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几篇系列文章中,我们针对重要的流动资产项目进行了分析,讲述了可能存在财务粉饰或造假的情况,并且针对性地说明了如何其进行甄别。而在日常工作中,大家往往也关注流动资产较多,而实际上,将收益支出资本化是常见的会计操纵手法,资本化陷阱影响非流动资产的真实性,也使三大报表失真。

会计上将支出按受益期的不同,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若某项支出取得资产的受益期在一年以内,则该支出应作为收益性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此外,若支出带来的收益无法可靠地进行收入配比,则根据稳健性原则也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而资本性支出,是指通过它所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给予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那些支出。因此,这类支出应予资本化,先计入非流动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开发支出),然后再分期按所得的效益,通过折旧或摊销进入费用类科目。

将本该计入费用的收益性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是常见的会计粉饰方法。更恶劣的是直接虚构资本化支出,将支出在资本化项目挂账,转入关联公司,再购买公司产品或服务,虚增收入和利润。比如,中小板代码排在第200位的公司和深市主板代码排在第10位的公司(在这里就不细讲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深扒)。

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会对三大报表产生直接影响。首先,因为将本应进入利润表的支出放在了资产负债表上面,导致财务报表资产虚增、利润虚增;同时,将经营性现金支出放到了投资性现金支出,导致经营性现金流虚增、投资性现金流虚减。

简而言之,就是业绩注水、资产注水、现金流注水。

对于外部报表使用者,尤其是对财务报表一知半解的投资者,看到利润大涨,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涨,业绩有现金流支撑,一片祥和的景象。

若不关注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流动资产真实性,将导致财务报表失真,以此为基础的财务分析是无法支持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

在平时的分析中,我们也要多关注非流动资产项目,以尽早发现将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或者虚构资本化支出的情况,从而避开资本支出陷阱。

首先,应关注公司的资本化政策。若公司突然改变资本化政策,如开发支出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政策,可能预示着公司有粉饰利润的嫌疑。笔者之前一直关注的一家定制家具公司,在2018年年报时,突然改变了资本化政策,将5000多万的开发支出资本化,使得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若按之前会计年度的政策将其费用化,其净利润仅增长11%。当然,这种资本化政策合法合规,但是给人的印象比较不好。

第二,我们也应该关注周转率指标。若周转率变慢,可能存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虚增的情况。下面是深市主板代码排在第10位公司的周转率情况,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财务排雷:警惕资本支出陷阱

第三,应关注资产内部的结构。无论是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还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内部结构,投资者都应该给予关注。可以将内部结构与同行对比,看是否存在占比偏高的情况。若存在,应警惕长期资产虚增的可能。这里尤其应关注固定资产。

最后,应该关注异常情况。比如公司在某年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价格偏高,或者公司本就产能过剩但公司仍然购置长期资产,对于这种情况应引起投资者警觉。此外,若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费用率低于同行没有合理解释的,考虑收益性支出资本化的可能。

当然,若出现上述情况也不一定是公司经营有问题,更不代表股价不会涨(好股票坏股票短期内都可能涨),但是在财务分析中我们应该遵循“疑罪从有”的原则,遇到无法找到合理解释的异常现象,就远离。否则,将在长期面临资产永久性损失的风险。

(来源:亨通伟德投资的财富号 2019-09-06 11:25)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