不甜

中日ETF有政策的推动,但是说实话市场接受度不高,基金公司在发行时候大力推广,结果也就这样,目前运行两个半月就已经这样了。

剩下的我就不说了,现在这个情况,即使基金公司不清盘,甚至有“帮忙资金”来买,很多人也不敢买了,都已经这样了,你说是吧。

强扭的瓜不甜真不甜,或许过几年就有需求了,但是谁知道过几年是什么时候?可能有需求时候早就清盘了那?

2、需求

中国人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是有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通过QDII基金来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基本上就是美国。

注意此处我没有说香港是因为香港可以通过两地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深港通)来解决,此处我们不讨论投资香港股市的基金。

大家看看这几年中国发的QDII基金,基本上相对来说规模大一点的就两类,都是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1、美元债券基金是因为能解决配置美元的需求;

2、美国相关指数基金是因为能解决配置美股的需求。

大家看看这几年国内发的QDII基金,投资非美国的,都不咋的:德国DAX如果不靠多个大V撑着,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规模也一般,即使靠大V撑着,规模也就这样;金砖四国基金基本上变成了主要投资港股基金,两三个基金公司的金砖四个基金合起来规模能有1亿吗?印度基金也哈哈哈了,甚至有个基金公司批了印度基金,还没发行就申请转型。印度可是很多人认为下一个中国的?

你以为就QDII基金这样,那你看看各家基金公司清盘了国内小众指数基金或是计划转型多少国内的小众指数基金?

还是那句话:

差异化本身不是目的,解决需求才是目的,差异化只是为了满足需求。

我奉劝各家基金公司产品部门的人:不要给自己的渠道推广销售人员和媒体宣传人员挖坑,别想出一出是一出,先满足主要需求,再满足小众需求。

投资非美股的需求有没有,有,但是不是主流。我还想投资以科技创新而著名的以色列这个国家的股市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矿业股,要不你给解决一下?

别跟我说提前布局,投资下一个中国?那么你出产品之前,先给我说说哪个国家(或地区)是下一个中国?

越南、印度、印尼?还有人跟我说是广阔非洲大陆。那你跟我说说说到底哪一个是下一个中国?为什么别的国家不是?

我就想起之前漂亮50行情时候,你说漂亮50是什么?上证50基本面50央视50,还是别的什么50,真的,漂亮50行情过去一两年了,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漂亮50的最准确定义。

就更不要说现在的“核心资产”行情了,今年都说要参与“核心资产”行情,那么谁给我一个答案:核心资产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股票?

各位基金公司产品部的人,在没满足海外债(配置美元需求)和美股基金(配置美股需求)需求之前,不要去搞其他海外小众指数,满足了你倒是可以试试。

国外基金是这样,国内基金布局也是这样。

如果没满足主流需求之前,如果要搞其他小众指数时候,要不先扇自己一耳光,问问自己“满足主流需求了吗?”,然后再想想自己公司渠道销售人员、宣传人员,再想想银行、券商和三方销售机构的从业人员,将心比心。

注意我说的是没满足主流需求之前,满足以后你随便尝试,我本人是乐见指数基金创新的。

差异化本身不是目的,解决需求才是目的,差异化只是为了满足需求。满足需求也要有先来后到,有主有次,先满足主流需求,其次才是小众需求。

创新也是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是为了写PPT。

(来源:青春的泥沼的财富号 2019-08-27 13:19)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