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19个月下跌,2019年9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已降至4.03%。在此期间,正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提速期,对此,有投资者提出疑问,银行为了推广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是否有刻意压低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答案究竟是什么?

“整体来看,净值型产品的收益率确实要比非净值型产品高一点,不过并非银行刻意压低非净值型产品的收益率,而是与产品的计价方式有关。”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非净值型产品是给予客户固定的收益率,其余部分均算作银行的管理费,大部分情况下,银行都能拿到超额管理费;净值型产品多数都是采用市值法计价,在扣除银行的管理费之后,实际收益都要折算成净值支付给投资者,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有可能拿到更高的收益率,但也有可能拿到更低的收益率。

与此同时,余新月也表示,净值化转型对银行理财营销形成一定挑战,过渡期内预期收益型产品仍是理财业务创收的重要来源,新老产品的发售属于两个平行轨道。“在监管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以及资金面持续宽松背景下,预期收益型产品定价必然更加谨慎,收益水平持续下滑,但净值化转型对预期收益型产品定价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她说。

实际上,业内人士表示,净值型产品没有预期收益,仅有业绩比较基准,而预期收益型产品通常在发行时设定一个预期收益,到期按照预期收益兑付本金利息,净值型产品不存在刚性兑付,投资收益除缴纳管理费等费用和超额业绩提成外,盈亏都归投资者,而预期收益型产品由银行付给投资者预期收益之后,所有的盈利或亏损由银行承担。对比来看,净值型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更加相似,没有预期收益,银行也不承诺固定收益,实际用户获得的收益仅与产品净值有关。

直白来说,在购买净值型产品时,收益率可以是投资者的参考因素之一,但绝不能是唯一因素。专家建议,在购买净值型产品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目标产品:

一要看产品发行人,选择具有较好投资管理能力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可以参考该产品的过往业绩、该机构管理的其他净值产品的业绩等综合评价。

二要看产品风险评级,明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切勿选择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三要看产品流动性,投资者应根据净值型产品的开放日期做好流动性管理,比如短期闲置资金就应选择开放期设置较频繁的产品,方便随时赎回。

四是看投资标的,识别净值产品投向对于把握净值产品收益与走势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在净值型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中有产品投向说明,变更投向会在银行网站公示。如投向为货币市场工具和债券等固收资产的,通常波动小、收益偏低,投向金融衍生工具的往往收益更高却不够稳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投资目的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投向的净值产品。

结合以上几点,不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匹配到适合的净值产品。比如想要风险低、流动性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现金管理类开放式净值产品;资金较为闲置,没有过高流动性要求的投资者,可选择债券类封闭型净值产品;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可以适当选取投资标的中含衍生工具等风险类产品的净值产品;对于大多数净值型产品投资“新手”,可以从大型银行的稳健型净值产品入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净值产品的信息披露要求较高,披露频次与产品的开放周期匹配,而预期收益型产品在运行期间并无持续披露义务,对于投资者而言就像一个黑箱,投资者几乎无法得知自己购买理财产品所对应的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这种模式对于理财买卖双方乃至金融市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换言之,净值型产品对投资者而言更加安全。


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来源:新浪金融的财富号 2019-10-17 18:2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