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假期我看到几篇文章在说,有人卖房炒股这事。

恰好我看也有人问我,说想卖一套公寓入市,如何?

我觉得,中长期看,房地产资金进入股市是大方向。但是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这次房地产资金入市逻辑能成立的逻辑,跟以往不同。以往是说,看到牛市行情好,进来投机一把。

但是这一次,他的逻辑是整个经济转型,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股市长期吸引力的增强。是一种长期的选择。

房子不涨价,靠租金就1-1.5%左右收益。相对各种优质股权资产、甚至债券三五个点的收益,的确就是亏损。如果房价再有个略微的下滑,那每年的损失是比较大的。1000w的房子随便一年亏损个50-100w。

如果选择定投能力强一点,周期长一点,其实10%左右的收益在a股是能实现的。

2,我周末看到一个消息,说好些科技类公墓基金大卖,甚至有的提前就募集够钱了。这个案例缩影,预示着,很多资金会通过公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入市。因为类似科技股这种行情,个人要参与太难了。

这也说明科技股行情还在自我强化。

这波行情,个人投资者几乎没怎么参与,但是机构的仓位都打上去了。下图是媒体报道的私募的仓位

3,这两年,特别是去年来。指数基金发展特别好。这次如果出现趋势性的房地产资金入市。很多人可能买的是大盘指数基金。着眼长期,追求稳健。这一点有点类似第二条。甚至像保险资金,养老资金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

比较理想的卖房入市的情况是,房子太多,卖一些入市,配置偏蓝筹的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上证50

其他钱少的,就不要考虑啦。平时工资定投点就行了。普通人别想着通过股市发达一把。

4,目前市场上短期说卖房入市的,都属于个案。没有数据支持。长期逻辑再顺,我觉得最后还是需要一些东西去引爆这个趋势。比如股市再涨一波猛的。

———————

其实,我团队也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策略,测试了几年了,能大幅度抛赢指数和获得正收益。

比如去年初做的一个组合,持股不动,今年初都有11%。如果对比同期指数下跌20-30%,是很好的数据了。

其实你看我这两年说的几个定投基金,就能看出来。我的一些选股思路在市场验证如何。

当然,我试验的这个策略也有局限性。就是遇到大熊市,会出现浮亏。这一点没有主观做趋势那么好。

之所以我没对外去以私募的方式去发这样的一个产品,是因为,我个人其实不太能接受客户的资金,比较长时间、出现超过五个点以上的亏损的。我管的基金,去年那么惨,最多也就是亏2-3%。

我最近也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个平衡。

————————

长假我读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关于华为任正非的。

现在还没看完,但是有几点收获:

1,能够有特别大成就的男人,往往有特别强的韧性。任正非年轻的时候,家里特别困难,家里出过大事,有一段时间,靠母亲养育几个子女。

有个细节是他父亲在他去学校的时候,把自己的一双毛皮鞋给了他。任正非后来特别后悔接受了,因为他父亲干的是体力劳动,没有保暖的鞋子,冬天天寒地冻的,会非常冷。

所谓韧性,体现为一种在逆境中,长期的,忍耐力,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四个标黑的形容词。是我对逆境的理解。

顺境中的向上的力量不可贵。

逆境中短期的力量也不可贵。

当然,没有忍耐力和急功近利甚至负面情绪爆棚,那就不用说了。

2,华为成长初期也遇到过特别多的挫折。比如连工资发不出,主业不断调整。

伟大并不是天生的。是靠人去塑造的。当事业和发展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应对是体现人的素质的时候。

3,当我读到任正非大学时就热爱看战争论等军事著作时,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华为可以扛住。

古代和现代的军事著作,无不反复强调的一些基本思想就是,考虑极端负面情形的应对,他有军事家的深谋远虑。

所以,我们看到备胎方案,也是情理之中了。

———

周末另外还读了一本关于科技股投资的书,国内比较知名的人写的。

书比较薄,写的很好,干货很多。

我有一点感触,就是科技股兼具成长股和周期股的特点,当行情到来的时候非常猛烈,十倍股,甚至几十倍的股票都不少见。

但是,科技股的成长性和周期性在大周期过去后,负反馈也是很吓人的。

甚至这本书里面拿来做经典正面材料的五六家公司,去年都全挂掉了,这书才出来两年啊!

正因为这一点,我也就不提书名了。免得作者说我喷他。

——————

周末好消息很多,比如欧洲量化宽松了,贸易摩擦继续缓和。

另外茅台白酒又出了个大消息,说酒喝不吵。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我主观上觉得,市场最大的概率是走科技股带动的结构性行情,概率有八成。

整个市场全部指数共振的全面行情,概率可能是五成。

(来源:范德依彪的财富号 2019-09-15 18:5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