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估计猪肉要涨到明年春节了

最近猪价开启了第二波上涨,整个8月猪肉大概涨了20%-30%。上一波这么猛涨,大概还是今年3月份的时候。

猪肉这个东西是刚需,需求变化很小,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是供给,这次涨价,就是因为非洲猪瘟之后,猪的数量变少了,现在大家又有涨价预期,养殖户惜售,所以价格上涨。

未来猪价还会继续涨,至少会涨到明年过年。因为到7月份,能繁母猪数量还没有出现回升。母猪怀孕、哺乳出小猪来,大概要4个月,小猪在育肥长大,到能卖的生猪,还要6个月,这一共就是10个月的延迟。所以能繁母猪的数量回升后10个月,猪肉的供应才能回升,就算8月能繁母猪开始回升了,那怎么也要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能把猪肉价格给压下来。

两个影响,一个是对猪肉股,现在猪肉价格下半年肯定高,这个全市场都知道,算不上超预期,因此不能因为猪价上涨就去买猪肉股,这个逻辑是去年年底非洲猪瘟刚出来的时候的逻辑,现在已经晚了。现在看猪肉股,核心要看产能是否有效释放,能释放产能的,在下半年才能吃上肉,剩下的只能喝汤。像雏鹰农牧,自己把猪都饿死了,没有产能,猪价涨上天还不是一样退市。

另一个影响,是对CPI。猪肉涨价,如果推高CPI到3%的话,那对宏观经济还是有些压力的。因为这种CPI上涨,不是良性的,良性的是说需求增长,大家争着买,所以拉动价格上涨,这样会促进企业生产更多,经济也就更繁荣。现在的情况是供给收缩,导致价格上涨,这就有些类似滞涨的情况,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所以我觉得下半年经济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好处就是现在政策也出来的越来越多。周三涨得最多的是猪肉板块,后面跟着的就是可选消费的系列板块,主要就是出了消费刺激20条的政策。下半年的市场主要逻辑,也还是经济和政策的博弈,看哪边力量强,就往哪边拱拱,估计会比较纠结。

美国第二大超市Costco在上海开店了,是在大陆的第一家店。周二早上开店,只开了半天就暂停营业,因为太火爆了,人实在太多,把路都堵死了,需要派出所去现场维持秩序。

这个事儿很有意思,现在国内线下零售不是那么景气,面临电商的竞争,很多外资超市在中国的公司都亏损得要卖身,家乐福卖给了苏宁,麦德龙也在传找人收购,沃尔玛是不断关店。那为什么Costco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还能这么火爆呢?

原因就是东西便宜。飞天茅台一瓶只要1498元,市场价要奔3000的,虽然限购数量,但是抢到就是赚啊,其他东西普遍也要比别的超市便宜10%-60%,甚至比在天猫上买的也便宜,我就是不在上海,在的话我也想去。

为啥它这么便宜呢?因为运营模式和传统超市完全不一样。它里面卖的东西,毛利率都要求不超过14%,超过14%需要董事会特批,平均毛利率也就10%左右。而这个10%,基本就是Costco的费用成本,也就是说扣完费用,卖东西就不赚什么钱。

相比较沃尔玛这些超市,卖东西毛利率基本要到20%-30%,因为费用成本就得20%+,卖太便宜了就要赔钱,所以在商品价格上,完全没法跟Costco竞争。

Costco之所以能把费用成本控制下来,是因为它的选货策略,别的超市某类商品,比如酒,可能有几十种,Costco不一样,每一类商品就精选几种主流的卖,种类少,每种量大,就可以跟供应商拿到更低的价格,再通过供应链和仓储的精细管理,减少成本。

价格控制住之后,Costco就靠卖会员赚钱,只有充了年费会员,才能去它家买东西,它的利润构成里面,70%都是会员费。大伙花钱充了会员之后,反过来也就有了忠诚度,钱都花了,又便宜,也就更不愿意去别家了。

这个模式看起来非常妙,在和传统超市的竞争中杀出了一条新路,巴菲特就特别喜欢这家企业,在2000年左右,就买了好多它家的股票,现在早就赚的钵满瓢满了。

国内很多企业的模式,我觉得也借鉴了Costco的思路。比如乐视、小米卖低价电视,不赚电视钱,想着收节目会员费的模式;再比如网易严选,也是每个品类选出几个产品,然后上量来降低成本,打性价比。

但是Costco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模式,而是超强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理,光学模式,成本控不住没用,再加上像乐视这样的企业,喜欢摊大饼,一下搞七八个产业,那结果自然不同。

不知道Costco在中国能不能复制在美国的神话,等着看吧。

泸州老窖披露中报,上半年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39.8%。白酒股半年报业绩都还可以,业绩依然确定,资金抱团就不容易瓦解。

---------------------------

可关注以下基金: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 005827

---------------------------

(声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源:韭菜投资学 时间:2019-08-28

(来源:易方达基金的财富号 2019-08-29 11:11)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