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后,政策对股市白马蓝筹的影响尤为显著。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

消费税的即将推出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白酒、烟草、高端珠宝、手表等类奢侈品消费都有可能是被优先试点的对象。对于投资人及券商来说,不可不谓惊变。这其中,一直被视为“白马蓝筹”的酒类行业,还值得被持续看好吗?税率较为敏感的酒类行业,政策影响下券商还能继续加持酒类行业吗?

消费税留下的时间窗口和政策影响面

消费税的征收从目前的生产环节转为销售环节,这一环节或将由于税费从出厂价变为零售价而导致税收增长。像白酒IP一类的高档奢侈品,本身一直受到政策的“宠溺”,鲜有市场的明显影响。

但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对于白酒行业的三次冲击,都与政策面息息相关。在1989年和1998年及2012年,政策廉政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务接待、公务宴请的政策要求和白酒税负的周期调整,让如日中天的白酒行情转头调下。市场的基本面上,宏观经济的增速回落,市场通胀率逐年增强。

政策面就像是闸门,要么分流,要么限流。

今年的消费税的公布,直接使得酒类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大厂还能依靠渠道和品类减缓市场的冲击,但品类较少和IP不具有竞争力的小厂,生产端造成了流通端口的成本抬升。小厂的日子资产积累回流减缓越来越难熬,大厂的市场空间压缩同样也是利润空间缩小。作为原先酒桌文化和人情社交刚需润泽的产品,需求一度旺盛,供不应求,渠道成本并非很高,但历经几次渠道的压缩和市场环境的抑制,价格调整大势所趋。

但眼下十月的时间窗口期,仍然券商利好的重要时间。虽然消费税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流通成本压力,但压力是导向经销商还是生产方本身呢? 这似乎成了券商决策的重要参考砝码。

白马蓝筹“敬酒”,醉的是经销商还是生产方?

根据目前的中金数据显示,整个白酒流通行业各个环节合计的加价率在50%~80%,如果增加12%的消费税,按照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2018年白酒行业出厂口径销售额5364亿计算,白酒行业的消费税可能将增加322~515亿元。

税负要么加持在消费者终端市场,要么是渠道方,生产者永远不会把成本全压在自己这里。

那么在眼下,承受税负成本方最可能是渠道商。

而在渠道市场,早已经流出“茅台价格每瓶价格跌破2300元,相当于高峰时期3000元/瓶的价格,同期降价700多元”的消息。黄牛和渠道方都担忧的事情是,茅台为代表的白酒类行业似乎再用“成本转移,价格换空间”的做法,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消费税。在国庆期间,贵州茅台电商渠道正式落地。消费者可以选择天猫、苏宁两大平台,以1499元的价格抢购或预约今年的飞天茅台,每人限购2瓶。这一类价格调整策略,让经销商心惊胆寒。

在市场预期普遍看好白酒板块的时候,最终受益的自然是生产方企业。从茅台到五粮液再到口子窖,各个厂方的酒香依旧,但决策者异常清醒。消费税不同于周期性的政务政策条例,是板上钉钉子的政策冲击。转移税负成本,提升渠道流通量,经销商成了被压的那只骆驼,只是最后一根稻草的到来,还有时间档期和地域差异。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持酒人,那些渠道经销方,才是承受税负人。

白酒板块仍是价值投资洼地

虽然大政策面已经定调,但地方政府的行动速度远远没有超预期,那么白酒行业的税负可能提前增加,但不代表全部都会同期实现。按照地域执行和时间期来看,执行上会存在时间空档。按照品类和地域的差异来看,消费税政策里强调的“稳步下划地方”“10月底之后”,给了中西部和券商更多的喘息时间。

市场永远在那里,只是如何在有限的市场里,调和市场和政策影响面的矛盾,成了各级地方自己的不同执行时间和强度。即使政策敲定,但税负增加会由渠道经销商承担,不同地方税负政策压力分流给经销商,“白马蓝筹”白酒类依旧是值得看好的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以茅台为例,集团明确将在2019年全面完成51户子公司的清理整顿,原则上公司管理层次基本控制在三级以内,不再设立四级及以下分、子公司。除了自己瘦身,对于渠道的要求也更加规范。整个酒类行业短期内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难度较大,但是地方政府也先从经销商对外批发环节征收。

价格调整,市场调整,渠道合规,采办统一。白酒行业的洗牌没有想象中那么缓慢,但也没有那么极速震荡。品牌的粘性和企业的控价策略,在周期稳定系上,白酒明显在投资板块中是值得长期关注的。又可以说,正是消费税提升了白酒的板块的洼地价值,“良酒驱逐劣酒”,白酒类板块仍然值得券商注目。

(来源:银狐投资成长之路的财富号 2019-10-17 10:5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